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无题(2/3)

的建议,到今天17年了…… 17年来,我们华夏田径短跑项目经历了很多磨炼,也走过了不少阶段,是在在无数挫折与失败中艰难前行的。

就像我们国家的发展一样,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变,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必然有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

当初,提出这一方针是无数教练员和运动员参与其中的,提出这样的建议,是针对我国短跑单项水平尚低,基本无缘世界大赛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发展策略,它可以被我们当成为单项争取机会的敲门砖。

就像刚刚我说的一样,我们现在走过了17年,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那么这时候,我们需要赋予他新的要求。

虽然我们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总体来说和世界顶尖还差了些距离。

那么这一方针在走过一个阶段后,下一步将会承担起为更多运动员提供平台和比赛机会的责任。

运动员需要更多的参加高水平的比赛获得锻炼,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提升……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意义。

任何方针、方案、制度形态,必然会随着发展时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诠释。

这位记者朋友。

也许到将来哪一天,我们华夏能和美国一样,随便临时拼凑都是有10秒以内的平均水平。

这时候,我们再来探讨下,方针的对错问题!”

“林……”

人群中有记者再次想问什么。

“好了,到此为止!”

招呼了林幕,余伟立头前排开了人群。

“余指导,林指导!”

接机大厅中,一个接一个声音传出,刚说了点有意思的东西,记者们显然还不满足。

接连的喊着两人。

余立伟丝毫不停,小林刚刚的回答还凑合,至少没有对总体方针去具体评价什么,也只是赋予了一些新的定义。

要知道,当初参与的人中,很多现在都在一定的位置上呢。

尽管他们制定了方案后就从没真正重视过,要不也不会快20年了还弄不过一个泰国。

但很多人就是这样,哪怕不对,也容不得人去说不是。

随着余伟立和林幕的离开,记者们的争取也没了目标,稍微整理下这次所得后,众人也各自散去。

接机大厅又恢复了原本的秩序,一场临时的采访内容随着记者们的离去,纷纷向着外界扩散。

而一个名字,也通过一篇篇报道慢慢的走到了人前。

随着一部关于华夏田径的纪录片在央视体育频道播出后,林幕这个名字,终于从只有圈内人士知道,走到公众面前,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熟知!

…… “哥,真不跟我过去?”

濡须,林幕的家里。

林幕和和他的父母兄嫂,一家五人,围坐在一起,正吃着饭。

这时候,林幕再次的问了问哥哥林帷,“按我现在的情况,如果向领导说下,去基建那边安排下你跟嫂子应该没问题的,不会有什么麻烦……”

从菲律宾回来后回到队里,没修整两天,各地方的体育部门就找上来了。

因为已经快到10月份,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城市运动会就要开始了。

作为国内仅次于全运会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甚至很多时候他所赋予的意义要更大些。

这自然受到了各省、市的主管单位重点支持。

各省市的体育局纷纷出面,早早的就来到队里活动了。

赵林最终还是被南湖接走了,他将会代表本次主办城市南湖省会潭州参赛。

肃省和南湖关于赵林的争夺战最终以南湖获胜而告终。

中间的过程如何,林幕没去关心,但他也多少能想象出来。

就如他一般,南湖也极力邀请过他,隐晦的提过很多待遇上的问题。

但最终林幕婉拒了!

除了赵林,杨祖耀也回了沪海,虽然年龄过线了不能参加城运会比赛,但沪海那边依然极力要求,全锦赛没回去,现在也不好再抹了面子。

手下的运动员都走了,林幕也没陪着他们过去。

训练、比赛,一个周期下来,他也着实感觉到有些累了。

时间临近国庆,本也准备放几天假修整下的。

于是林幕在和队里沟通过后,决定回徽省。

徽省田泳中心和田径队从世锦赛结束后一直和他联系。

这次虽然人没过来,但招呼早打到了。

他也该去一次。

国庆过后没多少天就是城运会,再结束后冬训就差不多开始了,他也不会再有多少时间。

也趁这个时候回家来看看!

依然是以前一样,父母兄嫂聚齐,吃几顿母亲做的饭菜,不去考虑是否科学营养的问题。

感受下亲情,平淡中带着丝丝温馨。

闲谈时,林幕简单的说了下自己的近况,跟着又关心了下父亲的情况和哥哥的情况。

父亲的情况倒是简单,不管混的好不好,毕竟也50出头了,再干几年颐养天年就是。

倒是哥哥说起工地上的事,让林幕心里动了动。

濡须建筑安装总公司,哥哥林帷现在所挂靠的单位。

从初中那会开始干建筑小工开始,到现在近10年,也算是濡须建安公司的老员工了。

只是因为没人没背景,一直也没混到个正式编制。

跟大多数的企业一样,新世纪开始后,建安公司从集体制走到了承包制。

对于很多有编制有一定职业的人来说,这是个噩耗。

但对于像林帷这些下面干活的人来说,可能反而是好事。

因为他们本就只是个长期合同性质的工人,没保障,比正式职工工资还低。

现在各项目部被承包了,只要有技术肯下力气,待遇比起以前将会高上很多。

但,在林幕想来,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卖力气,终究有干不动的时候。

林幕提出了是否找个生意做下,至于本钱,他这大半年下来,各方面的奖金加起来还是有些的。

但林帷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也是,老林家的人,就没有谁有生意头脑的。

在林幕再提出,跟着他去燕京在田径队找个差事的时候,本有些意动的大哥,最终还是摇头拒绝了!

其实,在林幕想来,以他现在的情况,如果开口了,只是在基建部门谋一份没编制的普通工作,应该不是问题。

而且随着他在队里的身份变化,将来也只会越来越好。

“哥,真没事!

你们都不看新闻报纸的,要不就知道了,我现在可不是几个月前了!”

林幕笑着道,在家里,他很随意,他不用刻意的去解释这些,只需要让他们明白,现在这样的事真不算事。

林幕可不会清高的弄什么公私分明,如果一个有了点成就的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还能让他的家人过的惨兮兮,那这个人绝对有问题,不是人有问题就有心有问题。

至少这在林幕看来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还是算了吧,你也才刚站稳脚跟,别让这些事影响到你,我现在干这个也挺好。

真要是行,那过几年,等你再稳一些。”

林帷最终还是摇摇头。

兄弟俩讨论这些事,林父自感分不清好坏,也不插言,只是欣慰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时的咪口酒。

兄友弟恭,不论是好是坏,做弟弟的能想着哥哥,做哥哥的能站弟弟的角度去考虑,这无疑是让他这个做父亲的老怀安慰。

“哥,难道你就没点梦想什么的?

你也先别急着决定,这几天我要去省里一趟,等回头我们再商量。

如果不愿意去燕京,我们还可以想想其他门路。

总之你现在这个别干了……”

“梦想吗?!”

林帷脑子里一暮暮划过,嘴里不禁呢喃着。

“叮铃铃”

本还准备再说什么的林帷,被林幕的手机铃声打断了。

“周主任,您好,哪能不记得您的电话。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