第八十一章 萧芹vs张惠(1/2)
第八十一章 萧芹vs张惠 张惠怎么可能是无心的。
不得不承认。
萧芹在谋略上,在战阵上,在情报上,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小建树。
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大才。
只是他在大明没有混出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萧芹在政治上,其实也不是太高明的。
萧芹投奔蒙古以来,两位蒙古国君都对萧芹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想法,未必全部是他们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白莲教与蒙古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但未必不是萧芹不能用圆滑的政治手腕来化解这样的矛盾。
这才搞成这个样子。
在各个方面,张惠其实都差了萧芹一些。
甚至为辛爱指明的这一条道路,也不是张惠一个人的成果,是周梦臣,徐渭,杨继盛,三个人商议过的。
当然了,当时商议的仅仅是一个方向。
毕竟相隔这么远,根本不可能提供适应所有情况的万全之策。
必须又张惠自己的智慧进行加工。
这就是必须上智者为间的原因。
但是在政治手腕上,萧芹与张惠到底是差了一点。
或许这就是因为是野路子出身很,后来才不得不投了白莲。
而张惠如果没有鞑子南下的话,说不定,就能以自己的功名当一个小官,算是一只脚踏入官场中的人。
这个时候,张惠怎么肯将这一件事情让给萧芹来做了。
这可是张惠为自己营造的踏入蒙古上层的绝好台阶。
毕竟张惠而今即便辛爱说话之间,口称先生。
但张惠在蒙古贵族眼中,就是一个闲客而已。
蒙古人只尊重实力。
张惠如果能营造好城池,并且今后为萧芹管理好城池,今后就能一跃而起,成为蒙古上层社会中的一员。
毕竟蒙古人中懂营造的人少之又少,懂如何经营管理一座城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是张惠为自己打造的机会。
“大汗,国师乃国家重臣。
这区区小事,就不劳国师动手了。”
张惠说道:“小臣到了大汗帐下,得大汗殊遇,铭感五内,恨不能粉身碎骨浑不怕以报,今日得此计划,还请大汗允许。”
辛爱大事上不糊涂。
他可明白的很。
在他心中已经确定了,这一座城池,是他未来的居所。
他怎么可能将城池交给萧芹来办。
辛爱说道:“好,既然张先生你有这个意思,这一件事情就由你来办吧。
这样吧,下面各板升的人力物力,你都可以调用,需要什么都报上来,我没有不准的。”
“各部牧民愿意来做工的,也分发口粮。”
说着,辛爱转过头来,对萧芹说道:“国师,怎么样?
这算是赈灾了吧?”
萧芹深深地看了一眼张惠说道:“大汗英明。
不过张先生初来乍到,也没有部属,这么多事情让他一个人办,未免太辛苦了一点,这样吧,我这里有新投的士人秀才王浩,也算有些才能,让他来协助张先生如何?”
张惠听了说道:“既然是秀才,那自然无不可。”
张惠向辛爱行礼说道:“国师,大汗早就下令,要广纳人才,在草原秀才可不多。
如果不是今天这一件事情,这个秀才国师要藏到什么时候?”
张惠对于让王浩与自己一起共事,却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甚至能听到王浩这个名字,他就已经非常高兴。
这说明,当初一起北上的三个人。
至少还有一个活着,在这个步步杀机的地方,他还有一个同伴。
但是他不能丝毫表现出来。
甚至脸上的肌肉都不抽动一下,不动声色的给萧芹上了眼药水。
萧芹听了,咬着牙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惠说道:“没什么意思。”
“好了。”
辛爱说道:“都别说了,一见面就吵,吵什么吵。
国师,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这一句话,是明显的送客之语。
萧芹自然听得明白。
他强忍着怒气,语气放缓,说道:“臣此来,除却赈灾之事,还想与大汗商议一下对大同的战事。”
“对大同的战事?”
辛爱反问道。
虽然这话语之中,没有什么刺激的言语,但是在萧芹听来,却是赤裸裸的羞辱。
不知道是萧芹太过敏感,还是辛爱真的话外有话,在他看来,言下之意就是,对大同的战事,还需要与你商量吗?
萧芹说道:“大汗,臣虽然在去年征战失利,丧师辱国。
但是毕竟为大汗立下汗马功劳。
即便是老汗在的时候,征战大事,无不与臣商议,言听计从,方有嘉靖二十九年破关而入之事,大汗以为此事,臣不当与闻吗?”
辛爱说道:“自然不是了。”
辛爱也知道,这与他看不看上萧芹无关,只要萧芹手中还握着白莲教,握着在丰州滩的汉人人口,很多事情都不能不与萧芹商议。
绕不过去的。
萧芹说道:“那请大汗听臣一言。”
辛爱说道:“国师请讲。”
萧芹说道:“臣败于周梦臣。
无话可说,但臣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实在是周梦臣,此人非寻常之辈,嘉靖二十九年,大军在大同境内流连数月,与仇鸾的配合,几乎是洗地劫掠。
大同周围百里范围之内,鸡犬不留。
只剩下一些藏匿于深山坞堡之中的百姓,可以说是十不存一。”
“当时臣就在想,如此的大同,十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
即便是有明廷大力扶持,在五六年之内,也是我蒙古骑兵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交地。”
“但是周梦臣才去了几年,不,即便到了而今来算,周梦臣到大同也不足一年。
一年之内,就以少胜多击败老臣,即便老臣初次统兵,但是麾下各部骑兵,岂无宿将?”
“很多人看来,周梦臣不过又一周尚文而已,不,在臣看来,周梦臣要比周尚文可怕多了。”
“周尚文不过一武夫,而周梦臣却可以出将入相。”
什么是交地,是孙子指出,两军你可以来,我可以往的地方。
也是交通要地的地方。
就是交地。
也就说,在萧芹原来的判断之中,大同第三层防线,也就是大同南部,桑干河以南的地方,或许才有明军的抵抗。
而不是刚刚突破边墙,就与周梦臣来了一场生死赌局。
他这一番话,虽然有些为自己开脱的地方,但是有些却是实话。
周梦臣最可怕的不是领兵作战的能力,周梦臣的军事能力在一点点地成长,但是而今看来,不过是中人之资。
最大的优点,并不是什么用兵手段,而是地位高,威信高,意志坚定,敢打敢拼。
这些话,对一个高级将领,未必全部是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