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捷报传来(1/2)

第六十五章 捷报传来 “皇爷。

皇爷。”

黄锦小心翼翼的叫醒了嘉靖。

嘉靖这才睁开双眼,打了一个哈欠说道:“出了什么事情?”

黄锦说道:“皇爷大喜。

大喜啊。

周大人在白登山东南与鞑子三万余骑狭路相逢,双方鏖战一日 ,周大人以少胜多,斩首三千五百七十三级。

鞑子溃不成军。

望风而逃。”

嘉靖一愣,猛地起身说道:“拿来。”

黄锦立即将军报递给了嘉靖。

嘉靖细细看了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好,今后朕就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黄锦说道:“这都是陛下慧眼识人,才将周大人简拔出来。

没有陛下破格提拔,没有陛下撑腰,周大人也不会有今日。”

嘉靖说道:“没错,但是不能不赏。

内阁的人在吗?”

黄锦说道:“严阁老与徐阁老送来捷报后,就在外面候着。”

嘉靖说道:“传。”

随即一招手。

立即有太监宫女,如行云流水一般,将铜盆,毛巾,等各种洗漱工具拿来出来。

嘉靖根本不用动一下手指头,下面的人都给服侍的妥妥当当的。

嘉靖清理过之后,从后面出来。

却见严嵩与徐阶已经到了。

严嵩立即行礼说道:“老臣拜见陛下,老臣这一次来是向陛下请罪的。”

嘉靖说道:“首辅何罪之有?”

严嵩说道:“有能臣而不能用,就是老臣之罪,老臣没有想到周梦臣有如此天纵之才,用兵仿佛卫霍。

老臣得到喜讯之后,后悔之极,如是早知周梦臣有如此用兵之才,老臣早就将他安排到边关了,也不会有去年之事。

这都是老臣的罪。”

严嵩一番话,其实是给周梦臣上眼药。

严嵩一方面将周梦臣捧杀去,一方面暗示周梦臣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去年的危机,而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这才让朝廷陷入危局之中,然后再来力挽狂澜。

严嵩其实也知道,嘉靖未必会因为今日这一点事情去处置有功之臣。

严嵩也没有想过将周梦臣怎么样?

但是诋毁人,也是一个长长久久的事业。

不要想一击必中。

要时时刻刻不望这一件事情,水滴石穿,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乃至于三百次,四百次,嘉靖不相信,但是时间长了,总有相信的那一天。

当然了,这也是需要技巧的,需要让嘉靖听出来也不过一笑置之。

比如而今,其实这一番话,还是在拐弯抹角的拍嘉靖的马屁。

果然嘉靖虽然听出来,他是给周梦臣上眼药,但也轻轻一笑说道:“首辅何罪之有,周梦臣之才。

不置于囊中,其锐谁知啊?”

这一句话,嘉靖是对别人说的。

也是对自己说的。

他也没有想到,周梦臣这么能打。

以步对骑,以少胜多,更何况有这么多斩首,已经胜过了嘉靖一朝以来所有的胜战,即便是刘天和的黑水大捷也比不过。

“陛下,赏不逾时,而今将士们浴血奋战,有此战之胜,朝廷也有些表示的。

三千五百七十三级。

自然要派人去检点,但赏赐的事情,也需要准备了。”

徐阶说道。

嘉靖听了说道:“不错。”

只是他说过之后,但是他一估算这是一笔大钱。

以鞑子人头,一级五十两的悬赏,这一笔赏赐要小二十万两。

这可是一笔大钱,要知道整个大同镇一年的经费,将粮食都折合进去,才百万两一年了。

嘉靖问道:“户部可曾准备了?”

严嵩苦笑说道:“陛下,这消息来得太快太急了。

臣还需要一定时间去筹措。”

嘉靖说道:“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这一笔钱绝对不能短了去。”

严嵩说道:“是。”

徐阶说道:“陛下,士卒的赏赐就可以定下来的。

但是将领的赏赐怎么说?

下面报上来,有功的大小将官有三十五人之多,至于战死的将领也有二十多人之多。

其中,周益昌,刘浃,李儒,戚继光,马芳这五员将领,还是需要陛下御笔才是。”

嘉靖听了几个名字,微微皱眉,说道:“这周益昌,刘浃是什么人啊?”

徐阶做足了功课。

嘉靖一问,就将这些人的底细一五一十的说了。

嘉靖点头说道:“都是有功之臣,升一级,加世职,各赏白银千两。

令有司重用之。

不过,这李儒可是丰城侯家的那个?”

徐阶说道:“正是。”

嘉靖内心之中想着,这里有没有水分。

是不是因为丰城侯世子的身份,让周梦臣给他虚报战功了。

只是他内心之中这样想,口中却说道:“出息了,没有想到勋贵子弟之中,还能出几员战将。”

气可鼓而不可泄,嘉靖与京师勋贵之间虽然有很多矛盾,但是有一点却是没有错的。

那就是嘉靖与勋贵之间的共同利益比矛盾要大得大,嘉靖其实也希望勋贵之中出现几个能打的将领,否则他怎么会一直从勋贵这个圈子里面挑出一些掌兵的大臣。

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才华。

黄锦忽然说道:“皇爷,刚刚下面人说了,丰城侯就在外面求见。

我本想议事之后,再禀报皇爷,不过而今是不是见见?”

嘉靖说道:“哦,让他进来吧。”

很快丰城侯就进来,行礼过后说道:“臣这一次来,是向陛下报喜的。”

嘉靖说道:“白登大捷吗?

朕已经知道了。”

丰城侯说道:“陛下,臣报的不是白登大捷中周梦臣之功,而是京营将士之功。”

随即双手将一本奏疏递了上去,黄锦将奏疏拿来交给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却有一些不明就里。

上面都是有些人名,密密麻麻写了好多张,从最开始的百户,什长,这总旗,小旗,到后面的都是大头兵。

不过每一个人的履历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最开始都是北京,或者北京附近的人,而最后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战死白登山下。

前面的军官还有一些描述,比如与敌同亡,力挫敌锋而死等等。

而最后只有一个“死”

字。

嘉靖问道:“这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