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国内贺电(1/2)
“好,刚荣福同志的分析说的很好,这一届奥运会是我们承上启下的一届,也是储备和检验的一次,我们很多参赛的运动员都还年轻,这也是为我们下一届家门口而准备的有生力量,要多用心去做好运动员的培养工作……”
雅典当地时间8月25日下午, 雅典奥运村。
华夏代表团驻地。
一间宽敞的大会议室里,环形的会议桌上,包括华夏代表团的正副团长和主要核心在内的团部领导坐于上首。
此刻代表团团长袁民维正在做着总结发言。
像这样的会议从奥运会开始后每隔几天就会召开一次,总结下赛事赛况赛果,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及落实解决方案。
用袁民维的话来说就是,随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也重点记录回国后第一次时间落实到位。
让以体育局和华夏奥委会为主体的代表团团部真正发挥他们的团部职能。
形成一个有效的办事机制。
能来参加会议的差不多都是代表团各项目代表队的主要负责人,一般也都是领队、副领队和主要运动员的负责人。
这一次的会议也不例外,参加奥运会的所有大项目负责人基本都来了。
几十人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听着上首的领导们发言。
此时的会议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好了,多余的废话我也不说了,在座的也都是从事多年的老同志……如果没有什么要提出解决的,那这一次会议……”
稍顿了顿,袁民维扫了一圈与会的众人,看着没人要再发言了,这才接着说道:“那这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先到这。
下面最后时间,荣福……”
颜色看向了身边的李荣福,袁民维轻轻的点点头后,结束了发言。
跟着点了点头,李荣福缓缓的站了起来,一般这样的会议作为领导发言并不要起身。
但是李荣福觉得,这时候他该起来。
“下面我来宣读一份贺电,这是我们代表团奥运以来收到的第四封来自祖国的贺函……”
李荣福的话开张名义,一下子就让下面与会人的知道是什么了。
贺函、贺电,往年奥运会时常都有,但说起来也不算多,一般一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比较有意义的金牌或者是有展现了华夏特别精神的才会有,总体来说有个一次两次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可这一次的奥运会似乎不太相同,格外的多了些。
第一枚射击金牌诞生时,国务院一位****代表发了一封,其后王甫义以44岁之龄夺得奥运金牌时又来了一封。
再接着就是田径项目了!
一般贺函来了后基本都是发到各项目队去,像这样的正式,还真有些让他们意外。
不少人这时都不由把目光投向了田径队来人的方向。
两个中年人,还有一位青年。
还真是年轻,这是有一个王甫义啊,也不对…… 虽然没人发出声音,但心底里的思绪可都是跳动个不停,有羡慕的也有感慨的,不一而足。
李荣福扫了一圈与会之人,心底里暗暗的笑了笑,他从不少人的表情里就能看出点味道出来,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这次有这一回,是他建议的,这不但是表扬,也是激励。
清了清嗓子,李荣福拿起了一张传真纸,开始念了起来: “华夏体育代表团、华夏田径队: 欣闻我国选手林幕,在第28届夏季奥运会男子400米比赛中勇夺桂冠,获得华夏奥运历史乃至亚洲奥运历史中的首枚田径短跑项目金牌……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运动员及华夏体育代表团、华夏田径队表示热烈祝贺!
林幕同志在奥运赛场上沉着冷静、奋勇争先,坚定、拼搏、奋进,以顽强的作风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华夏田径队打破成规定律、突破极限,努力创造了奇迹,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宣示了华夏人民的意志和精神…… 望华夏体育代表团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再接再厉,争奥林匹克精神的金牌,承中华民族风貌,充分展示新时代我中华体育健儿“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的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祝愿华夏体育代表团圆满完成各项参赛任务,努力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意志品质的全面丰收,为国家、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
华夏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吴 2004年8月24日 …… “嗡~”
一阵小小的哄闹,与会的不少人不太淡定了,这次的贺函档次有些高啊,难怪代表团搞的挺郑重。
田径队、运动员,这算是在领导面前挂名了吗?
一想到这里,他们更是羡慕了。
“……今天特意选择这个时间,主要……”
李荣福继续他的发言,阐述意义,顺便也旁敲侧击的点了点问题。
奥运开赛以来,总体来说,包括代表团包括他对于金牌数和奖牌数还是满意的。
但是这些金牌奖牌掩盖不了事实存在的问题。
在不少项目上,哪怕是原来的优势项目,这一次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已经足够他们去重视了。
抱着老一套,不求变、不求新,就算这次勉强获得金牌那也证明不了什么。
这不该是华夏体育发展的路。
他和袁局长商量了很久,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会荣誉当口,不可能真去说什么。
但是利用这样一个贺函的契机也让他们多领会一些,下一步再通过对当事人的后续安排来给与一些新的刺激。
拿一枚金牌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需要的是内核啊!
“好了,这些就先说到这里,在座各位有不少要带队参加晚间比赛的,也不耽误大家时间……最后说个事……”
没有理会与会人各种表情,李荣福眼神请示了下袁民维后才接着道:“罗主任,你们递交的关于增设中心副主任和田径队副总教练的提请。
局党委会议研究初步通过了,后续的程序等回国后就落实下来…… 你这个提议很好,局里也肯定你的工作,下一步关于你的事情,回国后总局会议也会进一步讨论。
总归,让每一位做出成绩的同志走上更适合他们发展、更适合工作开展的位置上去……”
“事情就到这,大家该忙的都去忙吧,那就,散会!”
“罗主任,冯主任,还有小林教练,你们留一下!”
…… “小林,怎么样?
这个会是不是有些无聊?
感觉就来做了个摆设,还不如带运动员跑几个圈实在吧?!
哈哈!”
回田径队的路上,罗毅看着林幕一副沉默的样子,随意的笑了笑说道。
一同而行的冯勇也是跟着呵呵呵的笑了笑,要说无聊确实有,摆设也对,哪怕就是最后领导当众人面留着他们下来,其实也没说什么具体的实际东西。
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已经表达出来了,终归就是一个态度。
“主任,冯指导,您二位领导来参加就行了,我一个普通教练哪需要来的。
晚上还有比赛,我还要去盯着呢……”
被他们看着,林幕也没有不好意思,刚开会他一直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模样。
但真不是太上心,他知道罗毅和冯勇也看出来了。
贺函的事早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他心里自然也高兴,能被国家领导人表扬,感觉当然好。
不管怎么说都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
但终归他也就是开会要说的意义目的,千金市骨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也罢!
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大致也分析的差不多了。
“哈哈,你个小林啊,你真不像年轻人!
你跑步时候的那些激情呢?
就像局长刚都说了,没想到你和比赛时的样子差别这么大。
要不是我和老冯都熟悉你,还以为你故意装的呢。”
罗毅今天的心情很好,田管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而且局长表达出来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哪怕只是做给别人看,下一步田管中心,包括他本人都将有一个好的发展契机了。
“两位领导,我先回去了。
晚上的比赛也快开始了,我要去带运动员们准备准备!”
几人边走边说,没一会就行到了分岔路口,这时林幕提出了告辞。
都是一些简单的谈话,嘘寒问暖的可能要更多些。
林幕虽然不会感到不自在,但觉得终归像是浪费时间。
虽然有过一段心路历程,他没有原先那么急迫、急切,但他真不想在一些旁枝末节上去耽误过多。
“你啊,说你什么好。
小林啊,你……”
罗毅有些无奈的看了看林幕,他总感觉到这个小林就像是除了训练、比赛就完全没有其他一样。
副总理亲自致函,这是多大的荣誉啊,以后回国的荣誉和资历先不说。
就刚总局表达的意思,副总教练的增设,这么息息相关的事情,他不相信林幕不明白,但好像这个小林是真不在意。
从去年世锦赛过后,他时有关注林幕,结果就是如此,让他无数次的想,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经历才能让人变的这么淡然还执着的?
“你要学会去适应一些啊,不是说要你去奉承什么,好好的干你的本职确实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