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男子二百米复赛(2/3)

他的步频更是极快,有了协调和速耐上的一步步补强,他的优势也被进一步扩大。

这一切的结果下来就是,他在前伸数最大的八道位置上,仿佛是一骑绝尘一般。

偶尔的眼角瞥向左近,空无一人,错觉还是真实,他很不确定。

他也只能努力的调整着自己。

跑吧,拼命跑就对了!

心底里的声音始终在提醒着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跑!

五十米、八十米、一百米…… 很快,选手们已经进入了弯道最后的阶段。

摆臂更有力些,迈步……弹起……前移……角度……腾空!

朱昆咬着牙,一遍遍的默念着技术动作,拼命地在迈着步子,提高着自己的频率、速度。

尽管这些默念根本就无用,肌肉记忆下的技术动作发挥出来,意念根本就不会跟的上。

加快、加速…… 他身高腿长,步频、步幅现在都不错,后半程速度耐力比起一年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终归还算不上比较爆发的选手,而且他曾经最短板的速耐,现在也并没有达到真正顶尖的程度。

可他也明白,教练们也不止一次的给他强调了节奏。

不管怎么跑,200米上他的前半程速度只能提的更快、更高,需要比起一般的大个200米选手更高效,哪怕是明知道这么跑,最后速耐还会稍有不足,但他只能这么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他步频上的优势。

每位优秀的运动员,他必然是有自己的真正特长。

完美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再用其他的训练和技术手段来弥补特长所带来的影响达到一个综合平衡,这才能真正达到顶尖。

到了朱昆这里,他缺了些绝对速度,缺了些速耐,这都是他未来的方向。

“朱昆,加油!”

“华夏,加油!”

“gussis!”

“@#¥*&”

: 弯道进直道!

200米项目真正见真章的时候到了,而此时,现场的观众也把热情推的越来越高。

各种语言的加油助威此起彼伏。

在全场绝大多数观众呼喊古西斯的声音中,朱昆隐隐耳闻有人在喊他的名字,给他加油。

原来真的有!

他心里稍一阵感怀激烈后,也再无心他顾。

上了直道后,他忍不住眼角又扫了下,他模糊的扫到了有更靠前的人,他的道次很外,无法具体去判断到底是几道,还有几人。

但他知道,他需要稳定住自己最高的速度,到了这个阶段,也是考验他保持的时候了。

起步、加速、途中高速跑、冲刺,短跑就是这么简单的运动。

不管是三十米加速还是50米起速,整体的运动员速度是必然也是一个很规律的曲线。

起步最慢,加速冲起速度上升,途中高速保持是整个速度曲线的最高端。

他此时就是这样的阶段,速度最高点,现在要的就是尽可能延长这个最高速。

落后我就追上,领先我就继续领先!

朱昆此时心里也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 冲!

冲!

疲乏的感觉一阵阵的向他的大脑传输着信息,但视线所及同样在给他传输着信息,终点线就在前方,眼前已一马平川。

离终点还有六十米,五十米……。

跑道上,偶尔目光扫过左右后,8位运动员此时都差不多是同样的意念。

包括中间位置,能比较清晰判断自身的选手在内,所有选手都依然在拼着全力向终点冲锋。

从他们的判断中,场中的局势非常不明朗。

三四五道相互的距离很近,左右模糊身影也提醒着他们一切皆有可能。

这由不得他们松懈。

而对于无法观察的人来说,那更是只能更拼。

赛场外,欢呼和鼓噪的呐喊越来越热烈,此时的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全被沸腾的呼啸所包围。

选手们进入直道后,也只是一两个呼吸的时间,终究因为实力上的差距分出了层次,而因为这样分出的位置差别,更是让现场的观众们热情更盛。

鼓掌声、口哨声、呐喊声,各种器物撞击发出的响声,声震云霄。

因为这里是希腊,因为第三道的古西斯处在了十分有利的位置上,因为离终点已经越来越近。

离的场边实在太近,哪怕是心无旁骛,朱昆依然是感觉到这股震耳欲聋的鼓噪。

这使得他的心里也不由的有些翻滚、浮躁。

很努力的控制着自己,朱昆努力的控制着自己不去在意这些。

身体、身姿,凭着记忆和意志,此时他已经倾尽了全力在奔跑。

终点线,跑,拼命跑!

还有最后的十米、八米、五米…… 低头、倾身、压线!

无数带着兴奋的欢呼、尖叫声响起,整个奥林匹克体育场都沸腾了起来。

“呼哧!

呼哧!”

喘着粗气,缓冲着向前冲了十几米,在冲的过程中朱昆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头转向了终点线方向。

“20秒40”

计时牌清晰的显示着小组第一的成绩,朱昆知道,这不是自己的。

最后冲刺时,他眼角扫过的有更靠前的人。

或许是三道,也或许是四道,这是他大概的判断。

他的视线再向远一些的地方推进,直到现场的大屏幕前,眼神也定格在这里。

没让他等多久,只是一个稳定住身形转过身的时间,随着现场广播声音响起,大屏幕一阵数据跳动。

“……啊!

哈…哈…~”

当看到大屏幕上的信息时,他短暂的失神后,整个人顿时一声吼。

粗重的气息,胸腹还在不断起伏,但激动、兴奋,笑着流泪,各种不一而足的情绪瞬间涌出,挡也挡不住。

现场大屏幕上按照名次顺序,同一组选手的成绩显示出来。

1.

第四道,伯纳德·威廉斯,美国,成绩20秒40; 2.

第三道,安纳斯塔西奥斯·古希斯,希腊,成绩20秒46; 3.

第八道,朱昆,华夏,成绩20秒48; 4,第五道,杰如辛斯基,波兰,成绩20秒51; …… 他晋级半决赛,他跑进了20秒5,他创造了他在正式比赛中个人最好成绩!

“林指导,教练,我晋级了!

杨哥,我晋级了,我和你一起参加奥运会,我和一起进入半决赛……”

朱昆紧握着拳头,心里无数的意念在翻滚。

…… “嘿~半决赛了!

真不错,真不错!”

远在华夏徽州庐州,坐在家中的周振两只手不停的在大腿外侧来回搓着。

听着电视机里传出的解说员的介绍声音,看着画面里的成绩列表框上清晰的显示,他兴奋异常!

奥运会开始了,作为徽省田泳中心的副主任,田径队总教练,他自然会关注。

何况这些天,体育局里关于奥运方面的会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

徽省出去的运动员真正取得了成绩的真的很少,也只有举重和柔道项目上拿了块铜牌。

那时候他就已经期盼着田径开场了,徽省可是有两名短跑运动员将登上奥运赛场。

不说成绩,就其本身就已经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了。

局里队里对于最终能取得成绩其实不报希望,甚至重竞技管理中心那老东西还阴阳怪气的。

周振都没反驳,但心里其实是憋着一口气的。

今天上午,体育局开了紧急会议, 林幕夺冠了,而且是华夏第一枚奥运短跑金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