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公天下(1/2)

第一百零二章 公天下 这一次,嘉靖接见周梦臣地方不是别的地方,而是紫禁城。

而且是紫禁城的平台。

平台召对,是明朝皇帝召见大臣咨询政事的仪式。

是非常隆重的礼遇。

最有名的,自然是崇祯皇帝在平台召对袁崇焕,提出了所谓的五年平辽。

而嘉靖多少年没有回紫禁城。

这一次,从西苑回宫,就已经惊动了很多人。

更不要说以这样的礼节召见周梦臣。

更是让很多人感到震撼。

嘉靖此刻并没有穿平日所穿的道袍,却是一身朱红团龙便服。

周围侍立着很多大汉将军,威武庄严。

只是如果按规矩,百官也在当在左右侍立。

但是而今除却嘉靖之外,空无一人。

周梦臣行礼之后。

嘉靖淡淡说道:“周卿,当日的话,你可以继续说了。”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以为重塑内阁,以治天下。

内阁必然权重。

与权衡内阁,必以公天下之道。”

嘉靖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周梦臣说道:“正是,陛下,大明二百年之天下。

虽有动荡,无负于民。

民心在斯。

内阁权重,如谋于密室之中,天下莫知其阴。

臣以为内阁之政,不在于任谁,而在于正大光明。

令宵小之辈,不敢轻举妄动。

也可令无私心之人,大胆作为。

以此为据。

臣以为内阁决策,当形成文件。

每发一令,当在《官报》是昭示天下。

每年内阁当发一份报告,令天下知道朝廷情况。

内阁首辅权重,当限制年限。

内阁首辅可任两任,每任五年。

而内阁阁员如果不任首辅,可以三任,如果已经有两任阁员,只能任一任首辅。

如此一来,权臣不可坐大。

而内阁首辅上任之前,必须向陛下申明自己的政策。

并在今后几年实行。

如果内阁首辅没有大过错,或者虚言欺君之外。

当尽可能不动。

同时内阁首辅在提出自己的政策的时候,也当接受各方在报纸上的质询。

在内阁内部之中,臣以为内阁当设多员,七员最高。

首辅总览全局。

而六位辅臣分管各部。

各部以及相关衙门都隶属于内阁之下。”

“令为了限制内阁大权,都察院与三法司当独立出来,不受内阁限制。

直接向陛下负责。

天下之政,皆出内阁。

而天下司法皆出都察院。”

“军队大权出于枢密院。

又陛下亲掌之。”

“如此,天下大政,征伐变法,陛下只需召见群臣与元老重臣议之。

成则,付之内阁。

内阁行事有都察院监督。

双方不睦,则陛下处之。”

“陛下只需听之公议。

惠而不费,而天下之权归之。”

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归纳。

其实秉承公天下的原则。

其中很多政务流程的设计都有问题,看上去周梦臣仅仅是改动了内阁。

将内阁内部一些章程,还有与内阁与六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

毕竟而今内阁能够压制六部,但从来没有具体的章程确定。

但实际上,整个大明体系,都在推倒重来了。

大明朝廷其实也是有一些统计的,但实际上并不多。

比如万历年间的《万历会计录》。

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

但是这些资料虽然不能说束之高阁,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

嘉靖问道:“如此一来,朝廷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周梦臣说道:“陛下,而今大明朝廷之中,就有多少秘密可言吗?

臣以为既然堵不住,不如放开。

当然了,臣以为一些机密事务不当公布,即便公布的也不过是大节而已。”

“臣以为当详细规定保密之事。

当保密之事,有人外泄,以泄禁中语论之。

其余能公开的,还不如朝廷自己公开。”

说实话,周梦臣对大明朝廷能不能保密,已经很绝望了。

实在是太难了一点。

很多事情,最多保密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定然传播得沸沸扬扬的。

而且添油加醋之后,有些事情,如果周梦臣不是当事人,估计也被误导了。

他想来想去,不如政务公开。

反正也保密不了。

而且周梦臣也想以此将大明更加开明。

而今周梦臣的改革,仅仅从大小事务一断于皇帝,变成了,庶务在内阁,大政在皇帝。

皇帝裁决大政,并安排内阁人选。

而具体如何实施,就是内阁的权力范围之内。

内阁办不好。

皇帝可以处罚。

但是皇帝随便插手内阁事务,却是越界了。

皇帝之权,虽然有些缩小。

但依然掌握着大明最高权力。

毕竟周梦臣也要考虑嘉靖的接受程度,其实嘉靖后期殆政的时候,他所掌握的也就是这两点。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