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往前走的脚步永远都不要停下(1/2)
几分钟后,林幕和余伟立赶到场边聚集地。
冯勇早走了,他一个中心副主任、田径队总教练,显然不可能长时间待在这一处。
两人来到几位教练的身边,也没寒暄,目光就投到了赛场上。
此时的田径跑道上,女子百米飞人的角逐正在上演。
不断的调动、渲染,万人齐聚的体育场现场,人们满怀激情的为跑道上奋发的8位女将激烈助威、喝彩。
在一片加油、呐喊中,已年满27岁的川籍女飞人李梅雪似乎依然强势,以绝对优势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在全场雷动,为这位集百米全国记录、亚洲记录、室内60米记录于一身的名将欢呼的时候。
身在场边的国家队一众短跑教练却显得有些沉默。
“27岁啊!”
余伟立轻轻的叹了口气。
身处一旁,其他教练都看出了不少东西,只是听到余伟立的叹息,他们也不好去说什么。
或者说,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应该早在意料之中。
如果不是因为林幕的出现,他们男子项目上估计也同样如此。
想到这里,几位教练不由的看了看林幕。
而林幕呢,听着余伟立的一声叹息,他虽然没有其他教练的情绪,但心里同样也是有些感怀。
短跑,特别是女子项目,不论前世今身林幕都依然能记得曾经那段“辉煌鼎盛”
的岁月。
华夏女子短跑似乎一朝崛起,双梅傲立,群芳争艳。
破11秒,半决赛、决赛,所有参赛选手近9成跑进了11秒30。
10秒79、10秒89,迄今为止,依然是亚洲唯二的两个11秒内的成绩。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新世纪到来,李梅雪历史突破的闯入奥运百米决赛,一时巅峰之后,迅速坠落,整个女子短跑也一瞬间就跌入了谷底。
而那个名将傲世,百花齐放的时代,也悄悄然终结。
“余指导,会好起来,男女其实都一样,关键的是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林幕轻声的安慰了一声,尽管他知道,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练其实并不需要安慰。
“是啊,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且……”
余伟立很是感慨的轻轻一叹,:“80年代末,那会我还是女子短跑主教练。
我们那一批教练,用了几年的时间,找资料,找录像,研究、试验努力摸索着适合我们华夏女子短跑的路,结果总算有些效果。
随着一批有天赋的运动员出现,我们也成功走到了亚洲的巅峰,就算和世界的差距,看起来也不再遥远。
可是……”
无奈的摇摇头,余伟立没有再说下去,现在的情景已经摆在这里,似乎不需要描述了!
李梅雪,他们那段成果的最大受益者,95年成名,97年入队,2000年达到巅峰,个人最好成绩10秒79。
现在呢,凭着几年前的技术和日渐颓势的身体状况,11秒43,可以排在她巅峰前后最差前10位的成绩,依然“强势”
的夺冠了,是该说她的幸运还是该说女子短跑的悲哀?
“小林,你记住,不管到哪一天,往前走的脚步永远都不要停下!”
收回了感性,余伟立很郑重的朝林幕说道。
“余指导,您放心!”
林幕肯定的点点头,偏头看向了身边的另外几位教练,“而且,我希望的是,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代人……”
…… 时间到了晚上18点30分, 田径跑道上,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女子百米的所有选手退场,男子100米决赛的八名选手走上了赛场。
而随之而来的是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气氛,在无数欢声鼓动中,8名运动员各自走到起跑线前。
现场主持人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介绍依次下来,一切准备就绪。
很多年后,许多曾经关注田径的人依然记得这一天,记得八条跑道上的那些选手。
回想起来,或许就是从这一天,一个时代开始了…… 第一道,刘洋,粤东; 第二道,陈建海,粤东; 第三道,沈保,苏省; 第四道,赵林,南湖; 第五道,杨祖耀,沪海; 第六道,沈欢,南湖; 第七道,何俊,渝城; 第八道,胡珂,华清; …… “各就各位!”
熟悉的发令声响起。
跑道上,只是互相对视一眼,八名选手纷纷俯身低头,双脚踩在起跑器上,一股肃然的气息油然而生,顷刻间随之蔓延。
绝对可以称的上当前国内最顶尖的八名百米选手,不论成名与否,似乎都早已经把赛前的情绪控制融入骨子里。
体育场渐渐安静下来,起跑线处,气势升腾间,却仿佛又有着违和般的平静,古波不惊!
“预备!”
“砰!”
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
一瞬间,起跑线上八名运动员几乎同时窜出。
现场主持在一声枪响,选手冲出后,激情也是瞬间而发,声音顿时而起, “比赛开始……起跑非常快,几乎难分先后……”
然而看似几乎同时的节奏,只在身形前倾一步后瞬间分明。
被重新加入列表,经过了一次技能加持的室内赛,沈欢似乎整个人实现了升华,没有抢跑、没有压枪,却跑出了近乎于抢跑的情景。
更为难得的,从极静到极动间,他似乎跑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反应快、起跑快、起速的两步同样快,所有的快结合在一起,他找到了一种独属于他的爆发。
快速的步频,强而有力的迈步,一直到三十米接近四十米的位置,沈欢依旧领先着跑在第一位。
没有左顾右看,没有放松、松懈,哪怕是知道自己目前可能领先着,他依然心无旁骛的朝着前方在推进,而他的速度也逐渐被拉到了巅峰。
快点、再快点!
沈欢心里不停的给自己鼓劲,他非常清楚,那个曾经的师弟,必然就在自己的身边!
一切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看台上、场边,万人见证下,跑道上的8条身影从同时爆发到逐渐出现层次,时间也只在须臾之间。
从高处看去,跑道上的位置也正如沈欢所料,从刚开始的几步拉开身位到现在,大多的对手已经被进一步拉开,然而有两道身影靠着强而有力的步伐始终跟在其身后,距离也在进一步被缩小。
四十米……五十米…… 处于四道,赵林的速度已经达到绝对的巅峰,前半程的爆发起跑,他也积蓄了足够的动能。
没有关注左右,甚至于前方都没有刻意去关注。
世界室内赛的一次突然心血来潮,他跑出一场既糟糕也精彩的比赛。
之后的回想,教练的点拨,一段时间的训练过来后,他心里不时就冒出了一些朦胧的想法。
刚刚起跑,几步的加速,他似乎又有了些感觉。
跑、加速、摆腿前移,哪怕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记忆,但并不需要太刻意。
逐渐的进入了状态,赵林完全的投入到其中。
同样的技术,不同的发挥,教练说的是随身而动、随心而动…… “真是快啊!”
眼睛稍微的左右移转,努力追赶的杨祖耀心里不由的一声赞叹。
从起跑伊始他就感叹连连,哪怕他一直闷头加速中,他依然无法抑制心中的赞叹。
左边的小兄弟,他是一步步的见证着走过来的。
从刚开始起跑反应比他慢的多,日复一日的训练下来,日常必不可少的听枪起跑、起速。
到现在,这位小兄弟的起跑加速终于有了顶尖选手的风范,比起他来已经不遑多让。
要说,赵林的变化让他震撼,但他也多少有些心理准备。
可右边的这位小兄弟,给他的却是足够的震惊。
他一直知道,沈欢的起跑起速足够优秀,早几个月前就已经超过了沈保。
而沈保之前是队里公认的起跑起速最快的人。
因为很少有机会同场比赛,训练时可以直接感受沈欢起跑的机会也不多,因此,他并没有多少直观的概念。
直到到刚刚一跑,他终于明白了教练的慧眼识珠,这已经不是用优秀可以简单形容的了。
还差点距离,追上去!
这场比拼倒是足够精彩!
同样已经完全起速,迈着大而有力的步伐,杨祖耀心里默默的鼓着劲。
同样有着如此心声的可不止他一人。
五十米、六十米过去,沈保、何俊,陈建海,包括刘洋、胡珂在内,都一直狂奔着努力向前冲,从起速拉起身形后,在目光稍微扫视下,他们都已经隐隐了解了自己所处在的位置。
或许一切也早有预料。
追、加速、加速、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