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殷宗伊出师(1/2)
第四十章 殷宗伊出师 殷宗伊有些迟疑了。
他沉思了好一阵子,说道:“应该可以的。”
殷宗伊这话,并不是什么大话。
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周梦臣完成了。
蒸汽机的未来的技术路线。
周梦臣也讲解了蓝图。
剩下的功劳不需要多天才的科学家,更需要一个任劳任怨的机械工程师。
而殷宗伊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殷正茂说道:“好,我这就去信,让老家送来八千两银子。
暂时先向山西的醋坛子们,借一些银子。
这都是给你的经费。
军器监内部大小工匠,你用到谁,就给我说,这一件事情你一定要给我做好。”
“这是我殷家百年基业。”
此刻的殷正茂已经将军器监体系,看成了无价之宝。
甚至有一种一辈子都当军器监正的想法。
无他,他看出了这里的金光闪闪的前途。
大同这里只有一条桑干河。
桑干河还不能全程通航。
这些条件都限制了航运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对蒸汽机船的进一步运用。
但是天下间并不是只有一条桑干河,甚至可以说,桑干河那一点点航运量,根本不能与南方的大江大河相比。
一想到。
如果全天下所有内河航运都由他殷家垄断。
殷正茂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一瞬间,他内心之中生出无数渴望:“不行,我必须快点升官。
否则这么大的家业,我一个是守不住的。”
其实,殷正茂这个年纪升到了这个位置,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几年前还是北京街头,群困潦倒的穷举人。
与而今相比,几乎一步登天了。
如果不是他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
他想要升到这个位置上,定然还有数年的煎熬。
此刻,他内心迫切的希望,周梦臣能大破鞑子。
直升内阁,也让他水涨船高。
位列朝廷重臣行列之中。
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将这一份红利吃到肚子里。
为了这个目的,殷正茂定然不会因小失大,他今后绝对清廉自守。
做一个好大的清官。
不知不觉,周梦臣身边已经围绕文官官员,成为朝廷之中一个小小的山头。
周梦臣此刻还没有想到,只是他会慢慢感觉这一点的。
今后他必须照顾麾下很多人的想法。
周梦臣这三个字,慢慢的不是他自己了。
第二天,周梦臣酒醒之后。
殷宗伊求见。
周梦臣正在用着早餐,喝得小米粥,吃得几样时鲜的菜蔬。
听了殷宗伊的话,微微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留在你父亲身边了?”
“回老师。”
殷宗伊微微犹豫,最后还是将殷正茂的意思一五一十的说道:“父亲想让弟子做这一件事情,弟子也没有奈何。
只能回家了。
弟子----,弟子----”
周梦臣见殷宗伊有些犹豫,说道:“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殷宗伊说道:“弟子辜负老师的厚望,不能致力于天下大道,反而将学问染了些铜臭,老师不会怪我吗?”
周梦臣轻轻一笑,他没有想到殷宗伊会这样问。
这其实也是周梦臣下意思的影响下与古代一些认识相结合的产生一些观点。
在周梦臣的弟子之中也算是风行。
无他,周梦臣为了抬高科学在这个时代地位,将一些比较务虚的,一些理论研究,说参悟道理。
而整个大明都是重道轻术。
于是,两项一结合,弟子们都是以研究道理为上,而研究具体的技术问题为下。
而程大位作为周梦臣的大弟子,研究的是数学,很多内门弟子也未必能懂。
但真因为不懂,反而觉得高大上。
除却一些原本就有自己的目的的弟子,比如冯保,比如王杲,这些弟子在拜师之前,都是有自己的目的。
冯保更多成为嘉靖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
而王杲一开始就下研究营造之学。
至于其他的弟子,乃至外门弟子。
都想求上。
当然了求上不得而求下,也是有的。
但是用周梦臣学问来赚钱,真要说起来,殷宗伊还是第一个。
周梦臣固然利用种种手段赚了很多钱,但是周梦臣并没有将钱纳入自己的腰包之中,而是在朝廷体系之中。
那是为国理财。
要比做商贾高大上了不知道多少。
周梦臣轻轻一笑。
说道:“世间百业都是要有人做的。
凡是量力而行,我的学问与世间腐儒之学最大的不同,我之学问从来是道与术并行,你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内门弟子,其实据我所知外门弟子之中,已经有很多,只当在我这里学了一门手艺。”
“这并没有什么?
亲亲是圣人要义,那些只知道苦读,让一家人供养一人。
成则必多方敛财,供应全族。
败则,连累妻子父母饥寒冻馁。
是圣人之亲亲之道吗?
在治国之前,先要治家。
你既然有此心,我自然也不会拦着。
不过,你的方案拿来看看?”
殷宗伊说道:“弟子还没有什么方案,只是有一些想法。”
周梦臣拿筷子往一边一指,说道:“哪里有纸笔,去写下来。
记住好好想想。”
殷宗伊说道:“弟子明白。”
殷宗伊立即去一边伏案疾书。
周梦臣吃了早饭,拿着一本朔州档案,看了一会儿,殷宗伊这才将他的方案拿了过来。
周梦臣细细看了,摇摇头。
殷宗伊无师自通,弄了一艘明轮船,就是蒸汽机带动两侧的明轮,推动水流。
当然了,这也不是殷宗伊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