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海上新秩序(1/2)

第三十三章 海上新秩序 周梦臣心中翻滚的思绪,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中-山王第二次提这一件事情了吧。”

尚元说道:“正是因为这是琉球上下的殷切希望,小王才敢不自量力,三番五次的向大人请求。

还请大人恩准。”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且不说王爷上次报信之功,单单说两国情谊,我岂能不准?

只是王爷也知道,天朝从来厚待藩国,厚往薄来,乃是厚爱之至,乃至古今所未有的。

朝廷从不贪图藩国一物,而今贸然驻军于外,知道是王爷自请,不知道以为天朝贪区区一琉球,伤了朝廷信用,可就不好了。”

尚元一听到“只是。”

就知道不妙,果然听到了下面一番话,立即有些着急了。

说道:“大人,这是我们琉球诚心实意的。

绝无污蔑天朝之意。”

周梦臣说道:“我也没有说是。

容我想想。”

周梦臣装模作样的起身徘徊,尚元的眼睛珠子几乎要贴到了周梦臣的脸上。

周梦臣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说道:“有了。

这样吧,中-山王派一支琉球军队与大军从征吧。

我留一支人马驻守琉球。”

尚元一时间错愕之极,说道:“大人,这是何意?

我琉球人马,就不训练,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比不上天兵。

即便是从征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其实尚元这么急切的让朝廷驻军,也未必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有了大明驻军,琉球的军队就可能进一步的摆烂了。

而琉球的政治制度,还很原始,很多职位都是世袭的。

就好像从大明来的福建三十六姓,就世代掌管与大明来往之事,而琉球的其他贵族,也有要他们世代掌管的事情。

而军队同样是这样的。

尚元在登上王位之前,常年在南京国子监。

在父王驾崩之后才回来。

因为有大明的支持,琉球上下决计不敢谋逆。

但是不敢谋逆,与老老实实听话却还是两回事。

尚元想的就是大明驻军一到,他就能狐假虎威,整顿琉球上下,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琉球王。

只是派琉球军队从征,在尚元看来,根本不可思议之极。

其实琉球军队还是有一点战斗力,有一些与海盗战斗的战例,但是尚元这个留学生看来,本国军队都是渣渣。

当然了。

与周梦臣训练出来的精兵相比,还真是渣渣。

周梦臣也知道琉球军队很差劲,他虽然仅仅上岸的时候,看了一眼琉球军队,看那种横七竖八,年长年少的都子啊一起的军队,从人员素质,到训练,到组织,都不行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周梦臣也没有在乎琉球军队能发挥什么战斗力,就当多一些民夫而已。

他也是在尚元如此殷切的期盼朝廷驻军,忽然发现,或许大明国威在南洋不大好用,但是对于琉球与朝-鲜来说,还是相当有用的。

那么他自然要将这分威望利用起来。

怎么利用?

那就是打造一个有利于大明的海上新秩序。

大明需要的控制海上,而不是控制这些国家。

同样,大明对海上的事务总体上不重视,琉球与朝-鲜两国其实也不是太重视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维护海上秩序,还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

也就是在海贸上与各国分润一点利益。

看似没有独占,但本质上大明的体量,在这个统一的市场之中,定然能赚取最大的好处。

并且降低了维护成本。

让各国自发的维护的大明建立的海上新秩序。

或许有人觉得,琉球一国才几十万人,还不如中国一县,有什么作用。

的确,琉球国小。

但是毕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作用是示范作用。

周梦臣目标不是琉球,而是朝-鲜与日本。

此去征日,一定会与朝-鲜打交道的。

朝-鲜国家体量虽然有些小,但好歹是中国一省之地,而且大明将来留在日本的驻军决计不会太多,到时候就要引入其他力量,比如朝-鲜军队。

而且大明不可能灭掉日本,那么将来用什么办法与日本人相处?

就要有一套模式了。

甚至周梦臣还准备从日本征兵。

这一起都要有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周梦臣对尚元说道:“我此次出海代天子巡视日本,并非为了征战。

而是为了和平,自从十几年来,倭寇横起,不仅仅大明被难,琉球也为之不安,朝-鲜也有杀戮。

此乃日本社稷失位,神器无主所致。”

“而大海之大,浩浩荡荡,想要清除海盗,并不能只有天朝努力,各国都要尽力。

我意说服朝-鲜,日本,联合出兵,建立一支军队,专门围剿海盗,可以在各国沿海行事。

琉球只要加入其中,就会受到天朝庇护,琉球的军队,不过是象征性的。

琉球国家虽然小,但这一件事情,总不能一点力气都不出吧。”

尚元眼睛一转,说道:“只要加入。

各国之间是不是就不能互相侵犯了。”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那是当然,有朝廷监督。

有事朝廷自然会处置的。

而且琉球军队到了朝廷军中,也可以派将领好生训练,提升战斗力。”

尙元大喜,说道:“小王谢大人抬举,小王愿意举全国之力,响应朝廷号称。

只要琉球有的,大人尽管开口,小王无不应允。”

尚元岂能不知道琉球最大的敌人是谁?

就是日本。

只要日本老老实实的。

琉球就没有其他危险。

如果参与联军真有周梦臣说的那么好。

琉球上下,真是砸锅卖铁,也要维系他们在联军之中的位置。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你好的好意,我代朝廷感谢了,但是朝廷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支使藩国,就刚刚提到的,先派一支军队就行了。”

周梦臣内心之中,对未来的南北洋巡抚给出了新的构架。

未来的南北洋巡抚,他们麾下的军队,决计不仅仅是大明的军队,也会有海外各藩国的军队。

如此一来各种成本都大规模下降了。

只是这样一来,就对两个巡抚的政治手腕有了新的要求。

同样,周梦臣也担心,这个模式在北洋,也就是朝-鲜,琉球,日本之间好用。

朝-鲜与琉球都是大明朝的忠臣孝子。

而日本还在四分五裂之中,可以打服。

事情就解决了。

但是南洋就不一样了,南洋的局面太过混乱了。

大明介入,未必有人愿意。

“车到山前必有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