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十章 严嵩的举荐(1/2)

第四十章 严嵩的举荐 严嵩进来,行礼之后,见嘉靖皇帝在梳头,忽然流泪了。

嘉靖通过镜子看到严嵩老泪纵横,说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严嵩说道:“天下太平,宇内安泰,这都是陛下圣德所致,只是老臣不能为陛下分忧,以至于陛下形容憔悴,老臣实在是,实在是------”

说话之间。

泪如泉涌。

嘉靖的头发梳好了。

他起身将严嵩搀扶起来。

说道:“好了。

这不关你的事情,天意如此,我心奈何啊。

你来有什么事情吗?”

严嵩说道:“老臣担心陛下操心,今日来就是将朝廷的事情报给陛下听。”

嘉靖听了,单单说道:“你办事,我放心。”

但是并没有让严嵩不说。

严嵩与嘉靖之间,其实有合拍的地方。

如果正直的大臣,见嘉靖一边梳头一边接见他们。

估计当场大怒,因为这不是待大臣之道。

而严嵩却哭哭啼啼的,一点也不顾忌大臣之体。

只要能给嘉靖献媚,他是什么体面都不要的。

而嘉靖一边接受严嵩的献媚,说你办事我放心。

但是从来不拒绝严嵩报朝廷大事。

可见嘉靖并不是那么相信严嵩。

严嵩说道:“陛下,而今最大一件事情,那就是宣大战事的善后。

周老将军去了。”

嘉靖叹息一声,说道:“周尚文去了,我也不知道该依靠谁了。

吩咐下去,给周尚文的哀荣加倍。

荫其子孙。

朝廷不会忘记有功之臣的。”

严嵩说道:“是。

臣回去就去办。

只是大同要地,不能没有得力将官出镇------”

嘉靖说道:“内阁什么意见?”

“兵部提议,由仇鸾接替大同总兵。”

严嵩说道。

嘉靖点点头,说道:“仇鸾是信的过的。”

嘉靖养尊处优,对人的判断,是从政治家的角度。

仇鸾之所以能成为勋贵之中数一数二的门户,就是因为仇鸾在大礼仪之中,为嘉靖摇旗呐喊,这才是仇鸾几起几落,荣华不缺的根本原因。

嘉靖不知道仇鸾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但是嘉靖打在仇鸾身上的标签,是自己人。

严嵩见嘉靖点头了。

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最重要的宣大就在严嵩的控制之下了。

随即又商议了其他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宣大总督人选。

这一次嘉靖没有问严嵩的意见,而是直接点了人,苏佑。

是现任山西巡抚。

只要看过苏佑的履历,就知道嘉靖一点也不含糊。

首先,苏佑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是也是军户出身,父亲是平山卫指挥使。

如果苏佑没有中进士,出了军籍的话,他现在应该戚继光一样,成为卫所军官。

他的岳父亲戚都在军中。

所以苏佑对于军中事务很是熟悉。

嘉靖十二年大同之乱,苏佑参与平叛。

可以说大同之乱,是当时身为巡按的苏佑一手平定的。

可见军事之能。

其次,就是苏佑与严嵩之间一些陈年旧事了。

苏佑在嘉靖十八年就弹劾过严嵩。

只是苏佑却不是夏言的人。

毕竟他如果是夏言的人,就不会在平定大同之乱后,非但没有高速升迁,反而在地面蹉跎,而今小二十年过去,才是山西巡抚了。

当然了,这都是陈年旧事了。

不是严嵩不记恨。

而是严嵩要做的事情很多,区区一个地方官。

先放一放也无妨。

只是他没有想到,苏佑被嘉靖一点,成为宣大总督。

如此一来,宣大之兵,不可能全部为严嵩所有。

严嵩也是微微一愣神,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这是嘉靖的本能了。

毕竟宣大距离北京这么近,嘉靖也不可能将全部兵力放在一个人手中。

夏言在的时候,宣大总督不是夏言的人,严嵩上位了。

嘉靖也不会任宣大之兵在严嵩之手。

严嵩将大小事务说完之后,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嘉靖说道:“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了。”

严嵩说道:“陛下,太子之病,牵动天下人之心,民间已经有所传闻了。

臣以为是不是下令召集天下名医?”

嘉靖立即打断了,说道:“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嘉靖一来不觉得这有什么用处。

因为嘉靖已经暗中召集了一些名医,就是通过大医精诚渠道。

可以说大医精诚而今已经成为天下郎中必读之书。

整个订阅大医精诚的名单,就是天下各地名医的名单。

而且向大医精诚投稿的已经不限于北京附近,甚至南方一些地方也有人投稿。

而且一些人水平也很高。

特别是很多人发现,在大医精诚上扬名,很快就能传遍天下。

毕竟很多达官贵人也订阅,虽然他们或许看不懂,但不妨碍看出来,谁比较厉害。

可以说整个大医精诚将天下名医一网打尽。

二来,下诏召集天下名医,其实就是宣布太医院已经没有办法,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死定了。

而今不过是最后一口气而已。

嘉靖又怎么愿意承认这一点啊?

严嵩说道:“臣向陛下举荐一人,或许能解陛下之惑。”

嘉靖说道:“谁?”

严嵩说道:“正是周梦臣。

周大人可是天下知名的医道名家。”

嘉靖微微一愣,说道:“周梦臣回京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