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徐州(2/2)

下官觉得,应该在这些河道之中,挑选一条状况最好的河道,最为新河道。

因水性而为之,事半功倍。”

潘季驯说道:“朱大人此言差矣。

今日之旧河道,也是昔日之新河道。

而今这十二条河道,最好的当是贾鲁旧道,这也是当今河道。

黄河水泥沙众多,不出数年,新河道也如旧河道一般。

到时候怎么办?

难道再挖一条新河道。

这如何是一个了局。

下官以为,当修缮旧道。

束水攻沙。

如此则为不破之局面。”

朱衡说道:“此言差矣,束水攻沙,能攻几分?

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恐怕从此,河床日日抬高,将来水行于天上,焉有不决之理。”

潘季驯说道:“决与徙,是两个概念,决而不徙。

祸不深。

不过数县之害,而河一动,动则数府,震动天下。

既然不能尽善尽美,当有所取舍。”

朱衡冷笑说道:“想当然耳!”

周梦臣说道:“两位消消气。

好生说话。”

周梦臣这样一说,两人反而不说话了。

周梦臣也无奈。

周梦臣本以为将治水的精兵强将弄到一起,就能齐心协力,将事情给办好了。

但是事与愿违。

周梦臣通过高拱,在整个大明官场之中寻找有治水名声的官员。

结果,这群人到了一起,头脑风暴之后,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见。

甚至水火之不容。

其中之一,就是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然后就是朱衡的方案,朱衡的方案就比较保守了,顺水性而为之。

导河入海。

与大禹治水的原理一样。

周梦臣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他本来以为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是好办法。

但是,朱衡的反对也对。

束水攻沙不可能将所有泥沙都排到大海之中的。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至于为什么,也就是一个数学题了。

假设黄河水含沙量是八成,水流速度越快,泥沙沉降速度就越慢,假设黄河中下游千里之远。

要将黄河水中的沙子,完全冲到大海之中,水流速度要多高?

周梦臣没有去算,但想来一定很高很高,得出一个现实永远达不到的数值。

这就毫无意义可言。

也就是说,不过怎么束水攻沙。

河道的沉降是一定,河底的升高是一定的。

这就是朱衡说,固定一个河道束水攻沙。

时间长了,岂不将河堤修到了天上去。

而潘季驯的解决办法,就是治河道迁徙,而不治河道决口。

束水攻沙,不仅仅是束水,也就是收窄河道,让水流加速这一点,还有外面的遥堤作为配套方案,当黄河水量太大的时候,水流就会冲出漫过堤坝,在遥堤之间漫流,河流的流速,会呈现中间快且下切,而两侧速度慢而泥沙沉降,如此一来,就要自动将泥沙堆积在遥堤上。

这就是不用人力而自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