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马芳离京(1/2)

第六十七章 马芳离京 周梦臣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

大同是不是打胜仗,这个可以先放一放。

但是如果放在战略上,如果仇鸾正在大同城下,将俺答一炮打死了。

那还有战略意义,如果没有杀死俺答,蒙古不会因为内部权力真空而退兵。

那就毫无意义。

因为鞑子主力未损。

鞑子这一次南下,还没有结束。

周梦臣猛地起身,不等马芳说话,就说道:“没错,鞑子定然东来,只是不知道他这一次从何处扣关。”

周梦臣内心之中俨然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蓟州镇。

“大人,”

马芳拱手说道:“大人在这里等军情,但是等来的军情,却是大有问题,真假参半。

末将请命,去一趟宣府。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俺答此刻正在宣府。

才能将前线最真实的情况,调查清楚。”

他顺便也要查一查赵达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梦臣一时间犹豫了。

不过片刻,他就下定决心了。

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

那就是其实大明的军情光从军报上,看不出什么。

单单看军报,其实与的大明军方兵额是一样的,无非大捷数百次,成功转进台湾。

下面人秉承这样那样的目的,在军报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水分或者心机。

当然了,如仇鸾如此胆大包天的,也是少见。

不过,最少他看见的局面都是美化后的。

他的确要前线第一手资料做判断。

他之所以犹豫,其实是犹豫马芳。

他对马芳的才华,还没有多少体会。

只是体会到了他的文化课功底之差,甚至比不上一个小孩子。

只是他相信周尚文的判断。

周尚文说马芳能担当大任,周梦臣并不会怀疑。

他不会觉得他的眼光比老将几十年的毒辣眼光。

正因为如此,他担心马芳的安危。

随即又想明白了,心中暗道:“周老将军既然信得过马芳,这一次仅仅是让他到前线看看。

只需多派人手,应该能应付这个场面。”

周梦臣想清楚之后,说道:“好,你将四百骑都带走。

一路小心,即便没有什么收获,能平安就好。”

马芳却不知道周梦臣在担心他的安全,却不知道他马芳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一个人夺马从草原上杀了出来,之后堪称身经百战。

这一次仅仅去看看,又不上阵,马芳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危险。

马芳说道:“不必了。

只需带十几来伴当,备上一人两马,多带箭矢,就足够了。

人多了反而麻烦。”

四百精骑,足够让马芳打一仗了。

只是探明情况,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

马芳去准备了。

周梦臣还是有些坐不住,他本想进宫,随即微微一叹。

只是自从嘉靖生病之后,只准周梦臣密折奏事,当然了,嘉靖有什么问题,要么问冯保,要么令冯保向周梦臣询问。

这才让周梦臣保持着与宫中的关系。

只是这种关系,变得很薄弱。

而且日益薄弱。

周梦臣只能准备回去找时间,再写奏疏。

而且他要去见徐阶。

徐阶作为内阁大学士之一,虽然与张治,李本一起,都不能与严嵩抗衡,但是最少在朝廷之上,维持了一定的话语权,可谓今非昔比。

周梦臣也没有徐阶还所谓的人情,不过两者之间关系亲近了许多。

当然了,周梦臣一辈子都不可能如张居正与徐阶一般亲近。

不过在外人看来,周梦臣也算是徐党的一员。

周梦臣一到徐府,就看见张居正。

张居正见周梦臣来了,就立即迎了上去,说道:“你怎么来了?”

周梦臣说道:“我有要事要禀报给徐阁老,阁老可在?”

张居正说道:“不巧,刚刚去了内阁,说是严阁老有要事要商议。”

周梦臣听了微微皱眉。

张居正说道:“要么你给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给你解惑?”

周梦臣听了,说道:“好。”

两人借了徐府一家客房,周梦臣将大同捷报,与他从大同捷报上品读出来不对劲的地方,还有马芳的分析,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听了,并没有立即说话,而且轻轻的敲着桌面,思忖了一会儿,说道:“你一说我想起来。

刚刚有一封奏疏,是宣大总督苏祐的奏疏,他居然上奏朝廷,请仇鸾总领宣大之兵,恐怕就是看出了端倪,只是他可能没有想到,仇鸾的问题这么大?”

周梦臣听了,细细想了一下,也品味出新任宣大总督苏祐的无奈了。

他身为宣大总督,对下面的控制力太差了。

而今又是兵危战急之际,鞑子很可能进犯宣府,他身为宣大总督,管不住大同也就罢了,如果连自己的驻地都要被兵,他还无能为力。

他自己也接受不了。

思来想去,再加上仇鸾宣称什么大同大捷。

身为宣大总督,苏祐自然是有想法的。

他如果什么不做,真出了事情。

这背锅的人,自然是他苏祐。

而他要做什么?

却是处处掣肘。

特根本什么也不做不了,他思来想去,或许想出这个办法。

这个位置犹如烫手山芋。

自然要给别人,只是他才当宣大总督几日。

这个官职暂且丢不出去。

不过可以与鞑子交战的权力,丢出去。

而打出大同大捷的仇鸾,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仇鸾似乎在能力上可堪重任。

苏祐大体,只是感觉。

鞑子主力没有遭到损失,定然会移师宣府,至于更多的细节,却是仇鸾没有预料的。

二来仇鸾乃是严嵩的心腹。

有了严嵩的支持。

想来仇鸾能指挥得动宣府军。

从而让宣大军得到统一的指挥,在战争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祐的建议或许有私心,但并不全是私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