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安置海外(1/2)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安置海外 俞大猷依然叫苦,说道:“大人的心思,下官也了解,但是即便从军,也应该纳入福建总兵麾下,如浙军一样,改为闽军。

如浙军一样,编出十几个营。

也就消化了,而东海水师是什么样子,大人也是知道,不过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周梦臣说道:“现在你的东海水师并不是空架子了。

另外,编练闽军,这一件事情自然要做的。

不过,闽军必须可靠,这些海盗岂能入闽军。”

俞大猷听了眼睛之中,有一些幽怨之色。

虽然没有说出来。

但是言下之意却已经很明白了。

那就是闽军要可靠。

那么东海水师就不需要可靠的军队了。

周梦臣微微咳嗽一声,觉得自己有些失言。

不过,他的本意也是如此。

浙江,闽军。

乃至将来各省营兵,是作为本土的驻军,必须非常非常可靠,不能闹出什么哗变,甚至军纪不好等传闻。

但是东海水师就不一样了。

其实在周梦臣心中东海水师也是分两部分的。

一部分自然是水师力量。

因为就是船队等水面力量,还有隶属于东海水师的陆战力量,比如刚刚调拨给俞大猷的戚继美部。

另外一部分力量,用现代的话,就是海外军队,或者殖民地军队。

这些军队,可靠程度就不需要那么高了。

当然了,大明岂能有殖民这样说法。

那些军队只能是海外卫所军。

虽然,周梦臣在国内大力清扫卫所。

但是周梦臣发现,卫所作为一种体制放在海外,或者说尚未开发出来的土地,却是很合适的。

毕竟当年大明新建的卫所军,也维持了几十年的战斗力。

一块新占领的土地,等几十年后,人丁繁衍。

足够撤掉卫所改为府县了。

卫所制度,作为海外过度政策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这些事情,有些可以给俞大猷说,有些不可以对俞大猷说。

他思忖了片刻,说道:“你知道魍港吗?”

周梦臣也从月港这里的情报之中,才知道有魍港这个地方的。

不过,当周梦臣知道魍港这个地方之后,内心之中对外移民的心思,又起来了。

不仅仅是周梦臣心中的执念。

同样是闽南的现实需要。

毕竟,福建人口滋生,土地不堪重负的情况已经很严重,这也是为什么福建人如此依赖大海。

而在历史上,从嘉靖年间之后,延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的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

也就是说,即便朝廷不组织移民,福建生存条件,也会让福建百姓自发的下南洋。

既然如此,周梦臣又何不乘势而为,将这种趋势,与大明军队对南洋的军事行动相结合。

让福建广东百姓下南洋的行动,不仅仅是讨生活的行动,也是大明在南洋军事政治扩张的行动。

这也避免了大明百姓在南洋的种种苦难。

当然了,这种国策级别的决断,并不是周梦臣在这里想想就行了。

必须回到北京,掌握北京大权之后,才能进行的调整。

但是并不妨碍,周梦臣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二布置。

俞大猷说道;“下官是福建人,自然知道魍港。”

周梦臣说道:“这么说,俞总兵对大琉球也是很了解的。”

俞大猷说道:“在海上多次见过,只是并没有登陆过。

也寻过很多上过琉球岛上的人询问岛上情况,据说,此岛当一府之大。

东高西低,多有大木,也有很多野人。

其中有一些野人,有数万之众,还有食人恶俗。

多有溪流,由东向西流,而这些溪流夏季暴涨,如江如河,但到了旱季,就成为涓涓细流了。

不大适合耕种。”

周梦臣此刻才知道,他有一些小看了俞大猷。

作为一个将军的本能,就是到一地,就收集一地的情报。

为将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但是在这个时代地理上很多东西,都是国家绝密,就好像周梦臣在钦天监弄出的地图。

那就是国家绝密,一般人都不能知道的。

那么一般的将领,是怎么知道下知地理的。

自然就是在日常之中,如饥似渴探索一些地理问题。

台湾距离福建太近,俞大猷出海,在晴朗的天气下,很容易看见台湾的轮廓,甚至在福建人很多航海图之中,都拿台湾岛作为一个重要的路标。

而俞大猷知道有这个地步,努力去渴求关于此地的一切知识,不过是身为一员名将的基本功而已。

俞大猷所记录探明的地理,决计不仅仅是台湾。

只是台湾被周梦臣问起来而已。

周梦臣说道:“常听将军赞同防倭于海上,其实我也赞同的,所以才令将军为东海水师总兵官,就是建立一支东海水师,控制东海,做到防倭于海上。

只是俞将军敢不敢给我说一句实话,如果能做到防倭于海上,需要多少船只,多少军队,已经多少钱粮。”

俞大猷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下官不敢欺瞒大人。

需要多少船只,多少军队,下官还不敢说。

但是每年耗费军资,必定在百万之上。

这是最基本的。”

俞大猷也是怕吓倒周梦臣。

数百艘福船,小十万士卒。

这是俞大猷心中的底线,没有这么多军队,都谈不上控制东海。

但是他不敢说,仅仅按每年的消耗说事,每年消耗百万两,顶上一个运河,也顶上九边重镇之中任何一个,甚至能顶上两个次要的重镇。

这已经是俞大猷压缩的极限了。

说实话,一支有战斗力的水师。

要这么多消耗一点也不多。

水师是很费钱的。

周梦臣也没有挑破这一点,而是说道:“你也不瞒你,朝廷不可能给水师一个大子的拨款,水师筹建军费,维持军费,都必须是沿海各省想办法。

所以我欲在大琉球上兴建卫所。

这二十万老弱都是要托付于你。

于琉球屯耕。

一方面安置他们在海外,也不至于伤福建百姓之心。

二来等将来有了产出,也是东海水师的军费之一。”

俞大猷大吃一惊说道:“大人,这不大可能。

我之前说过,台湾多野人,多烟瘴。

水利不修,又多沼泽。

根本不可能耕种。”

、 周梦臣看着俞大猷轻声说道:“真的不可耕种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