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前(1/2)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前 李本很清楚周梦臣最大的支持者,不是徐阶,而是嘉靖。
如果没有嘉靖乾纲独断,即便有徐阶的支持,周梦臣也不可能在江南如此妄为。
所以,将关于周梦臣事情捅给嘉靖,这明显是帮着周梦臣。
严嵩说道:“不错,这一件事情意见不一,就先放一放,等去觐见陛下的时候,请陛下圣裁如何?”
徐阶还能说什么?
他只能微微一笑,说道:“就按首辅的意思办吧。”
严嵩说道:“那商议下一件事情。”
严嵩将下一封奏疏拿出来,轻轻一叹说道:“黄河淮河都不安分,从徐州到淮安,还有扬州不少地方都受了水灾。
该怎么赈灾,大家也议一议吧。”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商议的。
凡是都有一定之规。
无法是从什么地步调拨粮食,派什么人赈灾而已。
商议了一阵子,决定截留运河上的粮食,直接在当地赈灾。
反正海运到了三百万石。
也足够朝廷支持一段时间了。
随后一件一件事情商议了整个上午,有统一意见的是都票拟了。
没有统一意见的事情,也就那三两件。
一并去见嘉靖了。
嘉靖在深宫之中,除却接见内阁几个人之外,几乎不见外人。
这就给了内阁几个人很大的特权。
嘉靖中午午休之后,在宜春宫接见了他们,说道:“今天有什么事情吗?”
随即严嵩磕了一个头,将处理过大的事,简明扼要的读过嘉靖听,顺便将票拟,也是处理方法一并说了,前后不过十几分钟,就说得差不多了。
嘉靖过了一耳朵,也没有在意,对黄锦说道:“按内阁的意思用印吧。”
一旦用印,就成为了圣旨。
黄锦立即答应不提。
其实,嘉靖也知道,他这个监督,其实是形同虚设的。
首先,虽然有太监会对严嵩的奏折与票拟有复核的。
但是一般没有太监,会指出严阁老的过错。
而严嵩汇报的顺序,着重点,等等很多方面,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做手脚了。
嘉靖也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内阁之中,有两个互相不对付的人原因。
两人相互制衡,不让一方独大,另外一方就不敢欺君罔上。
至于效果如何?
嘉靖自己觉得不错吧。
纵然下面有一点点小问题,也在嘉靖容忍范围之内。
只是嘉靖不知道,很多在他看来是小事,在很多府县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某县的名字,很可能都没有资格在嘉靖面前过一下,那是严嵩节略掉的词汇。
严嵩随即说道:“还有几件事情,我等拿捏不准。
还请陛下圣裁。”
嘉靖说道:“什么事情。”
严嵩说道:“就是漕运改海运的事情。”
随即又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嘉靖听了沉默不语,他想起了几日之前的事情,几日之前,有雷劈三大殿,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动静非常大。
按照之前三大殿定然被引火。
随即成为一片灰烬。
但是在之前周梦臣的实验之中,嘉靖已经知道避雷针。
虽然嘉靖没有说什么的。
但是大明京师工匠与周梦臣的关系很密切,周梦臣这里推出的新技术,自然被应用上主要建筑物上了。
所以,三大殿幸免于难,反倒是紫禁城有几个城楼。
因为嘉靖没有装上避雷针,反而引起大火。
正正烧了一面城墙。
看上很是狼狈。
嘉靖为什么会想起这个?
原因很多。
一方面嘉靖正处于迷茫期。
他经过了反复实验,推理,验证。
终于得出了进化论,或者说在这个时代叫天演论。
没有什么问题,道理是说得通的。
一方面,他也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他觉得这符合道家的一些说法。
同时,他也有茫然的地方,那就是天演论能符合人类演变吗?
也就是生物达尔文,可以推导社会达尔文吗?
那么社会达尔文之中,皇帝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其实最符合社会达尔文的,大概是五代的武夫,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嘉靖怎么可能认可这个。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一直捏在手中反复思考,根本没有与除却周梦臣之外,任何一个人谈论这一件事情的原因。
嘉靖虽然对儒家并不是太了解,甚至秉承轻蔑的态度,对内里深沉的含义不愿意了解。
因为杨廷和当初就是依据理学来让嘉靖承认自己过继个弘治皇帝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大礼仪的导火索。
这一件事情,嘉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根本不屑于对儒学多了解。
但作为皇帝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所以,一方面他沉迷于他创造出的精妙绝伦的理论,认为是道家思想进一步阐述,有一点道法家的感觉。
同时,他不知道这个理论对他有用,还是有害。
他有一点想周梦臣回来给他解惑了。
另外一方面,嘉靖对周梦臣讲学的内容,也全部看过来。
他对周梦臣讲学的有些内容,并不奇怪,毕竟他与周梦臣交往这么多年,有些事情周梦臣是怎么想的,嘉靖也是明白的。
不过,雷击宫中的事件,让嘉靖也很矛盾。
嘉靖是相信有天意的,嘉靖迷信的基因是深入骨髓了,几乎不可能改变。
只是周梦臣理论居然能抵抗雷击。
雷代表这天威。
每想到这里嘉靖总觉在很多地方上,说不通啊?
总之,嘉靖的思想在一个迅速改变的时期。
他想了很多关于周梦臣的事情,才收拢心神,回到这一件事情上,他问道:“海运的事情,朕也听说了,户部什么意见?”
严嵩说道:“户部没有意见。”
嘉靖说道:“那你们有什么意见?”
徐阶出列说道:“是臣有一点想法,陛下,朝廷漕运已经定制,运行数百年之久,而今陡然改为海运。
则天下震动,百万漕丁,衣食所系,不可不重,有一个万一,引起民变,则天下震动。
于朝廷大大不利。”
嘉靖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嘉靖能力从来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