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林润到来(1/2)
第一百三十五章 林润到来 今后数日,南京兵变尘埃落定。
周梦臣也等到了北-京的来人。
不是别人。
而是新任的巡盐御史林润。
林润与邹应龙乃是徐阶安排在言官体系之中的两员大将。
本来他们是作为对严嵩的主攻手,在原本徐阶的计划之中,在周梦臣与严嵩冲一波,消耗严嵩的政治威信。
然后言官一涌而上,将严嵩给撕下来。
这两位更是被徐阶看重的门生。
周梦臣一听林润的官衔,心中就冷笑一声。
周梦臣本来以为徐阶盐政的事情,全权托付给自己。
万万没有想到,这事情还没有开始,桃子就已经准备好摘。
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一股怒意,很想将这一件事情放任不管,由林润来办。
不过,他随即一想,就林润自己来说,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或许这一件事情,可以反过来想,本来这一块蛋糕,徐阶可以自己吃下去。
而今却分了一杯羹给周梦臣,虽然依旧是打工人。
但好歹是能分润一些政治利益的。
而且,周梦臣也品味出徐阶的某种斗而不破的意味。
双方彻底划清界限是一回事,在某些事情上毫不妥协也是一回事。
但并不意味着,双方一定要拼一个你死我活。
周梦臣想了想了,还是要看看徐阶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派人传召林润。
林润在周梦臣面前毕恭毕敬。
不敢有丝毫放肆。
其实林润与周梦臣年纪相仿。
但是周梦臣已经是朝中有数的大佬,而林润才刚刚进入仕途三年。
三年的时间。
爬到了位卑权重的巡盐御史任上,也算是进步神速,但到底也无法与周梦臣相比。
林润行礼过后,说道:“这里有恩师手书一封,请大人过目。”
周梦臣拿过来裁开一看,徐阶在字里行间,还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明明是摘桃子的想法,但是在徐阶的笔下,却不是那回事。
不过,与周梦臣所预想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周梦臣看完书信,将书信对折,放在桌子上,手指轻轻敲击两下。
说道:“这里面的内容。
首辅交代过没有?”
林润说道:“已经交代过了。”
周梦臣说道:“你对盐政有什么想法?”
林润说道:“从户部查过。
在弘治年间,盐税供应朝廷与边关,年二百万两,多得时候甚至到二百三十万两之多,乃朝廷支柱之一。
而今仅仅有百万两上下。
本朝比弘治之时,人口增多倍余,而盐税不多而少。
其中定然有猫腻,严党于其中必有蹊跷。
而今正是扫清妖氛,还天下朗朗乾坤的时候。”
说实话,弘治中兴,其实也就是那回事。
弘治帝仅仅是维持局面而已。
否则也不会在晚年面对达延汗的崛起,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即便如此,弘治年间的很多数字,也是吊打后面各朝的。
周梦臣很有兴趣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让盐政尽复旧观就可以了?”
林润迟疑了一会儿。
说道:“时过境迁。
当以而今局面为定论,如果能尽复旧观,那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不能,也不能削足适履。
当另选出路。”
周梦臣听了这一句话,心中忽然对林润有兴趣了。
有时间,周梦臣不能不感谢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大部分杰出的士大夫,都在想着改革。
比较有名的,自然是后来曾经当上首辅的,高拱与张居正。
而这两个人不是凭空出现的。
而是身后有一大批这样想法的人。
正是有这种改革变法的思潮。
周梦臣在某些时候都已经被视为改革的领袖人物。
做大事,首在得人。
有些时候也不应该当有门户之见,虽然门户之见,党争之势,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但宰相肚里能乘船。
什么林润是徐阶的爱将,胡宗宪还是严嵩的爱将?
耿定向,虽然是湖广人,同样是徐阶的学生。
有时候,要善于挖墙脚。
特别是在林润在某种地方也表现出改革的倾向了。
如果盐政这一件事情,做下来。
林润何尝不是周梦臣的旧部。
周梦臣忽然对林润热情起来了,说道:“你觉得盐政当从何处下手?”
林润说道:“下官已经当急奔扬州,逮捕鄢懋卿,清查账册。
然后将严党余孽一网打尽。
然后调查盐场,清理盐商,重定开中法。”
周梦臣说道:“若雨,有些事情你还是不懂。
你的办法已经错过时机了。
在严嵩刚刚倒台的时候,以雷霆手段,清查鄢懋卿。
还是有用的。
但是而今----,鄢懋卿不是傻子。
此刻他定然能做都做了。
他定然是死罪,但是藏在他身后的人却未必了。
估计你抓不住什么证据。”
林润的字若雨。
林润说道:“还请周大人指点迷津。”
周梦臣说道:“作诗,功夫在诗外。
作事,功夫在事外。
你且一边就坐。
陪我见一个人。”
林润不明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