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瓶颈(1/2)

第一百四十三章 瓶颈 北京城南,天坛与先农坛更南一点,也就是后世永定门附近。

周梦臣看着雷大匠主持第一次地基浇灌。

与后世水泥浇灌,更方面机械化一气呵成相比。

这里的事情都用人力。

已经夯好的地面平滑的好像是石头一样。

并且打好了方格。

一组人负责一个方格,随着一声令下,一车车搅拌好的泥浆推了进去。

倒进相应的位置上。

无数人拿着长长的木棍,在里面搅拌。

雷大匠,毕竟是大匠。

而今现实出来自己的本事,与自己的弟子一起,将万余人的现场指挥的井井有条。

虽然有一些小乱子,比如推车撞在一起,人掉进水泥之中。

但是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周梦臣看到了这里,也就不怎么看了。

毕竟这要做很长时间的。

如果完不成工程量。

甚至要连夜开工。

周梦臣也不能陪着,只要正常的施工秩序,并且能按计划完成。

周梦臣就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工地上。

毕竟大部分工地即便的问题,都在工地之外的。

真正在工地上出了不可挽回的大问题,才有几个。

而全国那么多烂尾楼难倒都是施工出了问题?

周梦臣更看重周围的反应。

周梦臣之所以先从城南开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无他,城南人多。

南城门才算是北京的正门。

而且很多人都从南方来京师,都是从城南入城的。

而且城南本来就有很多建筑物,甚至有些居民区,都是从元代留下来的。

这里人本来就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虽然没有钱,也要将城南这一片修建成外城,就是因为这本来就是繁华的街巷。

不像其他几个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建筑,但是远远比不上城南这边。

周梦臣这边施工,更是在主干道一侧。

让无数人看在眼里。

虽然外面有人拦截。

但是能拦住人,却拦不住人的目光。

今天水泥浇灌地基,将会是整个北京城的新闻。

周梦臣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内心之中却在回想水泥库存量。

他知道,如果水泥生产量不增加的话,这样热火朝天的工程,很快就要结束了。

原因很简单,已经提前库存了半个月的水泥,很快就会用完。

而周梦臣已经用尽各种办法,增加水泥生产量。

水泥生产量受制于蒸汽机的生产量。

而军器监而今已经停了所有其他订单。

一心一意生产蒸汽机。

但是即便如此,速度也是相当慢的。

甚至周梦臣觉得,大明朝廷内部之中,挖掘生产力。

已经到了瓶颈了。

因为蒸汽机需要很多高技术的工匠。

这而大明的墙角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

就好像周梦臣在工部的时候,额定八千人的工匠,剩下三千不到,其中固然有相当一部分工匠是自发的逃走了。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工匠,都是被挖墙脚的。

那么问题来了, 谁挖朝廷的墙角最厉害?

自然是有权有势的人。

毕竟没有权势的人,怎么能挖朝廷的墙角。

而北京城内,谁最有权有势?

当时是皇帝,除却皇帝之外。

就是这一帮勋贵了,周梦臣都不相信,这些挖墙脚的人中没有这些勋贵。

正当勋贵的这些产业到底是靠谁撑起来。

只是,周梦臣仅仅与丰城侯关系好。

而不是整个勋贵集团关系好。

所以他在等一个契机。

等一个让勋贵们坐不住的契机。

只是等他快坐不住了。

周梦臣还没有从城南工地离开,就遇见丰城侯世子,周梦臣心中一动,莫非机会来了。

周梦臣连忙上前说道:“李兄,你怎么来了?

没有在神机营吗?”

李子文而今是神机营参将。

主管整个神机营的训练。

戚继光就是他的属下。

有些人一出生就有金钥匙。

比如李子文。

他只要想参军。

一入军中,就是一个显赫的位置。

只有立下一些功劳,等他上了年纪之后,如丰城侯一般主持京营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丰城侯这个任命很明显是让李子文跟着戚继光学习。

李子文有一点书呆子气。

但是为人还是不错的。

在军中一心练习发炮之术,他的数学底子好,而今已经有了很大长进。

不过正因为如此,李子文一般在军中。

李子文说道:“周兄,如此神技,我怎么能不来看看。

另外家父托我传给一句话。

东宁伯很快回来找你了,你不要客气。”

周梦臣心中一愣,说道:“叔父的意思是-----”

李子文说道:“周兄真是点金能手,这水泥作坊实在太要命了。

我的那些叔叔伯伯都坐不住了。”

周梦臣笑道:“这水泥的价格一定会降低的,到时候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利润了。”

李子文说道:“北京修了,边墙难道不修吗?

边墙修了,道路难道不修吗?

等这都修完,即便今后每年有几万两,细水长流也是不错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