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智若愚(1/2)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智若愚 只是嘉靖遭遇人生的大变故,痛定思痛之余,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他忽然想起了道德经的一段经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嘉靖内心之中暗道:“这或许就是大智若愚。”

《道德经》最为道家的根本经典,嘉靖不仅仅是熟读那么简单。

甚至可以说倒背如流。

每一章,都细细品读过,在这上面下了不知道多少功夫。

此刻将周梦臣治学求道的路径与《道德经》的经文对应。

说明,嘉靖此刻才真正的开始思考,不带偏见的去看周梦臣的学问。

一时间,周梦臣的很多成就都一一呈现在嘉靖的脑海之中。

无论是宫中的应天阁。

还是宫外的军器监,无论是体现在医术上,还是在战争之中。

嘉靖内心之中,也是有些动摇了。

问道:“以周先生之见,求长生之道,有几何?”

周梦臣心中暗道:“先完成基因序列测定,然后搞出剪接酶之后。

再说其他的吧。”

他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如何攻克生命极限的难题。

但是很确定一点,没有将基因搞定的时刻下,这事情想都不要想了。

周梦臣说道:“臣思忖再三,必将深究根本。

长生之道必要明白,人是怎么活着的。”

嘉靖问道:“人是怎么活着?

这是什么意思?”

周梦臣说道:“陛下,手中依旧有鲜血的解剖图,难道陛下没有思考过?

这样一团血肉,是怎么样成为一个人,能说会蹦,有情感的人。”

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人都本能的忽略。

却不知道这些问题之中,深藏无数世界的真相与细节。

习以为常是世界对人最大欺骗。

嘉靖被周梦臣一句话,陷入深思之中。

他想来想去,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接连这一个问题,简直是一个无底深渊,嘉靖想得大脑一片空白。

的确,嘉靖是很聪明,但是在这些问题面前,光聪明没有任何用处。

嘉靖说道:“先生何以叫朕?”

周梦臣苦笑说道:“臣也不知道。”

这是实话。

周梦臣在医学上的见识仅仅限于常识,他或许知道大致器官的作用。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器官是怎么工作的,具体到工作原理与细节?

很多东西,他也说不清楚。

嘉靖说道:“周梦臣,你可记得你之前说的话,朕可以在寝陵之中给你留了位置。

如果朕有一日大行,定然让你先走一步,为朕开路。”

周梦臣听了。

并不害怕。

反而松了一口气。

嘉靖这样说。

周梦臣反而确定,嘉靖没有杀他的意思。

周梦臣说道:“这是陛下之隆恩,臣又怎么敢拒绝,只是不管什么时候,臣都不敢妄言。

请陛下见谅。”

嘉靖说道:“大同,你不要去了。

留在京师吧。

至于官职我自有安排。”

嘉靖本来对周梦臣的长生之道很失望,以为是被骗了。

而今发现有些道理。

他内心之中微微一权衡,就决定让周梦臣留下来,继续为他研究长生之道。

至于因此引起的一系列的麻烦,嘉靖根本没有多想。

毕竟,嘉靖从来是这么任性。

周梦臣说道:“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

只是朝廷诏令岂能朝令夕改,臣不敢陷陛下于不义之中。

而且臣之心,已经不在长生之道上了。”

嘉靖说道:“什么意思?”

周梦臣说道:“鞑子兵临城下。

乃是本朝之奇耻大辱,臣为人臣。

不能不为君父忧愁。

虽然俺答已死,但是蒙古坐大,已经是定居。

而九边破碎,大同尤甚。

大同镇如果不尽快振作。

鞑子再兵临城下,也是在内三关作战,惊动圣听。

此乃是臣之所不能忍。”

嘉靖冷笑一声,说道:“是吗?

难道不是,某人想做百代宗师。

大兴气学一脉。

要效仿王阳明先生?”

周梦臣心中嗡的一声,心中暗道:“陛下怎么知道?”

不过,随即周梦臣也就冷静下来了。

这毕竟是在北京,周梦臣的心思虽然没有逢人就说。

但对亲近的人也没有多过隐瞒。

只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锦衣卫口中,想来这也是大概率事件,不足为奇。

周梦臣心中转了一个圈,决定对嘉靖说实话。

在专业领域骗过嘉靖,是毕竟容易的。

毕竟,周梦臣那么多年的学不是白上的。

但是揣摩人心这个领域,想要骗过嘉靖,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有些事情说开了。

也有利于君臣之间的互信。

只是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说?

什么话要真话当假话说?

什么时候假话当真话说?

就要考验一个人应变能力了。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之前从陛下研究长生之道,也有攀龙鳞之意。

陛下研究长生之道有成,臣也能得一些好处。

只是而今臣却不怎么想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