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薛已的病(1/2)

第一百五十八章 薛已的病 事实证明,周梦臣忽略了举办数千人集会的难度。

周梦臣通过身边的人发出去几千张请帖。

当然了,有些人未必会来。

但是很可能派遣自己的弟子门人到。

所以这都要考虑到。

而且很多人一来,都不是一个人来。

作为达官显贵,不敢说全部要前呼后拥。

但是带两个丫鬟小厮并不过分吧。

周梦臣来到中官村之后,立即发起愁来了。

还好,周梦臣在中官村根基深厚。

他的皇庄在中官村的北边。

而医院,还有印刷作坊,都在中官村之内。

整个中官村内,不知道多少人指望周梦臣吃饭了。

他一旦下定决心,可以动用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数。

几乎他的佃户之中男丁全部来帮忙了。

还有中官村一些人。

但是周梦臣也不能不花钱。

整个集会,周梦臣花出的钱,最少有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有些给佃户民工工钱,有些砸到军器监了,反正在严世蕃的作用下,军器监的订单一下子断了。

索性,周梦臣将这一次集会,说需要的凳子板凳乃至于其他屏风了。

等等东西,都让军器监来打造。

这林林总总的实在不少。

如此一来,周梦臣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明末有名的文人都是世家大族了。

盖因,不管是讲学,还是文人雅集。

都不是一般人能办得起的。

而能在这种情况下扬名立万的人,不敢说每一个都没有真才实学。

但是真正从下面杀出来,而不是捧出来的,却是太少了。

想想就知道,人家砸了上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却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做了垫脚石。

谁乐意?

周梦臣忙过这么多事情之后。

才有功夫喘了一口气。

这才想起去探视一下薛老。

薛老并没有回家。

而是就在医院后院之中。

这是薛老的意见。

一来,薛老与子女有些不大和睦。

倒不是薛老的子女不孝顺。

而是薛老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们。

这个年头不孝顺父母,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薛老的儿子没有那个胆子。

实在是他几个儿子在学医上天赋不高。

却喜欢打着薛老的名头,去富贵人家钻营。

你说他们不喜欢医术,也就罢了。

偏偏是以此为生,却不用心钻营。

似乎能结交几个大人物,有了所谓人脉,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这让薛老如何能看过眼。

这样的人,在薛老看来,就是庸医一个人。

这样的郎中,薛老正眼就不带给一个。

结果这样的偏偏是自己的儿子,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实在令薛老难受的紧。

他宁肯在医学也不愿意回家。

自从医院开张之后,也就逢年过节,回家几次。

弄得医院才是薛老的家一般。

二来,薛老也是为节约医疗资源。

薛老对自己的病,也是很知道的。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是归根结底,是老病。

人到了这个年纪,也就该去了。

只能勉强维持,难以治好了。

但是他一旦回家,总不能让他儿子们给他医治吧。

且不说薛老自己什么意见,他的弟子们都要炸锅不可。

定然挑选几个医术最好的师兄弟去照顾薛老。

薛九针从榆林回来,固然是复套事败,复套大军解散了,他在榆林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其中一个意见,也是师兄弟们写信叫他回来,作为薛老主治医师之一。

这几个郎中都是惠民医院的骨干,都去薛家了。

医院的病人怎么办?

薛老决定留在医院后院,甚至在状态好的情况下,还能看一二个病人。

毕竟薛老虽然没有藏私,他的弟子们也各有出类拔萃的地方。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这些弟子,想要到他的现在的境界,恐怕还是要十年磨砺不可。

薛老病成这个样子。

周梦臣于情于理都要去探视一二。

只是,周梦臣来到后院之后,看到了薛已。

却见薛已昏昏沉沉的,非常没有精神。

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散去了很多,白发如同枯草一般,连白色的亮度也黯淡起来。

周梦臣在床前与薛老说了几句话。

薛已虽然努力振作精神,但依然有几分前言不搭后语,只是几句话,就好像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周梦臣只能让薛已好好休息。

与薛九针与李时珍一并出来。

周梦臣出来之后,叹息一声,说道:“两位,薛老的病?”

薛九针脸色黯淡,说道:“老师,也是挨日子而已。”

李时珍叹息一声,没有否定薛九针的结论。

李时珍是刚刚回来的。

乃是周梦臣派了李修水去大同,请一些被外科手术治愈的士卒,现身说法。

李时珍得到了消息,自然是坐不住了。

二话不说,从大同回来了。

回来之后,作为小辈之中医术最好的一个人,也看了薛已的脉案。

薛已到了这个年纪,本就是阎王要请的时候。

李时珍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与薛九针一起,薛九针用针灸之术,而李时珍用药,两人勉强维持住薛已的身体机能。

但是依然改不了,薛已身体每况日下的情况。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