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亚锦赛(五)(1/2)
“Set.”
体育场内,赛道上,8位运动员身体瞬间动作,臀部微抬,力量灌注全身,蓄势待发。
“砰!”
比赛枪声响起。
陈建海瞬间发动,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起跑反应上他有自信不会比赵林和杨祖耀差,国内的选手能和他伯仲的也就沈保了。
而且这一跑,他还有意识的近乎于在压枪跑,孟少强昨天给他制定的战术,反正起跑就算被判抢跑一次,下次好好听枪跑就是,结果也不会差到哪去。
十米、二十米, 8名选手,除了实力确实差距极大的泰国选手外,其他7人差别都是极小。
亚洲田径很弱,那是多方面决定,但就只看前期起速和起跑,很多亚洲选手都不输于世界顶尖选手。
这一组决赛的运动员更是如此。
20米过去,差距极小,以最快的起跑反应加速冲出的陈建海领先了半个身位的优势。
赵林在枪声响起后的一瞬间,也同样鱼跃而出。
他的反应资质不高,就算是着重加强了以后,依然不算高,反应可不单单只是起跑瞬间发动的那些影响,对于力量和速度的传输同样也有着影响。
从跟着林幕训练,他就一直在练着起跑,练着反应,先天性的东西他决定不了。
但练身体的肌肉记忆,练成身体的条件反射还是有效果的。
他也一直都坚持着,半个多月前,新一轮的训练,教练教练所安排的内容他更是一刻也没松懈过,到的现在终于有了些模样。
当然和那些一流顶尖的选手还有差距,但靠着起跑后的力量爆发,至少不会在这样的决赛对手面前露出劣势。
三十米过去,起跑反应勉强在4、5之间的赵林冲在了第四的位置,在他前面也只有陈建海、杨祖耀和日本选手朝原宣治,几人间的差距也只是身位上的。
平行线上,另一位日本选手土江宽裕和沙特人阿尔亚米略落后于赵林排在其后。
四十米,五十米,赵林赶上了朝原宣治,赶上了陈建海。
眼角余光瞥了一下右侧,一条红色的身影,此刻的他已经和对方并驾齐驱。
两人领先了其他所有选手,差距在这一刻逐渐的变大。
是杨祖耀,也是决赛里他认为唯一的对手。
从杨祖耀正式进入团队后,他和杨祖耀两人一直相处的很好。
他把杨祖耀当成一位亲善的大哥,还是一位刻苦、聪明的榜样。
很多时候,他有意无意的就去试着学习一些杨祖耀身上他认为好的东西。
但要是说,他完全没有一点比较之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尽管拿到不少荣誉,百米也多次赢过杨祖耀,但赵林意识里还是认为自己比杨祖耀综合起来要略差些。
他甚至相信,如果教练让杨祖耀主攻百米,说不定现在成绩也不比他差。
这也是他时时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百米他自问比杨祖耀要略强,但200米,教练一直都没让他上。
他不认为教练是为了让他给杨祖耀让路200米,他只认为自己应该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至少比起杨祖耀,还有不足。
脑海里电光火石般转了下念,赵林一瞬间有要拿出拼世锦赛时的狠劲出来,因为他感觉自己和杨祖耀现在只有些微的差距,可能他稍稍领先,或者是杨祖耀稍稍领先,但是差距实在是不大。
但想起教练的叮嘱,他按捺住了冲动!
教练说过,磨合步伐,磨合身姿,在你所能控制的相对极限把这些动作和节奏深深的印到骨子里去。
他知道,在他拼出绝对极限的时候,按他现在的磨合情况,还无法保持一个稳定的步伐节奏。
那前面这些时间的训练、磨合,都至少会废去大半。
杨哥又进步了!
练兵、练兵!
赵林保持着步伐狠狠的瞪着跑道。
还有些速度可加,还没到我的极限范围,赵林一点点的把自己的速度彻底带到了他能控制的巅峰。
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高速下的奔跑之中。
50米,60米,70米, 身处第五道的杨祖耀也是同样的眼角余光扫了下左近。
已经落后不少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他心里难免的还是有了些起伏。
如同赵林对他的感觉一样,他也同样感觉到了,这个小兄弟又进步了!
在百米上,比他的进步更快!
绝对的速度、频率和爆发上,比起赵林,他知道自己又被拉了一点点。
虽然是200米的专项,但经历过世锦赛的那段历程,现在的他在跑百米时,不会再有心理上的松懈和不知方向。
按照教练给他规划的方向,理想的目标就是百米和200米都是爆发着跑完全程。
虽然现在200米下来,他的力量和速耐还无法支持着全程爆发。
但那是未来的方向,不但是要全程爆发,还要是最有效率最大化的爆发。
两个小时前他以异常轻松的姿态跑了趟200米预赛,至少给人的印象是异常轻松的。
成绩20秒22,比起世锦赛决赛时,成绩差了许多,但依然排在总成绩第一进入了明天的决赛。
对于这个成绩他是能接受的,从调整的情况来看,他比赵林分析的要更透彻。
现在的他可以说前阶段的爆发,已经不算弱了。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但是,60米,也只是60米,起跑、加速、途中,他努力保持了60米的均势,终于被超过去了。
而且他知道的是,他的技术特点和赵林不一样,虽然跟顶尖的选手比,都不算是前期爆发超强的,但也不算弱,比起他,赵林的前期爆发还要稍强些。
能让他领先,也只是因为赵林在磨合步伐的阶段,有意识的在规范步幅。
而他在前半程调整的并不多。
因此,他本以为能僵持的再稍微的长一点。
绝对速度峰值、力量、爆发力差距变大了!
这是杨祖耀心里最真实的判断。
尽管他知道,能保持高速爆发的距离上,赵林还和他有差距,但这是百米,完全不会超出赵林能保持的范围。
这个百米输了!
杨祖耀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放空了心神,挥洒着自己的身姿。
教练的话他同样记着,在自身可以控制的极限下磨合调整,完善途中,完善冲刺阶段步伐和后几步的压线技术动作。
七十米、八十米、九十米…… 四道,五道,两位华夏运动员,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越来越远的拉开着与身后选手的距离,在向着终点线迈进!
在他们身后,二道的陈建海和三道日本选手朝原宣治不约而同的向右前方瞥了下眼神,接着瞬间又收了回来。
他们心里都是一样的想法,果然差的多,果然是要争第三。
第三道,华夏人,这是我现在的对手!
第四道,日本人,这是我现在的对手!
…… 看台上, 华夏代表团众人既轻松又紧张的关注着赛道上的你争我夺。
轻松的是冠亚军已经稳了,从60米后就稳了,紧张的则是能不能包揽前三,这将是华夏崭新的一页。
相对于华夏人,看台另一边的日本教练高野进此刻反而平淡的多,不是他对荣誉和奖牌没追求,而是他明白,他们输了!
日本这次输了,他们日本是要在国际赛场竞争一席之地的,不是来亚洲赛场去争这枚铜牌的,就算是最后拿了第三又如何,这不该是他们的追求!
观众席上,抄着各种富有东南亚地方特色的语言,呐喊、嘶吼,加油、助威,可能大多数人只是凑趣,或者是被时时提高的气氛带动了起来。
但不可否认,随着他们挥洒出了热情,体育场中终于有了些国际大赛的氛围。
在渐渐炽烈的气氛中,跑道上的八名选手依次跃过了终点线。
终点线的计时牌上,男子100米决赛第一的成绩已经出现。
“9秒99秒,MR”
“噢~”
“嚯~”
在无数观众为亲见10秒大关成绩出现而惊呼出声时,在看台一角,被身周各类声音包围的高野进深深的叹了口气。
“伊东,我们输了!
至少这一次,我们输了!”
伊东浩司低着头,尽量不去看高野教练的脸,因为那会让他难受。
那仿佛是一种对自己失望,恨自己无能的眼神,深深刺痛着他。
他知道高野教练说的输,不是输了这场比赛,尽管朝原宣治没拿到第三,前三都被华夏包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