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宰割九州(1/2)

第六十二章 宰割九州 平户港,明军大营之中。

此刻,这样两个营的士卒作为护卫。

整个大营之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而各色大炮并没有在炮位上, 而是列在进入大帐的必经之路上。

平户城受过战火,很多建筑都被焚烧过,一时间修缮不好。

再者,即便平户城完好无损,在周梦臣看来,也是有一些局促。

根本不能表现出大明天朝的气势。

他干脆将这一次会盟的地点,放在军中。

顺便显示一下军威。

果然,大友家,毛利家,龙造寺家,还有其他各家使臣,一个个列队而入。

大友宗麟带着大友家的家臣,排在最前面,他一路上他将眼前的一切收在眼中,特别是并排在一起的大炮,几十门大炮并列在一起,在阳光之下,黝黑的表面散发出光芒。

似乎极黑又极亮。

大友宗麟对身后的家臣说道:“看来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吧。”

户次鉴连说道;“主公英明。”

大友宗麟之所以这样说,其实也是在挽回上一次向高城之败带来的威信损伤。

大友宗麟在岛津面前的脆败。

让大友宗麟在权力场上有了动摇。

虽然还有一些死忠的人,但是有更多人处于动摇之中。

如果没有大明介入,岛津家继续北上,大友宗麟就要面对自己的危机了。

故而大明出手,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整个雾岛之战写起来很多,但是从攻下鹿儿岛城,到雾岛神宫外的交战,不过十日之内而已。

从这个时间的信息交流来说,几乎是转瞬之间。

对于大友宗麟来说,他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宣传明军的强大。

在宣传之中,明军就是大友家的盟友。

甚至将明军的胜利宣传成了大友家的胜利。

大友宗麟这一次来,看到大明的实力,更成为大友宗麟炫耀的本钱,用来压制大友家内部其他势力的依仗。

至于龙造寺,千叶等几家,此刻都已经改名了。

改为龙姓,叶姓云云。

这一次过来,更是将衣服都换了,已经从日本才传统服色改为了明朝的武官服了。

只是日本武士大多都是月带头。

秃头一时间是长不出头发的。

故而这些人都带着头盔。

看上去有些太过庄重。

周梦臣最关心的毛利家一行人之中,为首的是一个毛利家的奉行,也是姓毛利的,大概是毛利家的一门众,但是毛利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和尚。

外交使节之中有和尚在日本这里并不奇怪。

这也许是日本特色。

很多谈判都是有日本的和尚深入其中,甚至日本一些大名与谋士,也是进则仕,退则和尚的角色。

甚至一些大名让位之后,都会去做和尚。

总之,日本的和尚比起中国的和尚有些奇奇怪怪的,与政治牵涉太深了。

否则织田信长也不会火烧比叡山。

所以毛利家的使团之中,有一个和尚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毛利家对这个和尚的态度。

太过奇怪了。

这些人对这个和尚的态度太过,毕恭毕敬了。

而这个和尚却对这种恭维,更是习以为常了。

周梦臣看着关于这个和尚的情报,对宗康晴说道:“你只搞到这个一点情报。

知道这个和尚法号觉庆。”

宗康晴跪在地上,说道:“属下无能,实在是时间太短了。

毛利家对觉庆的保护太严密的。

属下现在知道,这个觉庆一定是一个大贵人。”

“大贵人?”

周梦臣冷笑一声说道。

宗康晴说道:“请大人再给我一点时间。”

周梦臣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今日之内,周梦臣在安排过九州这些大名之后,必然要与毛利家有接触,而今还没有搞定情报,也用不着了。

周梦臣也不管宗康晴心情如何。

此刻各方人马都已经到齐了,该走梦臣上场了。

“天朝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东南六省周大人到。”

高昂的唱命声传了出来。

在无数甲士与文武官员簇拥之下,缓缓地走了过来。

周梦臣所到之处,正在值勤所有甲士,纷纷行礼。

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一时间,混杂在其间的各路使臣。

也纷纷行礼。

似乎此刻呼吸都是错误。

更是有无数将士高呼:“拜见大人。”

声音好像形成了实体,在会场之上来回的回荡,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渺小。

周梦臣并不是一个好排场的人。

但是有些时候,这个排场不是周梦臣自己的,而是大明的。

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摆排场,他们还以为大明没有实力的。

也只能让下面人安排了。

周梦臣落座之后,只能一声接着一声轰鸣之声传来。

所有来客都纷纷变色。

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有胡宗宪朗声说道;“这是礼炮声,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礼炮什么的。

根本没有。

周梦臣也懒得为了礼炮而弄什么新鲜玩意,这炮声,根本就是选了所有船上最大的炮,也不求什么射程,只求大装药,声音响而已。

果然是炮声如雷。

周梦臣对这种音效,都有一点点吃惊。

更不要说这些日本使臣了。

一时间,除却少数一些人还能保证面不改色,比如龙造寺隆信,也就是而今的龙信,宗义调,岛津义弘,大友家的户次鉴连,还有毛利家来得那个和尚。

周梦臣目光扫过所有人,最后咳嗽一声,打破了炮声之后的沉静。

说道:“九州烽烟已久,九州百姓苦不堪言,乃至于流毒播于大明,陛下仁慈,不仅爱护大明百姓,也兼及属国,故而遣本公出海,巡视日本,就是要解九州百姓倒悬之苦。

而今周某不才,略有建功,聚集诸位于一堂,今日要定名止分。

九州上下各自安分,从此安堵,各享太平之乐。”

周梦臣声音洪亮,不徐不疾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

周梦臣做官久了,也慢慢了练出来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很多当众讲话训话的场合少不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