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向何方?(1/2)

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向何方?

如果周梦臣刚刚答应了。

而今嘉靖就会想办法,将户部侍郎的官衔挂在周梦臣身上。

而今他虽然已经默许了周梦臣外任。

只是他可没有为周梦臣安排妥当的心思。

周梦臣心中咯噔一下,目光暗暗与徐阶的目光一对。

徐阶虽然没有回应周梦臣的眼神。

不过,想来徐阶也不会变卦。

周梦臣既然想外任。

绝对不是没有与人商量过。

他与张居正商议了好多次了。

甚至未来想要的任职的地方,已经有了。

周梦臣希望在东南任职。

为什么?

一来是底子厚,二来是有机会。

底子厚就不用说了。

东南经济富饶,在后世号称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当然了,这一点学界没有公论。

但无所谓。

周梦臣也从江南商人哪里看出了江南的雄厚的财力。

同样的采购,山东商人的棉花运输的就慢。

而江南的商人,几乎直接在北京的仓库之中,选五千匹布。

那样子,简直是毛毛雨的样子。

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是周梦臣大展拳脚的根基。

而机会更不要说了。

就是倭寇。

周梦臣而今在军事上也是有些见识了。

深刻的认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后世将倭寇怎么说,但是对于大明朝来说,军事危机,还是北胜于南的。

倭寇最盛的时候,估计也就是十几万之众,而且没有统一的指挥。

再者也是步战。

见识过鞑子数千骑,数万骑,席卷一切的冲击之后,倭寇那样的阵势,就不算什么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壬辰之役中,即便是日本王牌劲旅,在李家骑兵手下,也没有沾过便宜。

更不要而今,这些倭寇更多是浪人而已。

倭乱闹得那么大,不是因为,倭寇太能打,而是江南太平太久了。

周梦臣想办法抽调一些边军在身边,再加上戚继光。

以此为骨干,在东南练一支大军。

他有足够的信心平定倭乱。

而今东南乱局已经呈现出来了。

王直已经在海上坐大了。

当然了,形式还没有发展到最棘手的情况。

江南太平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种乱局,对周梦臣来说,其实再好不过了。

如果一切太平的话,周梦臣想在江南动手脚,遇见的阻力会是相当大的。

那时候的主要矛盾,就是周梦臣想要改革与地方顽固保守派之间的。

而今倭乱的局势下。

主要矛盾,就是对抗倭乱。

到时候,周梦臣有什么行权之事,阻力也就没有那么大。

当倭乱平定了。

当初的权宜之计,就变成了,长久之策了。

甚至周梦臣已经确定了三个官职,最好能三选一,第一个是浙江巡抚。

第二个是福建巡抚,第三个就是江南巡抚。

最好是浙江巡抚,一来浙江是主战场。

二来浙江也有钱。

而福建巡抚虽然偏离了主战场,但也是战场之一,虽然穷了一点,福建巡抚还是有自主权的。

但是江南巡抚,准确的来说,是巡视南直隶江南四府。

松,常,苏,镇。

这四个府,简直富得流油。

但最大的问题,不是辖区地方小。

而是上面有一个南京。

南京虽然很多职权都剥夺了。

但是依然南直隶各府还是隶属南京的。

江南巡抚更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

虽然已经有很多任了。

但是他上面有南京这个婆婆。

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不方便。

但是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

江南巡抚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只是徐阶还没有开口,严嵩就先开口。

严嵩打定主意要将周梦臣赶出京师了。

严嵩说道:“陛下,臣以为周大人是能臣,是社稷臣,可谓允文允武。

老臣就想,将来老臣退下去后,或许有周大人坐老臣这一把交椅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老臣对周大人寄望很深。”

“陛下,可知老臣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严嵩仿佛要老泪横流说道:“老臣乃是词臣出身,对下面的事情不了解,以至于出了鞑虏冒犯京师这样的事情。

即便陛下怜惜老臣,不已加罪,却也是老臣这一辈子最过不去的事情。

所以对年轻人,老臣有更大的希望。

希望周大人能在边境历练一二,将来主持朝廷大事的时候,不要再像我一般。

而且周大人,也是天下闻名的我朝名将。

去岁之后,九边都在叫苦。

老臣思来想去,实在没有办法了。

只求请陛下忍痛割爱,放周大人去边疆坐镇。

捍卫京师。”

严嵩说完,说道:“周大人。

这是我对不住你。

不知道周大人,愿不愿意?”

周梦臣听了。

暗地咬牙。

说道:“首辅大人,哪里的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