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1/2)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 比起高拱的想法,太子就没有太多的想法。

他说道:“对,周夫人乃是有功之臣,是要延请。”

随即就亲自写了请帖,让人送到周家。

这对周梦臣来说,简直是说曹操曹操到。

周梦臣在宫中赴宴也不是一次两次的。

只是这一次却是去东宫。

有些新奇。

周梦臣与李云珍自然是盛装打扮来到东宫之中。

只是一进东宫,周梦臣与李云珍就分开了。

李云珍跟着宫女去后宫了。

虽然说太子妃的身孕是太医诊治出来的。

不可能出错。

毕竟太医出错,是要掉脑袋的。

但是妇科方面,李云珍才是行家里手,太子妃自然想让李云珍再确定一次,才放心。

周梦臣的身份自然不能进后宫的。

太子这边也等着周梦臣。

太子坐在主位,而周梦臣坐在一侧,他对面自然是高拱。

几人寒暄了几句,周梦臣恭贺了太子妃有身孕,说了几句早生贵子的吉祥话,就今日正题之中了。

高拱说道:“周兄,在陛下面前谏言整顿武学?

是怎么一个整顿法?

能说说吗?”

周梦臣说道:“自然可以。”

他虽然有些不明就里。

但是也知道这些东西,在太子面前都谈不上机密。

周梦臣洋洋洒洒的说了好些东西。

将他对武学的期许,说得很清楚。

甚至也有意无意的说了一些他原本的军制改革的想法。

太子或许没有听出来。

但是高拱听出来了。

高拱心道:“如此一来,天下文臣出科举,天下武将出武学,这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文官之所以成为大明最权力最大的一群人,是因为他们由同年,同学,同乡为核心,编制了一张大网。

天下大部分文官都在这个圈子里面的。

所以文官看似,南辕北辙,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在严嵩早期,就有人借助这些关系,在徐阶与严嵩之间中立。

双方都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后来,严嵩做的太过分了,中立派才消失了。

而周梦臣与徐阶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周梦臣与张居正是同年加同乡,本来就应该是铁杆盟友。

而张居正又是徐阶的核心,双方虽然争的很厉害,但是从某程度上,是一体的。

而武将内部联系就松散多了。

他们只是山头与山头之间横向联系就很少了。

而武学一出 如果真能如周梦臣所言,天下军官都要出自这个学校,那么这个学校内部关系网,就是未来大明军队内部的关系网了。

很可能形成与文官一般的破而不乱的大网。

这很有可能让武勋集团重新崛起。

但是高拱也是比较了解大明现状的。

大明现状不是武勋集团太厉害了,而是太无能了。

文武之道,一阴一阳,不可偏废最少高拱 没有想过偏废。

而且这对太子的权力巩固,有极大的好处。

何乐而不为?

高拱内心之中,已经决定让太子参与武学的建立,并在武学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确保将来大部分将领都是太子门下。

高拱说道:“多谢周大人指点。”

周梦臣说道:“不敢当,这都是我应当的。”

周梦臣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也需要高大人指点迷津。”

高拱说道:“请讲。”

周梦臣说道:“高大人可曾听过河道案?”

高拱说道:“自然听过,内阁已经下命令,河道上下除名不少。

我正要费心挑选官员。

黄河而今的烂摊子,非能吏不能收拾局面。”

周梦臣说道:“那河道总督是谁?

吏部有计较吗?”

高拱说道:“周大人说笑了,这样的人选,不是我吏部负责的。”

高拱说话之间,语速越来越慢,看着周梦臣的眼神有些异样。

周梦臣见状,无声的点点头。

高拱刚刚说的时候,就有些不明白。

因为吏部的权力在哪里,这几乎是常识一般的东西,高拱不觉得周梦臣会不知道。

而是周梦臣为什么这么问?

见周梦臣点头,印证了高拱的想法,那就是徐阶有意让周梦臣出任河道总督。

高拱心中暗道:“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高拱在朝中仗着太子的势力,能在有些事情上与徐阶唱反调。

但也仅仅如此了。

在吏部之外事情上,高拱根本没有说话 的余地。

高拱也看得出来?

不,应该是大部分高级官员都看得出来,嘉靖是想培养出一个制衡徐阶的人。

只是徐阶手段太厉害了,似乎悄无声息之间,将拿下两位阁老。

还说要按例增补。

按例增补,就是让李春芳入阁。

嘉靖怎么能答应。

这一件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嘉靖其实能强行将一个人抬入内阁之中。

只是这样是有损陛下的威望的。

特别是如果陛下特殊简拔的人,被徐阶三下五除二给弄下来了。

更伤嘉靖的面子。

嘉靖没有一个好用人选。

从徐阶嘉靖二年这一届,到高拱嘉靖二十年这一届进士,似乎都没有一个让嘉靖满意的人选,至于嘉靖二十年之后,又有一些资历浅薄,怕不是徐阶的对手。

高拱觉得自己有了周梦臣的支持,与这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高拱与周梦臣几话之间,交换了很多信息,只有太子并不知道。

他只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前面两人说了些什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