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49章 开幕!(1/2)

第449章 开幕!

平安县。

“多谢山本大佐的推荐。”

甲佐真司对着山本深深鞠躬,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语气: “为了天皇,为了帝国圣战,我必将竭尽全力。”

但甲佐真司俯下的脸上,满是咬牙切齿。

“哟西。”

山本很满意甲佐真司的态度,他继续叮嘱道: “这次你要对付的是老对手李云龙,此人诡计多端,而且行事多出人预料,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防范,不可轻敌大意。”

“嗨。”

甲佐真司继续躬身,声音已经多了一丝丝扭曲。

三次差点死在李云龙那伙人的枪口下,五次驻地阳泉被李云龙进攻,四次麾下联队遭遇李云龙埋伏损失惨重,七次驻地被李云龙部队穿插通过。

他会对李云龙轻敌大意?

他敢对李云龙轻敌大意?

“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记得及时向吉本将军汇报。”

山本没有注意到甲佐真司的异常,他拍了拍甲佐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 “这次两个县城八千人规模的作战,必然为甲佐君履历重重的添上一笔。”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队,升级到少将都是最难的一步,哪怕战争时期也是一样。

能力,资历,运气缺一不可。

按道理八千人规模的指挥,需要少将联队长级别,但在山本和吉本的介入下,甲佐真司获得了实际指挥权,只要完成目标,不犯大错,不出现严重的问题,必然能一两年内升级至少将。

战争时期,升级简单太多了。

“嗨。”

甲佐真司声音带着浓浓的苦涩。

他缺乏坚固的后台,大佐已经是极限了,没机会向上爬了,哪怕这是战争时期,毕竟打到现在,帝国大佐一大堆了,这次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八千人规模的战斗指挥,升级将官的踏板。

有这个好机会,他应该高兴。

成为将官是他毕生的梦想。

但问题是,这次对付的是李云龙,这让甲佐真司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李云龙可不好对付!

稍微一不注意,非但将军做不成,还得切腹自尽。

“哎···”

看着离开的山本,甲佐真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山本离开后,平安县大队长之一,原昔阳驻军大队长山田走进了司令部。

“甲佐大佐。”

山田很熟练的敬礼。

“山田君。”

甲佐真司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山田坐下说。

两人很早就认识了,昔阳距离阳泉很近,然后,阳泉和昔阳距离当初的李云龙根据地都很近,自然而然的,两人关系非常不错,毕竟有一段长久的共患难日子。

“甲佐君。”

山田顿了顿,才语气十分凝重的说道: “这里的李云龙比寿县的更加可怕。”

“详细说一说···”

甲佐真司语气同样凝重。

李云龙还在寿县的时候,两人就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对李云龙,要大胆假设,万分防备。

······ 六月下旬。

赵家裕机械厂。

叮叮梆梆金属敲击声音不绝于耳,厂房中,一千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忙个不停,这些人大多数人都非常年轻,二十来岁是主流,三十岁也比较多,只有少部分年龄比较大。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这喜悦和希望。

虽然机械厂非常缺人,但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张万和在选人的时候非常谨慎,主要选择那些积极,坚定,热情的青年学生以及资深技术人员。

毕竟,这里有着四位大师傅,也有着整个民国技术水平最高的一个全套机械厂,不容易任何意外。

中午时分,门口来了一拨大骡马牵引的赵家裕板车,既使用橡胶充气轮胎的带金属减震的板车。

“把这批零件搬上去。”

孙德胜指挥着一些人将堆放在机械厂大门外空地的木箱搬上板车,随后,他拿出一张清单递给领头的运输队长: “两百份机枪零件都在这里了。”

“两百份?”

前来的运输队长有些惊讶。

他是太行山兵工厂的运输小队长,这次是来运输机枪零件到总部兵工厂去的,出发前,张部长说的是一百份机枪主要零件。

“嘿嘿嘿···”

孙德胜有些得意: “生产比预估的顺利,原材料问题也初步解决了,你回去和张万和说一声,从七月份开始,我这边能达到每天三十五份的产能。”

“三十五份!

是。”

运输队长满是惊讶和欣喜。

他自然知道自己运输的是什么,是机枪的重要零件,每一份零件就代表能制造一架机枪,每天三十五份,那每个月就是一千挺机枪。

每个月一千挺机枪啊!

能装备多少部队啊!

带着难以言喻的激动,运输队长当即开始带人搬运木箱,动作十分小心。

“孙厂长。”

一会之后,有一个团部人员跑了过来: “下午会有一批废旧钢材运输过来,大约七十吨,你准备一下。”

“这么快?”

孙德胜有些惊讶,发动整根据地的力量收集废旧钢材,而且还向外购买,使得钢材缺少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但前天前才收到一批废旧钢材,今天居然又有了,而且还是七十吨,让他很是惊讶。

他点点头: “好。”

“这批钢材一部分是外地商人,一部分是晋绥军送过来的。”

过来的团部人员忍不住说了一句。

“晋绥军。”

孙德胜笑了。

“厂长,政委来了。”

团部人员离开后,孙德胜便进入机械厂厂房,凑到一位大师傅面前,听大师傅讲机床操作要点,以及机床的结构和设计,一个战士便向孙德胜说道。

“政委。”

孙德胜连忙跑到外面。

“你准备一下。”

赵刚不废话,直接摊开地图,指着一个点说道: “我想了个办法,把机枪生产线分离出来,单独在这里设置一个厂房,这样方便扩大生产和培训工人。”

“好。”

政委的话,让孙德胜眼睛一亮。

机械厂因为大师傅,有大量陈老板提供的先进技术资料,以及那些先进设备,保密性很高,必须优先保证安全,扩张束手束脚,有很多以前太原兵工厂的工人,因为审核不过关,没办法进来工作。

但在外面设置一个制造工厂,那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扩张,反正机枪生产线又不需要保密。

“我马上让人去建设工厂,你和大师傅商量转移计划,顺便扩大一下生产,缺什么设备和我说,我去陈老板那边弄。”

前几天再次击落几架鬼子轰炸机,而且每一架飞机上都是,这批物资额度全部用来换机器设备,让赵刚有了底气执行这个计划。

“是。”

孙德胜点头。

···· 太原。

吉本在听飞行大队队长汇报情报。

“五月二十号至六月二十号,飞行大队累计执行十十七次侦查任务,十五次轰炸任务,出动侦察机十七架次,轰炸机七十架次,累计投弹三十吨。”

大队长语气带着满满的沮丧: “损失侦察机七架,轰炸机十架,其中三架是机械故障坠毁,飞行员跳伞,剩余的全部是被独立团的防空火力击落,飞行员全部玉碎。”

虽然飞机得到了补充,足足五十架九七式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也来了一大批菜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