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200米决赛(2/3)
预赛没跟林幕同组的人当时还不知道成绩,比赛完等待决赛名单公布时,让他们感到十分无语。
这国家队的林指导在一次次的刷新着他们的认识。
不过教练给说的有些话他们却是记在心上了,尽全力跑的更好些,更多展示自己的优势,因为场中有着目前国家最顶尖的运动员、教练员,看台观众席上肯定还有很多国家队的教练在。
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带给他们人生改变的人。
如果要是某个闪光点被看上了呢?
想想就让人火热…… 简单的几句,8人的脚步并没停下,很快,他们穿过了甬道。
踏入赛场的第一刻,迎接着全场观众的欢呼,他们不由的认真、专注起来。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分别走到了各自的跑道上。
可能是因为有消息进一步传出去,或许本身晚上观众们也能有更多的时间。
比起上午时,此时的体育馆内几乎看不到有空位的地方。
爆满的八一田径馆,声啸此起彼伏,现场的广播员一遍遍在堆砌辞藻调动着全场的气氛。
但显然效果不大,因为此时现场的观众情绪完全不需要调动了,就算再不知道的人,通过这大半天的各类讨论也了解了情况。
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现场的广播员郑重的介绍了每一道选手。
这是在国内难得一见的师徒同场,给这激烈的竞技比赛有多添了几分传奇的味道。
不论是什么事情就怕有故事,有故事的事物,哪怕是最单调、枯燥的东西也有了足够吸引人的色彩。
激昂、激烈、激情…… …… “各就位——”
赛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在确认了选手们一切就绪后,场边的发令员开始提醒选手就位。
林幕收起了笑容,调动着身体强烈的想要释放和爆发的那种感觉,缓缓走上前,双脚落在了起跑器上。
如果他一样,原本激动和复杂交织的同组选手们,此时都把所有的心思情绪收了起来。
郑重、严肃、认真,心无旁骛。
“砰!”
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声响起。
赛场上,男子200米比赛的决赛开始!
“杨祖耀,加油!”
“林幕,加油!”
“……”
枪响伊始,看台的观众席上,很多人都猛然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瞬息间,影响在不断扩大,同时自发站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热情的挥舞着手臂,朝着赛场内喊了起来,他们在用最大的情绪宣泄着心中的那份炽热。
200米的室内比赛是一圈,选手的起跑位置各不相同。
因此,起跑之后,前伸数的影响他们看不太明白谁先谁后。
但只是心情激荡的几秒之间,他们心中的激荡就被赛场上的身影彻底彻底点燃。
那个林幕,跑得可真快!
杨祖耀跑的也快,真不愧是世界冠军啊!
更高、更快,实在太直观了,这也是田径比赛最令人感受真切的地方。
弯道,倾身,似乎要跌倒一般,但又稳定异常。
直道,端正身姿,摆臂、迈步,身形犹如一道闪电一般从赛道上划过。
比赛的不断进程下来,有着相互的对比之下,格外的让他们感受到一些速度的魅力。
很多人此时才发现,这和在电视上只能看到某一角度方向的比赛完全不同,现场的感觉格外的让人感受的真切。
这已经不单单是明星和国家荣誉所给与的激情和热血,这是竞技真正的魅力所在。
“加油!
加油!
加油!”
“华夏,加油!”
一个、两个,三五个,成百上千,越来越多的人把本身只给与固定目标的加油声悄悄收了起来。
华夏,加油的声音在体育馆内激昂、激荡。
…… 赛场上, 八位奔跑的运动员此时无暇他顾,现场所有的轰鸣被他们强行的屏蔽在身外。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赛前会感受于现场的气氛来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
但只要发令枪响,则再无分心。
处于四道,林幕从起跑开始,一直就最大程度的激发了自己的爆发力。
他也牢牢的发挥着自身可以奔跑而出的最大起速节奏。
跑200米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和弟子们来个同场竞技制造一些噱头。
选择200米的比赛,只是因为60米比赛太短了而已。
至于400米,要有速度进程上的控制,显然也很难让他真正进入速度的极限。
三步培养计划,第一步踏出,第二步和第一步算是相辅相成的同步协同而进,而第三步的彻底融合他更需要筹谋。
这样的过程,意念和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样需要在前面步骤的过程中逐渐的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跑步需要力量、爆发,需要速度耐力,需要敏捷协调、柔韧、灵敏。
这一切都需要自身的素质来匹配。
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是这样的一个夯实的过程。
周期循环,建立新的动态平衡,最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把所有的这一切全部融会贯通行成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
有足够的稳定能让爆发不显多也不显少,有足够的控制能让机体在任何状态下最有效率的发挥,有足够的受耐能让身体承受这份速度和爆发。
得益于百科的直接灌输,他可以很自如的就完成这样的过程。
而在以往像他这样的情况都是最顶尖的运动员完成蜕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需要他们通过比赛和训练的不断积蓄来完成自我升华,曾经他所说的第三层次的运动员也正在于此。
可是,可以完成这样升华的运动员少之又少。
他有百科,可以感受实时状态,更有足够发挥出自身所限最大爆发的机体环境。
就如同以前尝试研究理论完美一般,他希望能通过不同状态下的反应来摸出某一些规律来。
最终能让这些意识上的东西,通过一些更为具现的手段来展现。
至于和弟子们比赛,带来了些特别的效果,那就不是他考虑的了。
要是真能给他们找点刺激,或许也是件挺有意义的事。
林幕所想的有意义的事,场内和场外的人不知道,但赛道上几个同组运动员却更觉得这场比赛是刷新他们意识的事。
平时只能跑出21秒左右的运动员们,被几个大标杆给震撼了,让他们把单纯的数据差距非常真实的在赛道上领略了一遍。
一百五十米将到,就快进入最后一个直道。
或许是因为从没希望过,所以他们不绝望,但心里却是有着深深的无奈。
因为那个“业余”
200米选手实在太“业余”
了,他们偶尔稍留神的瞥一眼总是会感觉,哪怕是跑弯道,那个人所给他们的速度都宛如在跑直道一般,很自如的与跑道行成了一种协调的美感。
让他们惊诧中更有些莫名的复杂。
这种感觉,不但是平时少有接触的人有,就是一直平时接触林幕很多的几人也一样有。
他们时常看到林教练训练,也感受过他的速度和弯道跑的感觉。
但上来赛场左右道次的近身才会格外的真切。
三道朱昆、五道杨祖耀,七道胡珂,他们心里早就一直在翻腾了。
因为正在比赛,因为不想放弃,他们努力的在平衡着心绪。
赛前,在熟悉的人感觉来看。
胡珂没有挑战的可能,朱昆或许稍有一战之力。
唯一能占据优势的该是杨祖耀。
可是现在进程显然不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