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江南大侠何心隐(1/2)

第一百零六章 江南大侠何心隐 如果说,王阳明门下那一派最有英雄气。

那么非泰州学派不可。

甚至后世很多学者,如黄宗羲,都将泰州学派开除出王门之外,盖因,泰州学派非儒门所能束缚的。

何心隐就是这样的人。

何心隐就是努力推行自己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搞出了如同乌托邦一般的聚合体。

在乡约思想上更进一步,探讨新的社会模式,并提出一些有关无君无父的论调。

思想境界,已经出了儒学的圈子。

但是同时也被天下所不容。

为张居正门下所杀。

当然了,而今的何心隐的思想境界,还没有到那一步。

不过,严嵩父子做恶多端,何心隐以为是天下恶之所归,务必除之而后快,于是,千里迢迢奔赴京师,一心一意除掉严嵩。

在历史上,就是何心隐连络倒是蓝道行,假借天意,在倒严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此之后,徐阶上位,最后却没有给何心隐什么报答。

或云,何心隐狂生也。

徐阶也不喜欢。

又或云:何心隐颇有大侠风范。

功成而身退。

反正这是何心隐在政治上的一次壮举。

似乎,何心隐在这一次时间之后发现。

杀一个人。

或者扳倒所谓的奸臣,并不能让朝廷有所改观。

于是,何心隐改变思路,从另外一个方面实践自己的思想。

回到老家开始自己梦幻一般的聚和堂。

这是后话。

每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想法。

而今的何心隐的确是满心想要参与政治之中。

做扬善除恶之事。

而泰州学派在弘扬王阳明心学上,是出了大力气的。

上至公堂首辅。

下到三教九流。

泰州学派都有交流。

何心隐的人脉关系非常广。

又多年在江南。

江南情形,何心隐实在太清楚了。

简直如掌观纹。

徐阶安排何心隐也是非常合适的安排。

只是徐阶似乎并没有在乎周梦臣关于气学与心学之间的分歧。

这也是徐阶的底色问题,徐阶到底是一个官僚,多过学者。

他所谓学者的身份。

更多是为了凝聚人心,做政治上的筹码。

而周梦臣在这方面却与徐阶相反。

周梦臣更喜欢自己的想法得到实践。

至于做什么官,却并不是太在乎的。

所以,根本没有在乎这一点。

随即徐阶派人将何心隐请过来。

却见何心隐一身布衣不加修饰,看上去就好像一老农。

但是气宇轩昂,气场是非常足的。

似乎在徐阶面前,也能分庭抗礼不落下风,似乎没有因为徐阶是大学士,在语气上有所变化。

周梦臣与何心隐相互见礼,周梦臣说道:“久仰大名了。”

何心隐看着周梦臣,语气之中颇有深意,说道:“早就听闻周大人学问精神,独树一格,也是久仰大名了。”

周梦臣心中一动。

知道或许徐阶并没有将气学与心学之争看得太重,不过眼前的何心隐却是未必了。

只是大家都知道轻重。

当务之急。

不是别的。

是在江南联手除掉赵文华。

于是,徐阶请何心隐介绍江南的情况。

何心隐三言两语的将江南的情况介绍一二,总结道:“其实,张经王泾江一战后,倭寇骨干元气大伤,颇有后继乏力之态,即便官军不做什么。

只需坚持作战,不过一两年间,倭寇就不敢上岸了。

此不足为虑也。

最容易办的其实是赵文华,最好办的也是赵文华。

赵文华在江南所作所为,简直是毫无遮掩之意。

只要有心收集,赵文华罪行斑斑,要什么有什么。

但是能不能办赵文华,却要看主事者的决心与魄力了。”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办赵文华。

很简单。

不简单的是之后的严嵩。

以及严嵩的报复。

周梦臣说道:“此事容易,只要何兄,能将赵文华的罪行收起好。

铁证如山。

我不敢说,取他项上首级,但是槛送京师,却是没有问题的。”

随即周梦臣看向徐阶。

赵文华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大员。

官员做到这个地步,从来不是说杀就杀的。

即便是嘉靖杀了李默,这还有后遗症的。

更不要说。

周梦臣擅自杀了赵文华,很可能就成为政治上的污点。

正常程序自然是送到京师,又朝廷判决。

但是朝廷怎么判决,里面门道却是很多的。

更不要说刑部大理寺之中而今是严党当政。

想要让赵文华认罪伏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是徐阶早就被逼到绝处了。

徐阶语气平缓说道:“放心,只是在江南办成铁案。

到了京师,赵文华依然是活不了。”

徐阶也需要一颗人头来证明自己。

周梦臣说道:“好,就请阁老静候佳音了。”

徐阶说道:“不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