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规划培养(大章)(3/4)
但你个人这边,我想你肯定又是除了大赛其他不论……”
是要下死命令?
林幕看向余伟立,看起来是真的要给我下指令了。
一个奥运会冠军,什么比赛都不参加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可他就没打算背这个“责任”
,不是大赛,他都不想管,他自认为,他的“责任”
不在这里。
“世锦赛不说,这个你肯定要在。
这一次的全运会你也必须参加,而且要有一个相对高的竞技状态。
总局和中心下了死命令,这个没商量的,想来你们徽省也没少给你做工作。
至于其他的国外那些比赛……”
余伟立摇了摇头。
他有些矛盾,按他的想法,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如果有资格去满世界的参加比赛,那是绝对的好事。
不但是个人利益的问题,同样也是国家层面影响力扩展的问题。
但林幕他特殊啊,他要是满世界的参加比赛的话,还如何能有时间精力去带领运动员。
现在有这样好的一个局面,总局和中心哪怕是想,也没法开这个口去要求。
不是顶级赛事,也只能顺着林幕自身的安排。
“全运会……”
林幕细声的呢喃了一声,前身的最后一次比赛,全运会,亚军,终于再到一个轮回了吗?
对于全运会,他是有着心理准备的,就算是谁都不要求,他也准备参加。
他要给曾经的“他”
一个圆满的交代。
至于其他比赛,那就不在他考虑中了。
他没那么多时间,哪怕是可以多赚到奖金,多增加曝光度增加商业价值。
其实数起来,他和他现在手下的这批运动员能参加的比赛很多。
在去年底,国际田联规范了今年世界田径各大赛事。
除固定的一级赛事外,其他的赛事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六场黄金联赛、五场超级大奖赛、十四场大奖赛共25项比赛,被正式列入国际田联世界巡回赛范畴。
其后还一些经国际田联认可的地区赛事和一些邀请赛、明星赛,当然,级别上要差的多。
参加赛事的运动员都是按照世界排名积分来获取参赛资格,标准不一。
积分的获取很简单,在各项国际赛事上跑就是了。
根据赛事级别和选手的名次成绩来获取积分,再凭借这些积分参加各项赛事以及年终的总决赛。
去年虽然他们参加的赛事不多,但室内赛,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自然是很重的一个砝码。
他知道,站在国家的立场,自然希望本国的运动员们能拥有更高的世界排名。
特别是能获得更多的积分挤进每年的总决赛8人之中,这本来就是国家体育影响力的一种。
商业上的,团队需要上的,个人竞技上的,都有足够的理由。
林幕当然赞同,所以今年,他的运动员他都放出去了。
不过他自己可就不在考虑范畴了。
他需要时时关注放出去的运动员,而且,考虑的还不能只是当前的运动员。
哪有那个时间去挣积分打比赛。
家里还有运动员在起步阶段,要他带,他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巩固。
三月到了,还有个任务在等着他,他还有花些时间。
不管能做到怎样,这份心必须尽到。
也不知道到时候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哪几个运动员。
想来胡珂和文勇肯定是在的,他们的实力明显高一档。
至于蒋兵,现在的属性状态还勉强,虽然比起胡珂和文勇要差,但突出强化的核心和稳定训练不是白费的。
就是不知道落实下来的技术配合能发挥到什么程度。
时间太少,希望能冲破这一关有时间继续补强,看他发挥了。
林幕暗自摇摇头,事还真不少!
“小林?”
“嗯,余指导,比赛的事我会安排好,全运会我会参加。
其他的比赛,不是国际大赛,就别指望我了!
我就算是多跑个一次两次的,没多大意义。”
林幕没再想,认真答道。
“行吧,我就知道是。”
余伟立摇了摇头,“对了,你召的那个文勇是怎么打算的?
真的挺好,前两站跑的也不错,上一站跑进了6秒6秒,60米项目,除了小沈和小赵,真没谁能说有绝对实力赢他……”
余伟立的话欲言又止,林幕能听的明白。
接力队现在正选之中,陈建海25岁,杨祖耀24岁,沈欢22,何俊和赵林21,何俊稍大几个月。
而文勇21岁,现在也算是加入了接力阵容,至少也是和朱昆、叶华他们一样,算是接力阵容的主要后备。
可是后备如果备的时间太长了,确实是挺磨人的。
特别是在水平能不断提高的情况,或许再过几年文勇和朱昆能赶上前面几人中的一两个,说不定心里就会有诸多想法了。
按照正常情况发展下去,目前的正选是能参加完08年奥运会的。
要是按这样,目前的这几个后备,就算是能接上,参加第一场大赛的时候也是09年,再要参加奥运会就该到12年了,那时候就算最小的叶华都27了。
并且这还是在没有更年轻的新人顶上的情况下。
如果有差不多水平的新人冒上来,按照正常选择肯定会更偏向年轻人。
这样,他们这几个,尴尬了。
“余指导,其实我们着眼的方向只是为了有序传承,给他们强行的划分了也不好。”
林幕笑了笑,“现在的情况,在配合训练上,我们已经不是以固定4,、5人的班子来训练的。
平时除了最小的那几个,文勇、朱昆,甚至包括胡珂,我们都有让他们参与到接力模式的训练中。
保持一个相对的熟悉度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谁也不是就固定着准备接谁的班,如果能真的在他们几个还能跑的时候就冲上来,顶了也不奇怪。
我和老袁他们商量过,这两年的话,本来主力阵容变动的几率很小。
也正好给了所有正选、后备个人和团体打磨的时间。
07年,甚至08年奥运会,我觉得,到时候可以来一个综合性的评估。
个人、团队融合,优中选优吧,甚至于要是更小的要是能顶出来,我们也会给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最小的?
是啊,小的这一批也是有机会的……”
余伟立想了想,到08年18、9岁,还真不一定就没机会,他笑了,笑的挺灿烂。
前辈、后继,看起来一批苗子在,他心里非常欣慰。
“那你的意思是要把接力训练的竞争、激励模式从小团队扩展成更大的团队?
这个……”
余伟立稍沉吟了下,道:“想法是可以,但这个度要把握好。
你现在是大团队的首脑,必须协调好,保持在一个积极、良性的竞争范围。”
“我知道的,余指导。”
林幕很认真的点头应道:“现在这样新老两批更多的是发挥种子作用,他们扩散开的话,融入到各地方,甚至于可以扩展成更多。
包括种子的人选,我们也会考虑有新的苗子出来随时补进,人数上,不设上限。”
“嗯,说起来,你带的人真的可以,运动员这个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