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徐张周高(2/2)

而绍兴酒更是天下名酒。

周梦臣说道:“时势不一样了,如果这一件事情放在朝廷上说,自然是我败多胜少,但是在报纸上说,却是我胜多而败少。”

高拱有些奇怪,说道:“这是何道理?”

周梦臣说道:“高兄。

你有没有考察过 京师报社之中,真正主笔的人是那些?”

高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没有考察过,但是想来,应该都是落第之人。”

周梦臣感叹道;“不愧是高兄。

正是如此。

不仅仅报纸如此,放眼天下,读书人从来是登科的少,落第的多。

对于翰林院的人来说,科举给了一生荣华。

而这对于那些落第的士子i,科举耗尽了他们一辈子的膏血。

岂能没有怨言?

岂能没有迁怒?”

“故而我在报纸上发声,自然有人支持。

但是在朝廷上说这一件事情,却不是我能控制结果的。”

“而滔滔民意,朝廷还是要顾惜一二的。”

这是明朝,不是清朝。

正因为是明朝,即便是皇帝对民意也是要存在几分尊重的。

否则,万历也不会气得几十年不上朝,苏州也不会公然打死太监了。

明朝的气氛是相当宽容开放的,而在嘉靖朝这种风气已经有了,到了万历一朝更是开放之极。

而今周梦臣将报纸从民间的,地下,规模很小的。

甚至不定时发刊形式,变成了正规的,官方的,有大量官员在报纸上发表意见。

报纸这东西,一下子从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

无形之中有些门槛了。

之前大明士林传名声,都是要有诗会文会,乃至于让名家前辈评价夸赞提携。

而今却不一样了。

只有能在报纸上写出一片被人认可的好文章,数日之内,就会传为才子。

声名大噪,一两个月内,就城传遍大江南北。

连士林活动的规矩都不一样了。

更不要说周梦臣特地将报纸引入政治领域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