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榜(1/2)
第十四章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榜 周梦臣冯保面前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插在桌子上的铁条,长短不一。
有一个细长的铜管,长短不一。
也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些都是周梦臣用来给冯保演示的。
周梦臣写满了十几张纸,递给了冯保说道:“这就是十二平均律,你想明白了?”
冯保眼睛之中充满了激动与崇拜,说道:“弟子明白了。”
周梦臣说道:“既然明白了。
你就负责完成音乐这一部分吧。”
冯保说道:“弟子明白。”
周梦臣拿起一杯茶水,喝了下去,只觉得嗓子都有一些哑了。
其实,周梦臣并不是太懂十二平均律,不过,他们的数学关系太过简单了。
周梦臣看过就记下来了。
但是该怎么运用,从而得到标准的音,这就让周梦臣抓瞎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听出音准的耳朵。
冯保在音律上虽然有造诣。
但是让八音盒的机械在发条的驱动之下,发出合适的旋律。
几乎是重新制造一个乐器了。
这对冯保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周梦臣只能给冯保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也仅仅是理论上的支持。
至于接下来怎么做。
就看冯保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其实我的八音盒可以不发音的。”
是的。
周梦臣只需制造一个能在齿轮驱动下,何以跳舞的机械人就行了。
但是在周梦臣看来,这就是一个八音盒。
一个会跳舞的小人,没有音乐,是没有灵魂的。
反正其他项目组。
比如如徐杲负责按照周梦臣设计图打造工匠们,还在细细的琢磨。
周梦臣还有时间。
周梦臣刚刚打发冯保走。
却听见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之声响起。
外面有好多人在欢呼。
周梦臣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却见冯保去而复返,说道:“恭喜师傅,高中贡士三百零一名。”
周梦臣听了之后,只觉得耳朵嗡的一下,整个人都有一些头晕。
周围人的声音都有一些恍惚了。
他为这一件事情付出了太多辛苦了。
这半年来,周梦臣似乎重新过了一个高三。
其中各种辛苦,一时间也难以说出口。
这两人忙迷糊,都忘记了今日是放榜的日子。
不过他忘记了,别的人并没有忘记,李云珍专门派人盯着。
这一次中进士。
给周梦臣增加的并不仅仅是其他好处,不是周梦臣在士林之中有了身份等等,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那就是极大的加强了周梦臣的自信。
周梦臣两辈子大多都是在技术岗位。
倒不是说周梦臣在管理上一无是处,但是对于大明中枢风云变幻的斗争,周梦臣内心之中还有一些发憷的,这也是他在感受到夏言很有可能近期倒台的时候,内心之有所不安的原因。
因为他不自信在接下来的暴风雨之中占据上风,甚至乘风而起。
而今周梦臣却有一种感觉,暗道:“大明的进士也不过尔尔,未必比高考难多少。
大明的权柄,别人握得,难道我握不了吗?”
只是这个想法,被周梦臣立即压了下来,他大笑道:“赏。”
李云珍更是不吝啬钱财,大把的撒钱。
周母高兴之极,立即去后院给周父上香了。
甚至周梦臣感受到自己家里的仆役看着周梦臣的目光都不一样了,似乎周梦臣一下子从地上的凡人,变成了天上的星宿。
对于很多人来说,周梦臣之前的地位,他们并不是太理解。
但是大明社会之中,进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们却是明白的。
张居正与殷正茂,也纷纷过来,说道:“恭喜,恭喜。”
周梦臣说道:“同喜,同喜,两位兄台之能,远在我之上。
定然能够高中。
对了,”
周梦臣问道:“本次取了多少名?”
张居正笑道:“三百零一名。
恭喜,周孙山。”
周梦臣听了,也哈哈大笑。
所谓: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孙山多指榜上最后一名。
估计周孙山,就是周梦臣的外号了。
不过片刻,就有人来报,道:“殷老爷高中二百九十名。”
殷正茂听了,先是一愣,顿时哈哈大笑,说道:“好,好,好。
从今之后,我看看,谁敢狗眼看人低。”
周梦臣也是恭喜一番。
在他内心之中,殷正茂更加重要了。
之前不过是闲落一子,而今不是闲子。
只是两个人都有名次了,张居正却一直没有听传报。
周梦臣有些担心,他不知道张居正是那一科中的,只是而今他都中了。
张居正的名次迟迟不出,难免有些担心。
他虽然这个名次是倒着念的。
但是难免担心。
而今整个北京城之中,鞭炮之声处处都是。
可以说,那一处中了进士,都会的放鞭炮来庆祝。
报出的名次越来越多,鞭炮之声,也就越来越响,张居正还能稳坐钓鱼台。
周梦臣有些坐不住了,吩咐道:“谁在哪里看榜?”
左右道:“游七。”
周梦臣说道:“令游七将已经中榜名单送过来一分,有几个人算几个人。”
一声吩咐下来,不过一会功夫,就在名单送过来了。
当然了,这也是周梦臣家在北京中心地域,可以说从皇城上面往下面看,就能看见院子里。
所以距离放榜的地方也不是太远了。
周梦臣拿来榜单,立即看了起来,看看有没有熟人。
一个个念到:“陆光祖,宋仪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