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宗室案发(1/2)

第八十二章 宗室案发 周梦臣的野心决计不仅仅是这样。

在周梦臣的计划之中,不仅仅杂作会立即成立,并建立杂作第一个厂。

反正原本工部工匠之中,是一批工匠的。

四作下面,将来会有很多厂的,不仅仅是京城这一些厂,比如周梦臣预计的北京城西门头沟炼焦厂,遵化铁厂。

这些厂都是铁作下面的,甚至并不放弃在外地建立厂矿。

木作,很可能要建立天津造船厂,甚至在辽东直接建立林厂。

或者将清江浦船厂,这龙江船厂想办法搞到军器监下面。

等等。

周梦臣心中有一个大军工的野心。

或者说,在他心中一个中央政权的军工体系本就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周梦臣的计划成功,那么军器监的主官,恐怕要挂工部尚书衔才能坐镇的。

只是夏言一下子将周梦臣的资金抽调几乎干净。

让他的计划仅仅落在纸面之上。

但是即便如此,周梦臣也不放弃在军器监章程之中体现出这一点。

在周梦臣制定的军器监体系之中,六品官有七个。

主薄,其余两厅主事,与四作主管。

七品官有十个,其中三厅各有两个,还是暂设,如果人手不够的话,还可以增设。

而四作每一个下面只有一个。

这很不符合管理程序,盖因周梦臣规定每一个厂的主官,是九品到七品不一。

按照厂矿规模大小来定的,比如杂作将来有一个千里镜厂,就不会是七品,估计八品甚至是九品。

该因这个时代的生产规模所限,望远镜注定仅仅是军官的装备,也就是生产总量不会太高的。

每年不需要那么多产量,也不需要那么多人。

这就是为了未来大扩张的需要。

周梦臣与张居正,殷正茂商量了好几次,终于将军器监章程定稿了。

周梦臣甚至跑了户部几次,确定朝廷在拨给九边款项的时候,可以折成军器监的武器,当然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

九边各镇都可以到军器监验货,如果不满意,自然可以还要白银。

周梦臣相信,刚刚开始的时候,九边将领未必会全部购买军器监军械,原因很简单,真以为九边将领将军费领回去,都是花在在养兵上啊?

其中还有他们一分好处。

不过,周梦臣相信。

总有办法让他们一一就范的。

最少大同镇一定会支持这一件事情的。

只要周尚文在一日,大同镇就是周梦臣在外的盟友。

周梦臣是大同镇在北京的靠山。

这一切忙完之后,将军器监章程递给上去。

随即就没有下文了。

好像周梦臣没有这一份上书一样。

周梦臣甚至上门求见夏言。

但是夏言没有见他,只是说时候不到。

但是什么时候才到?

夏言没有说。

不过,另一场风暴,却已经开始了。

夏言派出的使臣,已经有得到位了。

一封封弹劾奏折,飞向朝廷。

首当其冲的就是代王藩,某代王宗室走私,甚至欲勾引鞑子,夺代王之位。

这个罪名,让周梦臣都目瞪口呆。

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原因无他。

代王藩就在大同。

大同作为边镇,而今大战在即,但凡有一点大局观的御史,这个时候都不会拿代王藩做筏子。

而且周梦臣甚至向周君佐打听这一件事情,传音过来,大抵是真的。

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

还是别的。

真不知道而今是什么年代,还有人想做石敬瑭。

紧接着是鲁王藩,秦王藩,等北方大藩。

一个宗室案,大体是偶然。

但是接二连三,是谁都看出来这不是巧合。

一时间,各地藩王都派人在京师走动。

据说,有人说动了方皇后,请方皇后在陛下面前说话。

嘉靖是一个薄情的人,对于第一任陈皇后可谓是薄情之极,但是对而今的方皇后,却是恩爱有加。

当然了,这种恩爱,未必有多少男女之情,而是感恩之情,虽然嘉靖很少去紫禁城。

但是与方皇后见面次数并不是太多的。

但是方皇后在后宫之中独尊的地位,却没有丝毫影响。

只是方皇后劝说嘉靖这一件事情,似乎不了了之了。

大概方皇后也不会为下面的藩王得罪嘉靖,不过是提了一嘴,说不通就不通了。

于是,藩王们发动潜势力,弹劾夏言的奏折,与雪花一般飞进大内,各种罪名都有了,贪污受贿,这是基本操作,骄奢淫暴,这是少少升级了一点,至于说夏言图谋不轨,内连群臣,外掌诸将,天下只知夏言而不知陛下云云,也有好多。

按大明制度,谁遇见这样的弹劾,都要避位待勘。

但是嘉靖将这些奏疏全部反驳,并下令再如此弹劾,司礼监不受。

夏言受之不疑。

一副礼法岂为我辈所设的摸样。

让各地藩王惊惧非常,知道这一件事情,夏言仅仅是执行者。

也同样让夏言失去了更多的人望。

因为很多士大夫,觉得夏言做的太不留情面了。

这些藩王毕竟是宗室,即便有所小过,也应该考虑亲亲之道,而不是闹得如此之大。

甚至严刑酷法待之。

毕竟宗室犯罪之前,都是送到凤阳高墙之中而已。

甚至连武昌的武冈王也坐不住了。

写信给周梦臣打听情况。

周梦臣与武冈王的交情虽然好,但也不敢在这一件大事上私自透漏给武冈王。

只能安抚武冈王,这一次陛下整治有罪宗室,实在是宗室无法无天,乃至于天下人生厌,伤及皇室名声。

只要安分守己,当无大难。

周梦臣而今想想,不知道楚王藩是不是因祸得福。

在此之前,楚王世子案,让嘉靖大怒,将整个楚王藩查了一底朝天,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得到了处置,武冈王这个人虽然有些书生意气,但是总体上来说,也不是一个坏人。

他掌管楚王藩之后,在很多事情上约束很严,唯恐楚王藩子弟重蹈覆辙。

当然了,武冈王这样的约束,终究会越来越轻,最后尽复旧观的,但是好歹能支撑几年,而今御史查证,大体是找不出楚王府什么大事的。

虽然楚王府未必能躲过未来的宗藩条例改革。

但是最少在这一场风暴之中,楚王藩的损失恐怕是所有藩王之中最少的一个。

而最倒霉的是鲁王。

鲁王玩得太开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