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问对(1/2)
第九十五章 问对 周梦臣早就知道,嘉靖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的。
朝廷最大问题就是缺钱,嘉靖花钱更是大手大脚的,宫廷开支仅仅在军费之下,乃是朝野第二大开支。
嘉靖最大的问题自然也是缺钱。
钱从来是嘉靖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大明百姓。
所以这个问题,也是周梦臣必然要回答的问题,毕竟周梦城当今说要开海的时候,可是立了军令状。
周梦臣将海关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
最后总结道:“陛下,而今海关或许还不能一年一千万两的赋税,但是明后两年之间,当沿海都开海之后,定然能突破一千万两。”
嘉靖说道:“好。
朕没有信错人。
来人,抬上来。”
片刻之后,有几个太监,将好几个箱子都抬了上来。
嘉靖对周梦臣说道:“打开看看。”
周梦臣上前一一查看,打开之后,全部都是奏折。
周梦臣抽出几册扫了两言,就明白了。
这都是攻击周梦臣的奏折。
说周梦臣什么的都有,里通倭寇,违反祖制,离经叛道。
杀人灭口,妖言惑众。
等等。
凡是大明律上能找到的罪名,几乎都在看见。
周梦臣固然知道,如果自己做的不能让嘉靖满意,或者这些东西,就是处置他周梦臣的罪名。
但是内心之中,依然有几分感动。
毕竟,对周梦臣来说,一个能放手施为的空间,实在太重要了。
周梦臣立即行礼说道:“臣谢陛下隆恩,臣---,臣无以为报,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嘉靖说道:“起来说话,你我君臣又何必说这些客套话。
不过,有些事情,朕确实有一点不明白,还请周卿,给朕说说。”
周梦臣说道:“陛下请问,臣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嘉靖说道:“沿海卫所不堪用,卿改为营,朕可以理解。
但水师的开支,与海外的开支,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朕看过账目,维持这些每年最少要一两百万两之多,放在九边也能维持一个军镇了。”
嘉靖眼里似乎没有别的了,只有一个钱。
这或许就是嘉靖殆政时间长了的后果。
掌控一个国家,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
自然是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说容易,不过是人与钱。
人是人事安排,钱就是财源。
人事上,嘉靖已经牢牢控制住了高级官员的人选,不,应该说是冻结了。
维持一个对他有利的局面。
钱的方面,一方面是却缺钱,朝廷也缺钱。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掌控钱财流向。
最少是明面上的流向。
周梦臣只能一一向嘉靖解释,说道:“大人,危险来自海上,财富也来自海上,海关之所以能征收上赋税,是因为海贸赚钱,大明的货物到极西之地,有百倍之利,到天竺,也有十倍之利,到南洋也有五倍之利,正因为如此,臣才能保证海关赋税能超过千万。
如果朝廷不能控制海上,这个赋税是完全征收不出来。
一是海贼纵横,商路断绝,二是,海商也很狡诈,如果朝廷不能控制海上,他们何不如之前一般走私。
何必要缴纳赋税,东南沿海,不知道有多少私港。
从陆上巡查,千山万水。
很多地方都是难以找到的。
但是从海上来看,却如夜里的篝火,一眼就能看出来。
故而,控制海洋才能控制财富。”
“至于北洋巡抚与南洋巡抚。
臣之前也上奏过。
不知道陛下可曾看过?”
嘉靖说道:“你且仔细说来。”
周梦臣听了,心中咯噔一下。
他从这一点看得出来,在京师他已经处于被动之中了。
无他,刚刚嘉靖一口气说出了维系大明海上优势需要多少钱,而今没有看过,周梦臣上奏的关于见了两洋巡抚的奏疏。
周梦臣虽然有先斩后奏之权,但是在海外建立行政机构,这决计不在专擅之权之中。
他自然是上奏过的。
看来,嘉靖之前根本没有看。
只是做了两点,凡是周梦臣上奏都准,凡是攻击周梦臣的暂且封存。
就是刚刚拿给周梦臣看的。
周梦臣并没有辜负嘉靖的信任,有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将江南的局面硬生生地挽回过来了。
还另有建树。
嘉靖这才将这两点维持在最后。
而今看来,已经有人在暗中诋毁他了。
这种手法,周梦臣很熟悉,不过是众口铄金,滴水穿石而已。
离间皇帝一个比较宠信的臣子,不要一上来就说,对方如何如何,一来未必有效果,二来也容易被皇帝察觉到。
那该怎么办啊?
自然是从小事说起,不经意之间,营造某某不对的氛围,一点点地给皇帝增加这样的感觉,时间长了,自然奏效。
周梦臣刚刚发觉,他就处于这种一点点积累小事的时候。
而今看来,周梦臣不动手,别人就要动手整他了。
周梦臣不去细想,这个人是严嵩还是徐阶,或者说两人合作。
他再次深刻明白一件事情,他必须要回京。
不回京,有则巨大的安全隐患。
周梦臣脸色不变,内心之中的翻腾,一点也没有体现在脸上,他将两洋巡抚的原由,细细地说给嘉靖听。
说道:“而今日本国内局势动荡。
日本国王足利家失权,已经无力约束下面大名,以至于无数残兵败将,在日本待不下去,劫掠东南,这一件事情不从根本上解决,恐怕臣一离开东南,东南还有闹倭寇。”
“再加上日本多金银。
臣算过,北洋巡抚在日本经营,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向朝廷缴纳一些赋税。”
嘉靖有一点不敢相信,在外驻扎数万大军的情况下,日本弹丸小国,还能向朝廷缴纳赋税?
周梦臣只能将日本的金银矿,硝石,人口与购买力什么地说了一遍。
嘉靖心中顿时冒出一个念头,说道:“日本可灭乎?”
这一句话,将周梦臣给整不会了。
日本可灭吗?
在周梦臣看来,给他足够的资源,灭日本不是什么事情。
但是,在他看来,大明最大的问题从来在内,不在外。
如果不解决内里的问题,将日本纳入大明版图之中,不会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甚至会加速大明的灭亡。
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因为赚钱而发兵?
周梦臣说道:“陛下,日本乃太祖不征之国,太祖定此组训,亦有深意,日本人丁三千万,人口滋生,不亚于安南,足利家黯然,灭之不难,难的是才长治久安,今后难免重蹈当今安南之役覆辙,如果陛下,真要灭日本,请大军百万,期以十年。
臣必列郡东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