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烽火照北京(2/2)

就失去了对战场决策的主动权。

估计严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论青词,对权术,严嵩自然是一等一的。

但是论打仗。

严嵩就已经抓瞎了。

更不要而今的这一场战事,直接关系着大明存亡,他本人的生死。

严嵩自然闭口少说话。

徐阶点明让仇鸾回京。

并非对仇鸾没有意见。

但是奈何,北京附近的重兵集团,数来数去,也只有仇鸾。

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一名武将的。

徐阶虽然打过仗,但是更知道,一个优秀的将领是如何下面效死力。

很多东西,是束手而谈的文官所没有的。

不是徐阶要选仇鸾,而是这个时候只有仇鸾。

至于民兵与现代的民兵相差不大。

也是临时从百姓征召一批军队,民兵最辉煌的就是正统年间的北京保卫战,那一战,有很多将士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兵。

而后随着天下太平。

民兵也就慢慢边少了。

而今急切之间需要兵力。

卫所兵根本不能指望,也只能临时征召民兵了。

不过,大概这些临时征召的民兵的战斗力,还要胜过老卒了。

根本不指望他们能够打仗。

这些民兵并不直接来京师,而分别要囤积在京师之南,这是分兵牵制,并阻拦这鞑子骑兵继续南下。

徐阶的方案说多好,也抱歉。

但是整体上中规中锯的。

嘉靖也知道这一点,他其实并不是太满意。

他很想有一种战法,立即将鞑子给打飞。

而徐阶的战术太保守了。

总体上来说,就是一个字:守。

他问道:“首辅,你的意见是什么?”

严嵩听了,小心翼翼的回答:“圣明无过陛下。

臣以为徐阁老说的极是。

特别是召仇鸾回京。

仇鸾乃是勋贵之中敢战之将,有他在陛下身侧,陛下也有咨询军事之事的人了。”

嘉靖听了。

说道:“好,立即传旨。

仇鸾立即从居庸关南下,护卫京师。”

下面的人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嘉靖说道:“英明不英明的等候再说,从居庸关到北京不会用多长时间的,兵部,工部,立即给我准备好。

等仇鸾大军到了,让他在城外立营,户部与兵部一定要照顾下面的人,不要出篓子。”

“是。

陛下英明。”

下面人纷纷说道。

嘉靖内心之中有些不舒服。

手指轻轻触碰自己的头颅,他似乎换了一个头,头顶上带着一口铅帽,死沉死沉的。

嘉靖的病还没有好。

嘉靖起身说道:“今天就到这里。

严阁老,张阁老,徐阁老,你们几个人留下来。”

嘉靖这一次召回朝会,稳定人心的作用,要胜过本身的决策。

而今这个小会才是很多问题关节所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