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波暂平(1/2)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波暂平 考验戚继光是将才,还是帅才的时候到了。

周梦臣也只能期望自己培养出来的戚继光一定不会比历史上的戚继光差。

能够成为大明最出色的帅才之一。

不过,周梦臣也估计最近几个月,张琏那边不会有什么大仗。

原因有三,第一广东方面要吃排头。

周梦臣都要上书请罪,广东巡抚以及按察使,总兵都要找门路了。

否则这事情不好过关。

这个时候,广东方面哪里有心思组织对张琏的围剿。

第二,戚继光这里只有一万多人。

他其中一个营,已经拨给俞大猷。

福建的军队正在整合之中。

一时间也没有进攻能力。

一万人虽然不少。

如果张琏愿意与戚继光决一死战的话,周梦臣相信这一万多人,就足够消灭张琏所部。

但奈何张琏选择了钻山沟。

如果看地图就知道,张琏所部挺进的范围,其实与中央苏区很多地方有重合。

这也是证明了当地是多么山高路险。

想要围剿张琏,需要的不是打败张琏,而是四面八方堵住张琏的去处。

然后瓮中捉鳖。

这需要的兵力也就大了。

周梦臣估计非十万人不可。

所以周梦臣决定,福建军制改革提前,让戚继光在汀州设立大营,招收福建士卒。

建立福建的营兵代替卫所兵。

让胡宗宪加快对福建卫所的改革与撤销。

等什么时候福建兵也有十营士卒,然后联合江西,广东的士卒再围剿不迟。

第三个原因,就是江西的问题,江西多盗贼,这是从明初到明末都存在的事实。

也与江西人口结构有关系。

可以说平定江西盗贼的人,数不胜数。

从王阳明到现在,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办法根除。

不过平静一段时间,接下来又会爆发。

周梦臣估计等张琏进入江西,定然有很多盗贼来汇合的。

而张琏这个时候也会在整合内部。

官军与张琏一时间都没有大战的想法。

周梦臣到了江南将近一年了,这一年的事情,总算是让南中国暂时处于一种太平的氛围之中。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这种氛围是一种假象。

如果不做处置很快就会被打破的。

所以,周梦臣要趁着这个空档做很多事情。

周梦臣这边安置了俞大猷,随即又叫来另外一个人。

也就是在整个月港事件之中表现很出色的谢彬。

周梦臣对谢彬与其他人不同,就是因为谢彬身上有进士的功名。

而且曾经担任过广东知府。

这种士绅的身份,是很难对付的。

周梦臣虽然也知道,谢彬这种人就是那种私自通海的福建士绅之中的典型。

但正因为是典型。

周梦臣反而不能轻易动他了。

因为会引起连锁反应。

虽然福建士绅而今一个个都好像躺平了,任周梦臣处置。

但是周梦臣真这样认为,就是给下一任埋祸了。

周梦臣与谢彬寒暄了几句,说道:“月港算是平定了。

但是治标不治本。

先生身为月港士绅之首,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安定月港?”

谢彬说道:“大人客气了,在下只有一个想法,月港远离漳州,能不能设立县治,以安百姓。”

“设立县治。”

周梦臣细细琢磨,发现也是可以的。

原因很简单,月港这里的水陆交通,距离临近的县都不是太近。

而且人口聚集的也不少,从这里分割出来一个县,是符合标准的。

同时,有县城,就有官员,有官员就有朝廷的触角,既然皇权不下乡,就多设一个县。

毕竟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不出几十年,月港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

这里的统治权,朝廷不要,就归于乡绅。

但是这些乡绅,说强硬也强硬,说软弱也软弱。

在朝廷体制之内,很多呼声是不能不重视的。

但是让这些乡绅赤裸裸面对盗贼,他们反而成为软脚虾了。

周梦臣暗自揣摩谢彬的心思,说道:“这倒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我会上奏朝廷。

看看此地能否设县。

不过,月港的事情,仅仅是设县就能解决吗?”

谢彬的心思,很好的体现出了士绅阶层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们与朝廷博弈,想要更大的地方权力,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朝廷统治的根基,自发的维护朝廷体制,同时也不妨碍他们挖大明朝的墙角。

谢彬说道:“大人明鉴。

不仅仅是月港,乃至整个福建的问题,就在海禁上,大人一到福建,不是说过要开海禁吗?

福建上下翘首以待。

这才是真正解决福建困境的办法。”

周梦臣说道:“开海之事,我势在必行。

只是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拿捏不准。

正要向谢先生请教。”

谢彬连忙说道:“大人直说便是,请教就太过了。”

周梦臣说道:“不然,此事非谢先生没有人能解答我?”

他微微一顿说道:“你可知道,陛下为什么给我这么大的权力,并允许我开海,是因为我向陛下承诺了,开海之后,会给朝廷带来一大笔赋税。

而今就是在这赋税之上,我看过朝廷市舶司收税,其中章程都有不甚明了的地方。

正要请问谢先生,如何征税,才能既不伤民,又能收取足够的赋税。”

谢彬一愣,他几乎以为周梦臣是在责问他。

什么时候赋税能做到既不伤民,又能征收足够的赋税。

就好像王安石的不加赋税,而国用自足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赋税本来就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方式。

不管从谁手中征税,都会有人利益受损。

可以说,朝廷有了钱,必然是有人承担了这钱,决计不存在,有赋税从虚空之中来的。

即便是印钞,也是全国人民承担货币增发的成本。

谢彬作为福建士绅之一,他很清楚赋税征收过程。

可以说海禁一开,定然会有很多人参与海贸之中,包括他谢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