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河道的主要问题(1/2)

第三十五章 河道的主要问题 “沙。”

周梦臣说道:“是黄河的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

在与王廷谈了几次之后,周梦臣对黄河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他指着这几个量筒,说道:“这是在北-京附近,找到的浊流,沉淀之后,最多含沙两三层而已。

但是王廷说。

黄河水,夏季六成沙,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八成沙。”

“八成沙?”

徐渭吃惊的说道:“这哪里是河?

分明是流沙。”

周梦臣说道:“这样说也没有错。

黄河的问题就是沙的问题,如何黄河之中含沙量没有这么多,黄河也不会这么棘手了。

正因为黄河含沙量这么多,哪怕我们耗费无数白银,给黄河硬生生挖一条最好的河道,不出数年,该决口还是要决口。”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不可能让黄河无沙的。”

黄河含沙量的问题,其实是上游水土流失的问题。

这个问题太大了。

即便是现代,也无法让黄河的含沙量彻底降下来。

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解决不了黄河含沙量的问题,就只能解决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

不解决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的河道,不出几年。

就会成为地上悬河,到了那个时候决口是迟早的问题。

但是怎么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

徐渭说道:“我查一些古书,看到有一些扒沙的器具。

而今河上还在用。

大人精通机械,能不能加以改进?”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这种特种作业的船只。

看起来很奇怪,就是一艘船上面挂着一个大铁爪。

在河上放下铁爪。

船只拉着铁爪,缓缓的拖动,如此一来就将下面沉积的沙子给扬起起来了。

让河水冲向下游。

只是效率太慢。

而且动力也大有不足。

周梦臣说道:“让下面试试吧。

先写信给各地打个招呼,等到了徐州,就挂出悬赏。

如果能搞出蒸汽扬沙船,使用合格的话,就万两赏银吧。”

周梦臣对此很高兴。

徐渭跟在周梦臣时间长了,两人之间很多观点都互相影响。

这种事情本来是周梦臣第一个提出改良工具。

而徐渭却将这一件事情提出来了。

这说明的大明很多人已经接受用科学改良工具,来解决问题。

“还要看看能不能搞出挖沙船。”

徐渭说道:“如果能年年清理河底是不是就不会淤积太多的泥沙了。”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根本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标都不治,黄河从北邙山出来,何止千里之地。

要多少船只,多少时间才能将河道清理一遍?

而黄河每年又要携带多少泥沙?”

周梦臣不用算。

就知道杯水车薪。

“治沙还是要靠水力为之。”

周梦臣说道。

他想到的自然是束水攻沙。

只是,而今细细想想,周梦臣觉得束水攻沙虽然妙,但是依然解决不了黄河泥沙沉积的问题,因为黄河泥沙量太大了。

束水攻沙之法,又能攻掉多少泥沙?

这两个量,谁大谁小?

周梦臣手中没有数据,但是单单凭借直觉,周梦臣就觉得,黄河携带泥沙量是远远大于,束水攻沙带走的泥沙量的,所以黄河已经有泥沙淤积。

而束水攻沙之法,不过是一个治标之法?

甚至治标到什么程度,周梦臣也不知道。

他心中暗道:“到了徐州,一定要好好实验一下。

看看束水攻沙到底能实际效果如何?”

周梦臣说道:“治沙不是一日之功,暂且放放。

而今说说徐州的局面,到底该分,还是该合?”

分合之说,又是治河黄河理论上的分歧点,主张分水的,自然是徐有贞,他的成功让后世有很多粉丝。

只是周梦臣也看出来了,黄河分水的影响太大了。

毕竟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了。

分分秒秒堵塞河道。

嘉靖之前分六条河,分洪,而今看看。

全部堵塞成为了平地。

而合为一股,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毕竟河水汹汹,一旦遇见了洪水,分分秒秒给你决堤。

影响力之大。

甚至能直接冲开一条河道入海。

对百姓的伤害也就更大了。

而束水攻沙这个方案,是正对着徐有贞分水杀洪的方法来的。

完全是走到对方的反面了。

徐渭摇摇头,说道:“大人,说句实话,我们这都门外汉,这一段时间都一直帮大人在故纸堆之中找一些线索而已,虽然读了一些书,但依旧是门外汉,这里面的道道,实在说不清楚啊。”

“大人自己觉得该怎么办 就怎么办吧。”

周梦臣一愣,说道:“你倒是提醒我了。

做大事首在得人。

徐兄,你去一趟吏部,让高拱给我开一个名单,就是百官之中在治水上声望的人,我一个看看。

对了。

你记得将潘季驯调到河道衙门。”

潘季驯这个人,周梦臣还是有印象的。

虽然在他看来,而今的潘季驯虽为没有达到他后世的高峰期,但已经是一个水利专家了。

用起来不亏。

徐渭说道:“没有问题。

不过,有几件事情,我也要向大人汇报一下,就是关于在徐州附近建立一个大水泥作坊的想法。

黄河大工动辄千万,而水泥要多少就能用多少,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修建一个水泥作坊,来减轻成本。

这一件该怎么处理,还请大人指示。”

周梦臣看着徐渭心中明白了几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