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铁案(1/2)

第三十四章 铁案 “不急。”

县尊淡淡一笑,说道:“找个地方慢慢说。”

县尊径直来到了刚刚打扫好的教室,县尊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对刘师爷说道:“将账册拿来。”

周梦臣一愣,不知道是什么账册。

却见刘师爷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将一叠账册拿了出来。

周梦臣看了一愣,因为这是账册周梦臣很眼熟,因为这就是养济院的账册。

准确的来说,养济院之中关于水钟生意的账册。

县里没有给周梦臣拨一分钱,可以说,整个养济院都是周梦臣的私财养起来的。

所以,周梦臣也没有多在意,虽然分了两本账册,但是都放在一起。

养济院的账册很简单,不过数百人的花名册,与每人消耗粮食,与花费在修缮养济院这个院子上的钱,林林总总大概花了一百多两了。

每一次都是周梦臣从水钟生意的帐上拨出去的。

而水钟生意的账册就是一本生意账册,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周梦臣虽然也不觉得,这个账册有什么东西,但是觉得不能任县尊牵着鼻子走。

周梦臣说道:“县尊,这是我周家的私帐,却不知道为何在刘师爷这边?”

县尊只是玩味的看着周梦臣,绿豆小眼,溜溜的转,似乎有一股残忍的笑意。

刘师爷已经很识趣的开口了,说道:“未必吧,养济院可是朝廷的衙门。

你是朝廷的官员,你做的事情,怎么能说是周家的私财啊?”

周梦臣抗辩道:“可是县尊让我来养济院的时候,养济院根本是一片废墟,县尊也没有拔给我一文钱,这都是我拿周家的家财支撑起来的,前后拨给养济院一百多两,帐上应该是有的。”

刘师爷说道:“周大人所言极是,但是这作坊?”

周梦臣一口咬定,说道:“这与养济院没有一点关系,不过是借了一块地方,如果县尊不满意,那么我可以将这作坊搬走便是了。”

刘师爷微微摇头,说道:“周大人,你这就不对了,县尊对你何等厚爱,在县衙经费如此少的地步,还拨给你一百两银子,让你办差,你怎么能说是你自己的私财,如此吃相可是太难看了一点。”

周梦臣瞠目结舌,不知所云,立即反驳说道:“刘师爷,哪里的话。

县尊什么时候拨给我一百两银子了?”

刘师爷目光之中好像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指着周梦臣说道:“周大人,你太过分了。

这事情你怎么能不认的。

县上可以是账的。”

刘师爷随即将账早已准备好的县衙账册拿了出话,哗哗的翻到一页,指给周梦臣,上面有嘉靖二十三年秋七月,江夏县阴阳训士周梦臣取银百两,用以养济院之事,还有周梦臣的签字画押。

白纸黑字,似乎真是铁证如山。

如果不是周梦臣自己知道,他绝对没有从县衙里面拿出一分钱,他自己都信了。

他目光扫过县衙中各人,包括黄主薄在内,却发现所有人都回避自己的目光,虽然周梦臣不知道内情如何,却也知道,县尊已经将这些人给搞定了。

只是周梦臣万万不能认的。

周梦臣说道:“我有没有拿县里的钱,县尊心知肚明,用这种手段,就能颠倒黑白吗?”

县尊淡淡说道:“对,黑的就是黑,白的就是白的,谁也颠倒不了。

刘师爷,你好好查查养济院的帐。”

“是。”

刘师爷就带着身边的开始查帐了。

黄主薄出列说道:“县尊,让我与周阴阳说几句话吧。”

县尊说道:“好好劝导一下,本县尊光明正大,从来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一些小错,也是宽宏大量的。”

黄主薄得了县尊的允许,随即拉着周梦臣的手出去了。

周梦臣虽然大怒,却也知道,县尊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他此刻做什么都没有用了。

只能跟着黄主薄出去。

两人来到外面僻静地方。

周梦臣说道:“舅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黄主薄听了周梦臣的话,脸色通红,满是苦涩,说道:“飞熊,舅舅也是没有办法啊。

县尊突然袭击,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我也是今天县尊出门的时候,才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是此刻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黄主薄并没有向他说明其中的内情。

黄主薄对于周梦臣还是不错的,这一次黄主薄的确是后知后觉,但这种后知后觉,并不是县尊的手段又多高明,而是县尊分化其他胥吏,孤立了黄主薄,许诺弄倒了周梦臣,这些胥吏也能分上一杯羹。

这些人自然也有意瞒着黄主薄。

胥吏这东西,看见钱,如蝇逐臭,他们根本不在乎从哪里分过来的利益。

周梦臣说道:“那账册是怎么回事?

我是绝对没有拿县衙里面一文钱的。”

黄主薄说道:“这账册是真的,也是假的。

朝廷从来是有向养济院拨款的,只是早就被上面给分了。

至于你的签字,县衙之中的公文好手,就是圣旨未必不能模仿,更不要说你的字了。”

“这帐是不能翻的,如果翻了,一衙门都得不了好。

县衙之中所有人都不想要你翻案的,证明这个账册是假的,你固然清白了,县衙里面自然一个也不清白。

所以县衙所有人都会支持县尊的。

我也是没有办法。”

周梦臣说道:“也包括舅舅你吗?”

黄主薄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却什么也说不出口来。

他很想说没有自己。

但是怎么可能。

大明财政的一塌糊涂,每一个县衙征收赋税都是一两套账册的,一套黄册,就是应付上面的,一套白册,是真正办差用的,所有明白人都知道黄册早就不能用了。

财政开支也是如此的。

一套明帐一套暗帐。

这已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明帐从是国家承认的账册。

、这一件事情,明摆着县尊要整周梦臣,从程序上却说不出问题来,无非是用明初的办法,来处置嘉靖朝的官员。

但问题是大明一直秉承祖宗之法,从来没有说祖宗之法不管用了。

如果说,周梦臣稍稍有一点地位,或者是有功名,有同年,有老师,有这样一张关系网。

县尊也不敢这么整周梦臣。

毕竟这也算是坏规矩的。

官场之上,也是有潜规则的。

毕竟按照这个套路来整,几乎所有大明官员,大抵除却海瑞等少数几个清官之外,没有一个是清白,大部分官员都是默契不提这事,而且即便上下官员在这方面出了纰漏,也会帮忙收敛马脚。

这就是所谓的官官相护了。

只是周梦臣的官太小了。

小的,很多人根本不将周梦臣当成大明官场的一员。

“飞熊,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黄主薄叹息一声,说道:“你也是知道,我黄家世世代代在衙门当差,百姓看得风光,但是对于上官来说,还不如一个夜壶,正想整你,也是没有办法的。”

“我这一辈子,由吏为官,弄一个主薄,也是一辈子的巅峰了,但是即便穿上官衣,但是进士举人出身的官员看来,依旧是吏啊。

一辈子都脱不了。”

“有用的时候用,没有用的时候,就扔得远远的。”

周梦臣深吸几口气,平息心情,说道:“我知道了。”

铁案不是那种铁证如山,不可辩驳的案件。

那只是铁案的一种,另外一种就是明知道里面有猫腻,里面有问题,但是无论如何都翻不了案的案件,也就是周梦臣这个案子。

对于县尊来说,可真是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至于其他办法,向上申诉什么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