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送徐阶(1/2)
第九十四章 送徐阶 嘉靖与徐阶之间折腾了三个月有余。
嘉靖多次下诏书挽留,又给了徐阶不知道多少封赏。
给徐阶很多加官,食数俸的待遇。
封妻荫子。
封徐阶的儿子为尚宝寺卿。
这是大明荫官之最了。
至于严世蕃最后成为工部侍郎,其实不怎么符合朝廷规矩的。
可以说,嘉靖可以给的恩宠,都给了徐阶。
但是徐阶依然不为所动,不管嘉靖对徐阶乞骸骨折,留中不发。
徐阶依旧按部就班的上疏请辞。
据说,黄锦秘密拜访过徐阶。
至于说了什么徐阶,依然不为所动。
甚至徐阶正式致仕之前,嘉靖还召见了徐阶。
周梦臣没有打听出他们说了什么。
但是听周围的人说,嘉靖当日声音很大,都传到了宜春宫外了。
要知道嘉靖从来不是大喊大叫的人。
只有实在忍不住了,才有这种表现。
总之,三个月的时间,嘉靖始终拿徐阶没有办法。
总不能因为人家想辞职,就杀人吧?
天下间没有这个道理。
不过,在嘉靖软硬兼施之下,徐阶能把持住,不动摇,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当嘉靖终于批准了徐阶致仕。
徐阶几乎立即就离京了。
不过,这一次徐阶也打了招呼,不许人来送。
于是在火车站,来送徐阶的人并没有多少人。
也就徐阶一些弟子,还有周梦臣等数人而已。
这让徐阶有些失落。
他做首辅的时候,即便千叮嘱万嘱咐,让下面人不要客气,但是下面人都会客气无比的。
决计将徐阶的叮嘱当成耳旁风。
而今,他不是首辅了。
说了一句,就这么管用。
不让来,就真不来了。
虽然这符合徐阶的心意,他既然离开了政坛,就尽量低调。
最后躲在尘埃之中,才不会着当权者嫉恨。
毕竟他也是从当权者过来的。
自然知道当权者是怎么想的。
只是,真有今日这个局面。
徐阶的内心之中,就好像被掏空一般,空荡荡的。
徐阶心中知道自己的心态需要调整。
但也知道,恐怕这种心态,一两年之间是调整不过来的。
徐阶虽然不是首辅了,但是此刻该有的待遇还是有的。
他不用与普通人一般去挤火车,而是在火车后面加了一节车厢。
这已经是大明达官贵人的出行方式了。
坐火车到通州,在通州上船,通过大运河南下。
虽然周梦臣已经做出了废弃大运河的水利政策。
但是整个治水工程,十年乃至于二十年能修完就好了。
所以,而今对运河还没有什么影响。
将来或许有大量达官贵人从天津出海。
不过这都需要时间,毕竟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
徐阶在站台之上,目光看着北-京城的方向,说道:“李春芳没有来吗?”
张居正说道:“老师,杨兄说内阁离不了人。”
徐阶叹息一声,说道:“是啊,内阁离不了人的。”
徐阶一退,内阁又要添人了。
只有两个人是根本不够用的。
而周梦臣也在这里,李春芳自然不能离开的。
但实际上,这都是借口。
这个时代政务处理的节奏没有那么快。
从皇宫出城到北-京城东的火车站,其实也没有多远,来回最多几个时辰而已,内阁空闲几个时辰,是死不了人的。
实际上,李春芳在怨徐阶。
在徐阶与嘉靖斗法这三个月内,李春芳一心一意在内阁,想要掌控内阁所有事务。
但实际上,李春芳想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一方面,李春芳经历太少,经验太少,很多事情不能一眼看出重点来。
他处理事务的速度,就比不上徐阶。
徐阶能独揽内阁事务,李春芳不能。
另外一方面,徐阶党羽遍布天下,他在内阁之中与严嵩斗了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斗的,可以说,徐阶在大明大多数地方,都有人。
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件事情,只要徐阶有心,总是能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当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决计不可能被下面人给骗了。
但是李春芳就不行。
听从徐阶的人,会听从李春芳吗?
未必。
李春芳甚至将这种现象觉得是徐阶不肯将自己的关系网全部传给李春芳。
其实,人脉人脉,有人才有人脉。
有些是可以传承的,有些是不可能的传承。
徐阶心中虽然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
徐阶说道:“叔大,我没有什么叮嘱的。
用心做事吧。”
张居正说道:“弟子恭送老师,老师回到松江之后,有什么事情尽可来信,弟子能办的,一定给老师办了。”
徐阶说道:“好孩子。
无须如此 我老头子无官一身轻。
没有人盯着老头子我不放的。”
随即徐阶将目光看向了周梦臣。
他看得眼睛有些复杂。
周梦臣也有一些尴尬,说道:“徐公,不是我不尽力,实在是海瑞这个人。
我也不好管。
就是一颗又硬又臭的石头,我见了之后,定然好好的责骂他。”
徐阶说道:“不用了,我也没有想到,官场上尽然还有此等人。
有海瑞做父母官,是松江百姓的大幸。
也正好让徐蟠去台湾。”
周梦臣当初说了,只有徐蟠能过了海瑞那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