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儿女家事(1/2)

第三十九章 儿女家事 看来在周梦臣离开大同这一段时间,大同的纺织业依旧在进步之中。

虽然羊毛不合适,但并不能阻挡大明百姓的聪明才智。

各种样式的毛料,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奇葩,与失败的路线,同时也有成功的。

从而造出了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的。

在这个历史位面上专用的布料。

而周梦臣在大同的特殊地位,让周梦臣即便不在京师,每年过年前后,都有大同父老上京给周梦臣送礼。

李云珍都妥当处理了。

仅仅是收一些礼仪上的东西。

当然了,有好东西,周府也是第一个用的。

顺便将风潮传到京师其他世家大族。

如果在其他时间,周梦臣定然好好研究一下,大同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如何。

但是而今周梦臣仅仅是看了一眼,就将注意力放李云珍身上了。

他抱着李云珍说道:“对不住了。

家里的事情,还请你担待起来。

还有大同媳妇的事情,其实是受到了朝廷上的牵连。

你要好好待她。

如果你不喜欢,就送到台湾,让他们小两口过日子。”

李云珍叹息一声,说道:“你想什么啊?

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

我见她的时间,都比见你还多。

我怎么不待见她。

只是大同的婚事闹出这个样子,让大同今后怎么办啊?”

“太不体面了。”

周梦臣岂能听不出来。

其实李云珍还是对儿媳有意见。

甚至在李云珍看来,与其闹成这个样子,还不如两边断了这门亲事。

说到底,李云珍也是人,也是女人,也是妈妈。

退了这门亲事,对周家来说,损失比较少的。

毕竟,周梦臣权势如此。

还缺一个儿媳?

而丰国公李家就不一样了。

这年头,风气对女人比较苛责。

李家的女儿不管是因为什么,退亲之后,都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而且所谓之夺妻之恨,娶了丰国公家的女儿,说不定会令周大公子嫉恨。

如此一来,丰国公女儿选择面就更小了。

毕竟,顶得住周家压力的人家,他们不会想娶一个退了婚的女人。

而攀附李家的,又未必能顶得住周家压力。

这也是李儒为什么这么样做的原因之一。

李儒到底还是觉得,他对周家知根知底。

女儿也熟悉。

周大同这混小子,也从小就媳妇媳妇的叫着。

也算是两情相悦,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在李云珍这里就不这样想了。

在李云珍看来,周大同将来一定要做官的。

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政争之中,但也知道,真正动起手来,三辈子的黑料都能给几翻出来。

周大同的婚事就成为了污点之一。

未来某个时候说不定会影响到周大同的仕途。

李云珍固然对丰国公家的女儿感觉不错,但是对儿子前途大事上,却未必想要这个儿媳。

特别是双方要脑翻的局面之下,如果周大同的叔叔伯伯们都与丰国公不睦。

周大同偏偏有一个丰国公家的妻子,周大同能借上力吗?

这虽然有些远,都想到周梦臣挂掉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父母对子女就是这样的。

唯恐想得不够用,做得不够多。

李云珍自然希望周梦臣长命百岁。

但是李云珍作为医生。

太明白人的脆弱,也见过不知道多少死人。

自然明白,什么叫做天有不测风云。

父母总就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

周梦臣在,周大同怎么折腾都行。

周梦臣不在了。

周大同也只能指望周梦臣旧部们了。

周梦臣自然没有想到李云珍想得这么深远。

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周梦臣到底是比李云珍心大。

而且周梦臣从来认同男儿当自强。

周大同如果没有本事,自己余荫又能维持多久,如果有本事,周梦臣的旧部们,会在乎周大同的妻子是谁?

政坛上只有利益,很多事情没有李云珍想象的那么严重。

但是周梦臣听了李云珍的话,心中依然下了决定。

决定让人将丰国公的女儿送到台湾去。

毕竟李云珍对儿媳有了成见。

如果周大同在京师,周梦臣就不管了。

周大同如果连一个婆媳关系都处理不好,他一辈子就等着啃老吧。

周梦臣还是有一点老能让他啃的。

毕竟当官,就是要处理各种关系。

所谓的政争,其实都是人的竞争。

人与人关系的争夺。

相比朝廷上各种利益纠缠。

婆媳关系已经够简单。

这仅仅是一对关系,矛盾点也很明确。

而不是朝廷上复数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

不过,儿子既然不在。

周梦臣作为一家之主,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只是这一件事情,不能这个时候说。

李云珍说道:“对了,三娘怎么办?

她是留在京师养胎,还是跟着你走?”

周梦臣说道:“留在京师吧。”

周梦臣在江南,在大同,即便是在打仗,都有把握保证自己的安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