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起草莽 第四十九章 破阵(1/2)

广场上几百个少年齐刷刷转头,看着两个破门而入的楞货。

苏恨歌没想到,这大门后面居然是剑阵。

几十个木头人手持长剑组成了一个阵法,看上去眼花缭乱。

仔细看,每个木头人的剑招都不同,又能与别的木头人配合无间。

木头人剑法奇快,整个阵法看上去就是剑影翻飞,但又给破阵之人留下了机会。

要求破阵之人,每一次出招,不但精准,而且毫无多余的动作,并且比木头人更快。

这样才能在间隙之前通过此阵。

“这剑阁的人怎么过去的?

天天从此阵穿过?”

苏恨歌好奇,这剑阵就在大门后,挡住了去路。

“这你都不知道?

剑阁大门五十年都没开了啊。”

白衣少年皱眉,“自从剑圣摆下这阵之后,剑阁都走侧门了。

我猜,这剑圣肯定是嫌太多人来拜师,所以索性摆个阵,说通过此阵的人,就能直接拜入他门下,五十多年了,就只有一个人通过此阵。”

“你想拜剑圣为师?”

苏恨歌看向白衣少年,心想,这家伙有着天然的亲善感。

“当然想啊,我也想练就一身武艺,疯魔江湖,什么仙子侠女呀,啧啧……”

白衣少年笑道,“也只是想想,看来这次只能打道回府咯。

我叫赵光易,家就住在这临阳城,一起喝酒去?”

“我叫苏恨歌。

不急,破个阵先。”

苏恨歌说完,朝剑阵走去。

众人只见苏恨歌出剑,而后看到一连串的影子,像是动作分解图。

眨眼间,苏恨歌破阵了,到了剑阵的另一边。

广场上,鸦雀无声。

苏恨歌站定,没有向前走,而是转了个身,继续出剑,反向又破一次剑阵。

站到了赵光易的身边。

广场上,众人惊呆。

“苏恨歌只是来试试自己的剑。”

苏恨歌朝剑阁广场抱拳一笑,而后转身拍了拍愣神的赵光易,“走,喝酒去。”

“走起。”

赵光易哈哈大笑,“剑圣那赖老头,这回吃瘪了,爽呀。

苏兄,临阳城最贵的酒楼,我请。”

临阳城最贵的酒楼是天一阁,矗立在汴水岸边,豪华不失风雅,达官贵人才子游侠都爱去。

常常是要提前订位,临时去是肯定没有位的。

赵光易到了天一阁,十足的公子哥范儿,接待的小二见了他,热情招呼。

看来他是这天一阁常客。

“今天本公子要款待重要客人,天一阁我包场了,让里面的人麻溜的滚。”

赵光易拿出一大叠银票递给小二。

“二爷,这不妥吧,里面好多你的长辈或熟人呢。”

小二很为难。

“你不敢?

那本公子自己去。”

赵光易大步跨了进去。

不一会,里面的人都出来了。

一边走一边摇头,口里嘀咕着。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有个好哥。”

,“小魔王连我都赶,毫无礼法。”

,“临阳城的异类,果然霸道”



苏恨歌一点也不奇怪,赵光易这个名字他是听过的。

苏恨歌之所以破阵后也没有进入剑阁,主要是因为赵光易的身份。

赵光易,南晋当今皇上唯一的弟弟,封秦王。

南晋当今皇上, 虽然年轻,但已贤明满天下。

亲贤臣远小人,正是因为他的各项改革,南晋是如日中天。

南晋百姓对这位皇上是非常爱戴。

可这位秦王,却是皇室异类。

赵光易厌倦政务,也不喜欢呆在他豪华的王府享乐。

他喜欢持剑在临阳城游手好闲,而且从不带随从。

为人出头打架,路边小摊与人抢位吃东西啊等等,毫无皇室子弟的派头。

当今皇上也只是偶尔批评,并无约束。

苏恨歌随着赵光易进了天一阁,顶楼阳台雅座。

放眼望去,临阳城大部尽收眼底,人声鼎沸,繁花似锦。

汴河上商船云集,尾相接,来来往往。

这时,天一阁传来动人琴声。

原来是赵光易请来了芳名满临阳城的李师师,“人风流,歌婉转”

,出道便一曲动临阳。

琴声传来,忙碌的人们放慢了脚步,河上的船只也都暂停了。

大家都抬头看那天一阁顶楼抚琴的绝美女子。

“美女,美酒,还有这么优美的琴声。”

赵光易举起酒坛,醇香的酒倒进了他的嘴里。

苏恨歌也拍掉酒盖,举起酒坛狂饮。

赵光易喝完一坛酒,随手把酒坛扔下汴河,扶栏而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歌声悦耳悠扬,与李师师琴声敲到好处的融入,相得益彰。

远远看去,少年少女,宛如画中仙人。

忽然,汴河上一白衣少女,飞剑横江,踏空而来。

少女空灵清绝,白衣飘飘,青丝飞扬。

人未到,清冷的声音已传来。

“苏恨歌,请接剑。”

苏恨歌一笑扔下手中酒坛,飞身而起,迎向空中的白衣少女。

来临阳城一个多月了,苏恨歌一直在了解临阳城的各项势力。

所以少女的身份不难猜,剑圣的唯一的弟子,碧语。

碧语虽也是筑基期,但剑术已得剑圣真传。

剑意茫茫,矫若飞龙,碧语的剑招不仅威力大,又飘逸优美。

苏恨歌见招拆招,剑势如虹。

“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