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科学信徒殷正茂(1/2)
第四十一章 科学信徒殷正茂 从永安店出来,出了城,来到了中官村。
周家的印刷工坊就在中官村之中,与医院比邻。
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承认在北京城中找一块地方,周梦臣也是能搞到的,但是这价格却是压不下去的。
除非巧取豪夺。
而在城外选地方,在周梦臣看来,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官村这里更好了。
最大好处,就是这里是周梦臣的地盘。
自从医院在这里立足之后,医院周围的地方,也慢慢的繁华起来。
这里虽然还比不上北京城内,但是到底已经不是一片荒地了。
周家印刷作坊放在这里,很多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周家的庄子就在北边不远处,调动人力也比较方便。
印刷工坊其实很简陋,就是一个大院子有几个房间而已。
程广德带着周梦臣与殷正茂来到这里,将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这介绍给周梦臣,说道:“这里已经总计花费五千两上下。
家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不过主家的设计也大多搞出来了。”
“就是这台机器就是按照主家的意思,由徐杲监督打造出来的。”
周梦臣看了几圈,看上去与自己的设计相差并不是太大的。
其实周梦臣也没有搞什么新鲜设计,甚至没有什么创新,不过是节省了一些工作流程。
但是从整体上提高了一些效率了。
但是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不过。
即便如此,单单是这种效率上的理顺。
依旧压低了很多成本。
周梦臣说道:“打造出多少铜活字了?”
程广德说道:“一共一万多枚,常用字都用了,一般的印刷是可以支撑了。
而且我们的铜活字是用得宫里的模板,一来节省了成本,二来在有些不常用的字,可以直接去借宫里的活字。”
程广德这一手借鸡生蛋,玩得相当的溜。
周梦臣说道:“如此说来,这里可以印刷了?”
程广德说道:“还有一些问题。
毕竟大人很多要求都是新的。
很多细节都不办。
现在刚刚印刷出来纸张,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脱墨,脱胶,墨色不一,等等。
这些问题恐怕不是一时间能够解决的。”
周梦臣也知道,这是很正常的问题。
很多技术进步,其实并不依赖于一个天才人物,而是很多技术工人,对一些细节打磨。
总体上来说,而今的铜活字还不算成熟,即便是江南很多私人的铜活字,印刷的书籍,都有很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宫中铜活字很多时候都在不吃灰的原因所在。
周梦臣说道:“先印刷一些三百千吧。
将问题找一找,便宜卖了。
不要想赚钱,只需搞清楚就行了。”
程广德说道:“是。”
周梦臣见殷正茂似乎有些不明白。
就带着殷正茂在一区区铜活字的字架前走过。
周梦臣说道:“说实话,我其实有些奇怪,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天下之大,熙熙攘攘都为利来。
只是为什么没有人真正研究一下,究竟怎么样才能赚到钱。”
周梦臣一提这个,殷正茂立即竖起了耳朵,周梦臣估计。
他学八股文的时候,绝对没有这么认真过,说道:“还请,周兄指教。”
周梦臣说道:“天下之大,农田上的产出有限。
其实就占一个稳定。
真想要赚钱,还是经商。
至于走南闯北,不过是贩夫走卒的生意。
各种意外频繁不说,又能赚多少钱?
即便是派家中仆役经营?
关于钱的事情,能让人放心吗?”
周梦臣一边说,一边从一边的字架上拿出一个铜活字。
却见上是馆阁体的一个“钱。”
周梦臣说道:“钱财动人心。”
随手又放了回去。
“商队的生意,完全交给一个人手中,难免不放心,分开交给好几个人。
又需要人才。
而且,即便如此,真有一个好歹,你也是不是力气。
所以,要经商,就不要搞什么行商。
就要办坐商,这才是上之上策。”
周梦臣这番话,是对大明商业环境的感叹。
说的都实话。
后世很长时候都有车匪路霸,更不要说这个时代。
行商这个事情,实在是风险太大。
利润虽然不低,但是一个不好,就有去无回。
不信请看明清小说,那些行商在小说之中,被合伙人所杀,被土匪所杀,被当地人临时起意所杀。
露白死,被官吏诬陷死。
全面演示关于行商一百零八种死法。
周梦臣说道:“赚钱之策,就是产一样东西,在江南就是布匹,丝绸,在福建江西,就是瓷器,茶叶等等。
这些大宗商品最赚钱不过。
非势力人家难以接触。
而我们这些小门小户,只能独辟蹊径。
想别的办法。
但是不管怎么说,总体上来说,场子的利润,都是商品总价减去成本。
这成本有各种各样的成本。
其实只要理顺之后,就有好些办法减少成本。”
“就好像是而今我这个印刷铺子。
你大概没有见过铜板书。
我可以告诉你,尚在宋版书之上。
而今虽然投入不少。
但是只要搞好了,一套四书五经成本下来不足一二百钱。
你也是读书人。
版本好的五经大全。
多少钱?
有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