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胡宗宪的心思(1/2)

第六十八章 胡宗宪的心思 胡宗宪之所有有这样的改观。

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权力上。

刚刚到日本的时候,胡宗宪并没有觉得所谓的北洋巡抚衙门有什么权力。

管理的还不到一个府,下面只有四个县而已,甚至管理的兵马比百姓还多。

说是巡抚,不如一个知府。

但是时间一长,他才明白,他这个职位如果在汉唐或许应该叫北洋都护,又或者叫护日本中郎将。

是一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官职。

而且因为是第一任的原因,在权力上并没有什么限制或者制衡。

也就是官职上,胡宗宪是没有一点掣肘的。

甚至可以说,胡宗宪的权力几乎是无限大。

这种感觉,让胡宗宪很着迷。

不要看周梦臣在地方几任,都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主。

但是如果没有嘉靖在背后支持,周梦臣哪里能如此,他只会面对一次又一次,毫无意义的人事斗争之中。

十分精力有三分用在正事上就已经不错了。

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有相当一部分心力放在党争之上。

周梦臣尚且如此,其他官员又是一个什么想法?

如胡宗宪一样的地方大员,很多事情他们诸事不成,是因为他们没有才能吗?

不是的。

周梦臣接触过的巡抚一级大员,即便堪称愚蠢之流,也是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的,并不是智力障碍者。

还有一些在处理具体事务上,有自己的一套,在传统的政务环节,比如赈灾,息诉。

等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办法。

毕竟,不是谁都能当巡抚的。

能从地方官之中一层层爬上去,最少有一次或者数次,在吏部治行前几名。

就好像清华北大的学生 在小学中学的时候,一定名列前茅过。

而他们为什么很多时候做不成事。

是因为做人,比作事要难太多了。

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大部分地方官都有。

而如果在朝廷政争之中,站稳脚跟,并得到赏识,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了。

如果有一个官职,能让人不用去想背后的蝇营狗苟,专心做事。

对很多人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周梦臣一样的条件的。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洋巡抚对胡宗宪就与极大的吸引力。

毕竟胡宗宪本质上,还是想做一些事情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太有钱途了。

原因也很简单,北洋巡抚衙门是初建,很多海外章程都没有制定。

有很多疏漏的地方。

再加上海外贸易本身就是很赚钱的。

这几个月,周梦臣忙于对九州平定。

其实,在大明占据平户之后,中日之间的贸易就再次开始了。

几十年来,大明海禁虽然有一些商人走私能带来一些货物。

但是本质上并不能满足日本市场。

于是,短短几个月,中日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两。

这一切都要通过平户海关衙门收税。

而且,胡宗宪预计这还是刚刚开始,因为对于中日贸易,日本方面根本没有准备好。

要知道日本有很多东西,是大明急需的,比如金银铜矿,比如硝石。

等等。

可以说,中日贸易长期阻碍,让日本方面一些产业都萎缩了。

而今重新开启,这些产业再度发达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北洋巡抚衙门从中日贸易之中抽取的赋税,能到一年百万两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也足够支撑北洋巡抚衙门以及下辖驻军在日本的运转了。

这些仅仅是朝廷的好处,官方的好处。

不是私人的好处。

想想就知道,如此金山银海的,管控又不严格。

作为未来的北洋巡抚一把手胡宗宪想要搞钱,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吗?

胡宗宪本身又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其实,周梦臣对这些事情,也是有预料的。

一方面,他没有办法管。

人性如此,大明就没有贪污犯了吗?

自然不是。

既然连大明上下都做不到清廉如水,他又怎么要求大明海外的官员,一个个都清廉如水。

另外一个方面,周梦臣也不打算管。

海外毕竟不是大明。

很多条件都比大明差远了。

如果没有一些隐形的福利,如何吸引官员来任职?

没有足够的官员,这里迟早要放弃的。

更不要说海外贪污本质上,并不是贪污朝廷的钱,而是贪污日本人的钱。

是的,平户这里的海关与其说是中国海关,不如说是日本海关。

北洋巡抚衙门直辖人口中的大明人有没有过万都不好说,其中大半与北洋巡抚衙门沾亲带故。

北洋巡抚衙门的官吏们,除非是傻了,不会朝这些人下手,能让他们下手的,自然是日本人的钱。

这些钱最后都是要回流大明的。

周梦臣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这两个原因,再加上胡宗宪在大明的不受待见。

胡宗宪自然想在这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样丰满自己的钱包,顺便避一避严徐交锋的风头。

胡宗宪积极主动去做,与被动去做是完全不一样的。

胡宗宪就提出一个问题,说道:“大人,北洋巡抚衙门下辖各路兵马,以及属国人马,算起来也有小十万兵马。

下官建议设总兵官统领。”

胡宗宪这个提议,一方面的确是想要一个人分担军务,另外一方面,却也是自我设限,觉得他拥有统领一切,不受限制的权力,实在太过了。

其实能一直拥有这样的权力,自然是极好的。

但是胡宗宪很明白大明的游戏规则。

他不自己给自己弄一些制衡的人。

估计京师就有人想提了。

到时候。

他更被动。

他想来想去,设立了总兵官对他最好。

有了总兵官,看上去就不是他直接管兵,中间分割了一层。

其次,大明文贵武贱,一个总兵官即便权力大一些,也不可能制衡得了他。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是应该设一个总兵官给你分担一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