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踏糊涂的驿传体系(2/2)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试试吧。

大不了改办法。

总有办法,让人钻不了空档。”

杨继盛与周梦臣就驿传的种种的问题,商量了整整一夜。

周梦臣更主张开源,借助整个驿传体系多搞一点钱。

补贴简直是无底洞的各地官员接待费用。

而杨继盛更关注节流,将不该驿站接待的人都踢出去。

只是两人都知道一点。

那就是不管他们怎么改变,不涉及驿传根本。

比如驿站重役,地方负担驿站财政。

管理权的分散等等。

这些根本不改变。

所有的改变都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

剩下的东西,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

只是想要进行根本行的改变。

涉及到朝廷的根本制度,赋役制度。

这不是一个兵部郎中能做的事情,甚至兵部尚书也未必敢碰。

即便是内阁首辅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张居正。

有多大权力,办多大的事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周梦臣忙了数日。

重要与杨继盛一起完成了。

嘉靖二十七年驿改方案。

呈了上去,有严嵩的默许,这一路绿灯,就到了嘉靖这里。

嘉靖根本没有细看。

他只是感觉,从此大医精诚已经投递到天下每一处,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于是二话不说,就准了。

嘉靖或许没有想到。

他这一个“准。”

掀起了嘉靖后期的思想革命。

首先,嘉靖初年的大礼仪重创了理学的根基。

再加上大明成化以来的理学变革的思潮已经有了。

在历史上,这种变化是在万历后年到来的,到处都是讲学风潮。

但是驿传体系改革。

看似周梦臣为大医精诚开了一个后门。

实际上,让报纸刊物大发展的时代来临的。

明朝很多法律都是滞后的,比如多报纸刊物的管理。

根本没有意思到这一点。

也就是说,几个人住一个房子。

只要找人印刷好。

就可以办了。

之前只是局限于地方。

很多人都办不大。

但是而今通过驿传体系,将很多地方联系在一起,让很多报纸刊物有了新的市场。

他们的空前活跃,更代表了新思潮的到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