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2章【一朝闻名天下知】(求月

报亭老板看着《东方日报》的其中一则新闻标题‘所谓港岛危机,都是杞人忧天!

’,忍不住立马向下阅读正文,缓解自己最近的压力。

对于一个中产阶级,那里也跑不了,只能在港岛等待命运!

不像那些巨富,可以随时跑路,天下那里都能生活!

这则新闻有几千字的的篇幅,深度的剖析了困扰着港岛民众长达半年的担心,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满含论证的根据。

结尾东方日报更是坚决的认为,大陆不会在此时收回港岛,更不会选择使用武力收回。

“太好了!

太好了!”

老板忘乎所以的在那里欢呼,这下自己终于不用担心了。

“老板,你在瞎高兴什么,赶紧给我拿份《星岛日报》,我老板还在等着呢!”

一位年轻人来到报亭,看老板正在忘乎所以,连正业都忘记了,忍不住抱怨道。

“好咧,给!

今天的《东方日报》有爆点啊,要不要也买一份回去给你家老板看看!”

老板自然是公平的,如果别家有惊爆新闻,一样会推荐。

“我家老板最近关心时事,不怎么爱看经济方面的报纸了!”

“今天《东方日报》爆的就是时事,你看!”

只见老板把《东方日报》关于港岛危机的新闻,标题指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果然被标题了吸引了目光,然后想了一下,老板最近不就是关心这些事情嘛,连生意都快无心情做了。

那就买一份,大不了自己出钱,拍拍老板的马屁。

“那就拿一份,这则新闻你看了嘛?

怎么样,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新闻?”

年轻人一脸怀疑的说道。

“看了,不好我能向你推荐吗!

放心,给你家老板看看,保证喜欢!”

年轻人的好奇心,此时也被调动了起来,然后一边走路,一边看报纸。

“太好了!

糟了,晚点了!”

年轻人来到公司楼下,才意识到,自己迟到了。

“不过,今天有理由,老板不会怪我的!”

来到老板的办公室,老板果然看了看手表,然后不满的说道:“今天怎么晚点呐?”

年轻人连忙说道:“老板,报亭的老板非要给我推销一份报纸,我看也是你喜欢的内容,就多买了一份给你,所以晚了几分钟。”

“什么内容,你还会知道我的喜欢?”

老板一脸好笑的说道。

年轻人直接拿起《东方日报》,并指把新闻指给老板,说道:“老板,你看看!”

20分钟后,老板一脸高兴的抬头,说道:“好消息.....

臭小子,跑的真快!”

一看员工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老板满腔的喜悦,竟然无从诉说,只得收回口中的话语。

这一天的下午1点,东方报社就陆陆续续的迎来追加订报的消息。

东方报社的所有员工都知道,公司将再一次迎来了辉煌。

印刷的数量早就准备充足,这一切都来源于,杨康和沈宝兴对这刊《东方日报》的信心。

整整的一天,港岛都在热议这个话题,《东方日报》的新闻稿,竟然说服了很多的港岛民众。

纵有不同的声音,在此时,也得被埋没了下来。

因为港岛实在是已经有快半年了,都是那种阴沉的言论; 时不时还来个谣言,说对面马上就打过来了,弄得大家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

这时候一道阳光照射下来,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欢喜。

当天晚上九点,吴光耀来到了东方报社,并为大家带来了夜宵。

“老板,好消息!

今天的销量粗略统计出来了,一共是15000份,打破《东方日报》的天销量。”

杨康一脸的兴奋,向吴光耀报喜道。

大家为了统计今天的销售量,可是加班了好久!

“恩,看来港岛民众太需要这个阳光了!”

吴光耀回应道。

吴光耀接着招呼大家,一起吃个夜宵,然后该下班的下班!

“谢谢老板!”

一时间充满了东方报社。

吴光耀旗下的任何公司,在这个行业都属于高福利水平,所以一向被人津津乐道。

大家散去后,吴光耀找到报社的两位负责人,说道:“既然港岛民众喜欢这种充满希望的新闻,那么你们明天再找几位港岛学者,以这个观点为基础,再撰写一些这方面的新闻。

但是要记住,必须不能抨击任何组织。”

“是,老板你就放心,所有的新闻,我都是亲自过审,绝不会出现上次利家的那回事了!”

沈宝兴一脸认真的说道。

吴光耀摆摆手,然后说道:“利家那事,我没放在心上,你也没有错,不要老是挂念!”

......

《大公报》的一间办公室里,两人正在交谈。

“上面已经给了回复,让我们不做任何反驳,也不做任何支持,任由事态发展下去!”

“那上面是有这个意思了!”

“大概是吧,不要瞎猜了,我们做好交给我们的工作就行了,这些都是上面决策的事情!”

.........

亚厘毕道府邸,布政司正在向葛量洪汇报。

听完了汇报,葛亮洪说道:“上个月为了承认新华夏的事情,我们英吉利遭受到美、法盟友的不满,可谓是付出良多。

可是为了远东的利益,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场危机过去了,毕竟国与国之间,不是靠这些小道消息,就能确定的。

这个新闻,就让它作为稳定港岛的力量,继续传播下去吧。

但是,我们港府还是需要保持警惕,危险并没有过去。”

布政司回应道:“恩,港岛是时候需要一些稳定了,不然很多外资都要跑光了,以后我们的发展就困难了。”

葛亮洪属于专心发展港岛的总督,一向关心港岛的发展,对华资也没有太多的偏见,所以说道:“不能老是看向那些外资,现在港岛的华资不比外资差,都是对面过来的巨富。

我们港府要多给一些政策,让这些人开设工厂,这样才能分担我们港府的难民压力。

你对那个吴光耀的华商,不就是蛮欣赏的嘛!

那么对于其它华资也给点政策,比如开工厂的土地和税收,都可以再低一点。”

“恩,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些人有资金,有设备,也有技术,既然你发话了,那我就执行下去!”

凭借着备受港岛民众喜欢的新闻,《东方日报》这一次再度跨越了高峰,销量一度成为港岛第一。

好在东方报社的人都很理智,知道不可能长期占据第一,毕竟根基太浅。

但是这一次,至少能让《东方日报》稳定在前三。

而且这次,《东方日报》被很多势力知悉,比如内地、台岛、港府,甚至东南亚。

真可谓‘一朝闻名天下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