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勋贵的分裂(1/2)

第三十七章 勋贵的分裂 曹世忠的目光扫过周围的人。

用意再明白不过了。

就是屏退左右。

周梦臣一挥手,将侍女仆人都打发了。

只有周梦臣,曹世忠,李儒,徐渭,还有殷正茂。

曹世忠的目光还是有几分迟疑。

周梦臣说道:“你放心,在座的都是我的亲信。

有些话但说无妨。”

曹世忠说道:“那好吧。”

他微微一顿,说道:“八百里加急的那一封书信一到京师,就惹出了轩然大波。

东宁伯竭力反对。

而英国公在和稀泥。

只有丰城侯一脉的坚定的支持你。”

“也包括了我。

如果我在地方上,早就拿地方上的酒囊饭袋出气了。

或许做的比你还痕,不管那个卫所,不好好清理一下,别说打仗了。

就是保持存在感都未必能有了。”

“不过,你毕竟没有封爵。”

周梦臣明白。

如果他以为封爵了,被纳入勋贵圈子里面,他对下面卫所动手,就有几分名正言顺的意思。

因为哪怕是这个时代,卫所已经残缺不全了,但是这些地方依然是勋贵的传统政治地盘。

而他不是。

这就很让人不舒服。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丰城侯怎么说?”

曹世忠说道:“李叔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既然卫所已经不能战了,就是无用之物。

只要你给一些补偿,这事情就算过去了,就算是其他叔伯不愿意,也有李叔一肩担之。”

“只是你书信那些,根本不够。

那些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

李叔要的是在此之外的东西。”

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想要重建京营,很难吧?”

曹世忠一瞬间瞠目结舌,心中暗道:“他是怎么猜出来的。”

周梦臣看了曹世忠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中了。

他多年在政坛厮混下来,也算是有一点心得体会的。

曹世忠言外之意,那就是之前还是毕竟团结的勋贵,而今已经一分为三了,丰城侯一脉,丰城侯的政见,周梦臣很清楚,那就是重塑勋贵武风,尽可能的重建京营。

英国公保持中立,那么与丰城侯对立的那一拨人是怎么想的?

或者说,英国公在什么问题上保持中立。

是他周某人在大同做的好大事吗?

周梦臣心中暗地摇头,觉得定然不是。

不是他低估自己,而是对于北京的人来说,京师之外的一切事情都是小事。

真正的大事都是在京师之内发生的。

并不是说大同这一件事情不重要。

但是周梦臣自忖,这一件事情还没有重大到,让勋贵内部分裂的地步。

或者,大同的事情,仅仅是一个爆发点。

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他想来想去,就是京营。

京营里面利益纠缠太大。

这里面种种勾当。

不知道有多少。

很多大臣都整训过京营。

包括周梦臣的老师刘天和,不能说不是能臣,但也落到一个黯然致仕保持晚节的地步。

甚至可以说,想要整顿京营,如果仅仅是在里面打苍蝇,捉虫子,甚至还能有油水。

却不改变京营本质的问题。

这种还能全身而退,甚至成为有功之臣。

但是真想想在京营上动真格的话。

呵呵就不好说了。

软的硬的枕头风与马上风。

各种办法总是有的。

即便丰城侯是勋贵自己人,主持的仅仅是神机营三大营其中一个。

刚刚开始或许没有什么阻力,但是随着动起真格的。

必然有很多人不满。

周梦臣内心之中,还有一个更隐秘的想法。

那就是仇鸾之死前,仇鸾作为勋贵一部的首领,与现在的很多勋贵都不对付。

而今随着仇鸾之死,变得报团取暖的勋贵,真符合嘉靖的想法?

勋贵们在北京城中根深蒂固。

如果在包成一团。

恐怕嘉靖皇帝睡觉都不会多安稳。

从这个角度来看,勋贵内部分裂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是在何时何地而已。

周梦臣也没有细问,毕竟点到为止就行了。

周梦臣说道:“除却之些产业之外,李叔还有什么说法。

不过,大同的土地就算了。

这是大同根基,万万不能动。”

曹世忠说道:“那是自然。

大同有什么好地,也不值当动一下手。

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李叔的意思很简单的,借地练兵。

北京城中那群废物,即便给他们再多的饷银都练不出好兵来。

李叔说看你的动作,你在大同任上,决计不会安分的。

定然与鞑子打上几场大战。

要打仗就要有兵。

在你卸任大同巡抚的时候,李叔要你从大同拉出一支军队编入京营之中,这一支军队,三到四万,步骑炮都要有。”

周梦臣说道:“李叔要的是一支能独挡一面的军队?”

曹世忠说道:“正是。”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这不可能。

且不说我同意不同意,单单是一件事情就不行。

边军入京又不是没有经历狗托,但是主事的人是什么下场?

外四家军才解散多少年了?”

曹世忠说道:“所以这一件事情,需要你先点头。

毕竟这数量的人马,几乎是而今大同镇所有正兵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