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400米决赛(1/2)
“嗯?
老余,快看,我怎么感觉小林好像……?”
场边,从林幕进场开始就关注到现在走上赛道,冯勇越看心里是越有些感觉不对,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都是一样的沉稳严肃,但他就是感觉不一样,不像是他印象里的林幕。
“老总,这是有了!”
余伟立的手稍有些哆嗦,压抑不住激动的回了冯勇。
冯勇是总教练,也做过运动员,但时间毕竟不长,也没跑出什么名堂。
终究没真正感受过一名顶级运动员的心态。
可他不同,他是前全国冠军,记录保持者,他的时代里,他一直都是国内、亚洲最顶尖的那一批。
他能感受到很多东西,在以往,他欣慰于林幕能培养出赵林、杨祖耀那样的成熟运动员气质。
但其实对于林幕本身的运动员状态却并不算特别满意。
林幕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出色的技术和很强的实力,一直来他都很稳。
但他看的出,林幕没有能完全激发出自己,他很稳,但比起他手下的运动员们却是缺了很多东西。
上了跑道,余伟立总能感觉到,林幕没有那种打自心底的兴奋,能给他期待,但缺少了惊喜。
起初在亚锦赛时,林幕那般跑法,他还以为是真的拼极限了。
可是后来他知道不是,林幕一直就似乎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跑一般。
这也是为什么奥运会预赛时林幕又跑的那般疯时他非常生气的主要原因。
不为争荣誉、成绩,只是为了试验训练意图,太让他人难受。
这不该是一名顶级运动员该有的表现。
也是因为林幕主要的教练身份,所以他没刻意去说过什么。
毕竟林幕如何去选择都是为了教练工作。
但现在呢,他有惊喜了!
他终于感觉到了,这一刻的林幕,已经是一名真正的顶级运动员,从身到心的走出了这一步。
对嘛,你还年轻,王甫义干十几年,你怎能现在就放弃你自己的天赋!
“有了?
有……”
冯勇起初没头没脑的听了一句,还有些诧异,只是刚问出来,就有些反应过来了。
是的,他想到了不少过往的运动员,也想到了曾经世锦赛时赵林蜕变的那一刻,他瞬间就明白了!
“还真是有惊喜,老余,看来我们要推着他走一步,还真的对了!
现在我真有些期待了!”
冯勇心里真的很高兴,林幕不但是他们计划的核心骨干,也是他们希望的排头兵、旗帜。
他们更希望他们所热爱的事业有一位各方面都优秀的领路人!
“是啊,期待!
老总,现在这一场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首先,这一次的奥运会,我们已经赢了,赢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未来!
更何况,输赢,现在还真不确定了……”
余伟立脸上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林幕啊,你的决赛就要开始了!
我们在看着你,你的运动员们也在看着你,国内同样也有很多人在看着你。
结果会如何?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对于接下来的比赛,余伟立从没一刻有如此期待过!
…… “……观众朋友们,马上开始的是男子400米的决赛,我国选手林幕将出现在决赛场上。
这是本届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上,我们华夏第一个进入决赛的项目,也是华夏奥运历史中的第一次…… 昨晚,做为第二项有华夏选手进入决赛的男子百米落下战幕,我国选手赵林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创造了我国选手在奥运历史上短跑项目上的奖牌突破。
现在400米项目上,林幕来了!
有些观众可能不知道,从去年开始犹如横空出世一般的赵林,他进入职业体育成绩一路向上,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得意于努力,同样也得益于他主管教练的教导。
他的主管教练正是林幕,一手发掘培养的如赵林、沈欢,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作为教练员,林幕极为优秀,作为运动员,他同样出色。
去年的亚锦赛冠军,400米全国记录保持者。
本次的奥运会两场比赛,两次破全国记录,半决赛更是打破亚洲记录。
师徒表现创造了无数奇迹,当得起一脉相承。
现在,我们对于接下来的比赛极为期待。
他们已经创造了华夏运动员在奥运田径赛场的最好成绩,一步步都是在推着历史前进……”
雅典时间21点,杨建和韩桥搭档的声音开始出现在电视机内。
国内已经是凌晨两点,但依然有很多在熬夜收看比赛的观众,此时他们的精神也瞬间振奋起来了!
不管懂不懂田径的人,此刻随着解说的一番叙说后,都忍不住的感觉到有团火在心头跳动。
尤其是最近才有关注这几人的观众,此一刻内心的那种热血的期待感尤为的强烈。
“……好的,选手们已经出现了在赛场上,我国选手林幕被安排在第四道,这是短跑项目中最好的一个道次,他现在看起来格外的专注,他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好…… 现在选手的介绍已经开始,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决赛的8名选手…… 第一道,是法国选手莱斯利·德容,他是……第二道,来自美国的奥蒂斯·哈里斯……第三道,同样是来自美国的杰里米·瓦里纳……第四道,是我国选手林幕,半决赛中他以44秒52的成绩位列总成绩第一……”
现场、电视机前,解说介绍的声音几乎在同步进行着,随着摄像镜头里传回来的画面,从一道依次划过8道,同时,屏幕上选手名单信息框也出现在众人面前。
第一道,莱斯利·德容,法国; 第二道,奥蒂斯·哈里斯,美国; 第三道,杰里米·瓦里纳,美国; 第四道,林幕,华夏; 第五道,德里克·布鲁,美国; 第六道,布兰登·辛普森,牙买加; 第七道,布莱克伍德,牙买加; 第八道,达维恩·克拉克,牙买加; …… “选手介绍完毕,运动员们开始最后的赛前准备……”
解说的声音还在继续,但此时,很多一直专注的华夏观众们此刻却是有些沉默了。
只是简单的听解说读读赛道和选手名字,可能让人忽略,但运动员排列表框出现,看起来是格外的晃眼。
8位选手来自4个国家,而其中两个国家都是三人全员在列。
剩下的法国选手在边缘道次,而华夏的林幕完全被三位美国选手包围。
美国、牙买加,短跑项目的整体实力真的是强大。
此一刻,观众格外的感慨,也格外的让他们感觉到之前的百米,现在的400米,华夏人能进入决赛,并且能有一争之力,真的是太不容易。
…… “杰里米·瓦里纳!”
林幕站在第四道的位置,他并没有太多感慨于美国的强大,做着准备工作,偶尔间他也只是随意的看了看身边的对手。
特别是他左身后不远第三道的瓦里纳,年轻,看起来还有些稚嫩的一张白人面孔,身材修长,也没有一般黑人运动员那般的强劲肌肉,看起来还略显得有些消瘦。
一副茶色的墨镜套在脸上,神情严肃、冷峻,但偶尔不经意间还是流露出了丝丝紧张。
预赛半决赛前后,关于冠军选手的各方议论一直在持续。
但总体声音中,这位白人和他这位黄种人的呼声一直不高,哪怕是半决赛中,他们的成绩一个是第三一个是第一。
但林幕知道,目前还不算真正职业运动员的这一位,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将会从今天开始腾飞。
早在400米比赛开始前林幕就已经看过了所有对手,从一开始,其实他内心深处就没有那么多强烈要与谁谁去对决、拼命去争夺荣誉的意念。
正如他之前所反省的一样,在运动员的立场上,他保持了太多的冷静。
其实林幕有时候也想过,他自我感觉成绩在稳步上升,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比手下运动员们还要强些,但却总不如赵林和杨祖耀他们那般突飞猛进。
可能的原因他想过不少,技术上,属性上,现在想来,他想明白了,那颗运动员的心还不够明。
从刚一刻,红旗、国人、身后所有寄予他的期待,让他真正沉下了心。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一点,他一直缺少可以让他完全去释放的对手。
今天不一样了,有使命、有责任、更有值得为之释放所有的对手。
重生以来,林幕从没有一刻如此期待于比赛过。
林幕在思考于自我和对手,而他所没有注意到的是,当他出现在决赛赛场时,其实他的对手们也同样在警惕和自我激励。
只有真正看过、比过的人才知道,他们的对手并不同于外界的呼声。
随着百米和400米进行到现在,林幕的一些事,并不乏于在各国的案头文牍中出现。
正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百米9米9,200米20秒,400米45秒,60米6秒5,华夏的短跑,华夏的选手,这每一项都已经值得给与足够的重视了!
体育场内,众多的观众们看着选手们最后各自的仪式、准备,掌声、口哨和欢呼声一刻也没停歇过。
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弱者,或者说是看起来比较弱势的一方,比如此时被美国和牙买加集团所包围的华夏人和法国人。
从心底里,他们更希望于欧洲同袍和华夏人能创造一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