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先至昆明(1/2)
第十三章 先至昆明 云南方面布置下去之后,周梦臣又思考了西北将门的问题。
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毕竟西北将门虽然很多问题,一来忠诚,二来能打。
这样的军队可以说是国家柱石。
与辽东将门相比,西北将门几乎为大明战斗到最后一刻了。
当李自成北伐的时候,榆林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但依然死守。
尤家满门殉国,比起两朝忠臣祖大寿。
忠孝两全吴三桂。
不可同日而语。
西北是比较贫瘠的。
西北将门手头其实也不富裕,虽然也有剥削士卒的做法,但是总体上来说家风还算是朴素。
这种情况下,手段还是要更灵活一点。
既不让打击西北将门的积极性,也要让他们将那些臭毛病给改了。
周梦臣一时间找不到突破口,将先放一放。
等云南与辽东有了好消息再说。
殷正茂此人雷厉风行。
既然接了差事,就没有要拖延的意思。
他令人打他的仪仗,坐着官船缓缓南下,而他自己带着几个心腹,轻车简从。
快马加鞭,一路向云南而去。
即便如此,在路上也走了一个多月。
纵然殷正茂为人要强。
此刻也觉得一条命已然去了七八分。
这个时代长途跋涉之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人就不在了。
殷正茂在昆明一边修整,一边打探黔国公的风评。
收集黔国公的黑料。
只是黔国公的黑料根本不用收集。
只要带着耳朵在昆明大街上走一趟,就能听饱了。
这样的情况,殷正茂也很熟悉。
在十几年前,各地藩王就是如此嚣张。
经过了夏言一顿狠狠地收拾,才算是安分了许多,夏言虽然死了。
但是嘉靖对藩王的压制,却是保留下来。
徐阶在这一件事情,也秉承着夏言的想法,对藩王压制很深,凡是敢胡作非为的一律搞定。
而周梦臣自然不例外。
故而现在的藩王倒不是说不作恶。
而是很多动作变得隐秘起来了。
只是没有想到,黔国公不是藩王,所作所为与很多藩王没有什么两样了。
大抵是权力相差不大吧,不,黔国公在云南的势力,要比很多藩王要强太多考虑了。
别的不说,只说一点。
藩王可以有兵权吗?
自然不行的。
殷正茂对云南的文官体系倒是还放心。
毕竟,读圣贤书的人,即便内心之中不践行圣贤之道。
也都不是蠢货。
毕竟而今,徐阶,周梦臣两任首辅,大明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体上是恢复过来了。
谁敢 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做造反的事情。
这是要牵连九族的。
而且黔国公望之不似人君。
他们自然不会为这样的人卖命。
只是,云南卫所与各地土司就不一样了。
不客气地说,云南卫所军是沐家的私军,或许有一些过分,但这就是事实。
从沐英以来,沐家在云南一百多年的威望,父子相承。
在各地卫所与土司之中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沐朝弼如果真横下心来,是有造反的可能。
什么,你说沐朝弼不想一想沐家的传承。
一个能将自己哥哥上绝嗣的人,会在乎家族传承这东西吗?
更大的可能是,我死后那管他的洪水滔天。
这个成果,却是殷正茂不能接受的。
殷正茂思忖很长一段时间,忽然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沐朝弼的儿子。
就是黔国公世子沐昌祚。
这个世子好像比老子要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
不过,想来沐昌祚更想继承国公吧。
最少不能让黔国公爵位断送在他父亲手中。
殷正茂心中一定,暗道:“如果不从沐家内部找到突破口的话,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而在沐家内部,最有用的人,自然是沐昌祚。”
殷正茂说做就做。
很快,就用银子打通一条路,要见黔国公世子。
至于殷正茂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自然不是贪污而来的。
他有一个富豪儿子殷宗伊。
从来不断钱粮。
沐昌祚也很好奇,很多外来的商人到了云南,都会拜码头,找靠山,否则,他们的生意很难在云南境内做下去。
这样的事情,沐昌祚并不奇怪。
他奇怪的是,殷正茂给的钱太多了。
历史上的殷正茂生活奢侈,在搞钱上,简直是穷凶极恶,堪称要钱不要命。
但是而今的殷正茂,生活依旧奢侈,堪称大手大脚,但是对下面人砸钱到位。
反正有他大金主儿子撑着,他的花的钱仅仅是小钱而已。
故而,他砸给沐昌祚的钱,让这位黔国公世子,都差异非凡。
这并不奇怪,这其实就如同资本主义新生的时候,从是工业,贸易的新贵族,在财富上胜过在土地上经营的旧贵族也是一样的。
黔国公世镇云南,如果说,黔国公府没有钱,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黔国公府来钱的路数多,花钱的路数也不少。
再加上沐昌祚仅仅是世子,他手头的钱并不多。
比起殷正茂。
堪称穷酸。
这才被一下子砸倒了。
于是,在滇池旁一处临水的水榭之中。
殷正茂做一声商人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