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莽 第三十三章 无衣(1/2)
叶家那些仆从,也都走了,当日没有为叶苏站出来,自是没脸呆在叶家。
叶苏一个人在这偌大的宅院里,边走边看,没有任何关于这里的记忆。
“你是叶苏?”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一个白发苍苍,佝偻的老者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一步一颤,可他的眼神却阴冷锐利。
叶苏坦然与之对视。
“你不认识我?”
老者走近了,上下打量叶苏。
“老伯,你是叶家老人吗?”
叶苏虽然不喜欢他的眼神,但是觉得对方没有恶意。
“如果不是你这身皮囊,我甚至觉得你不是叶苏。”
老人在旁边石块坐了下来。
“那场大变,我失去了以前的记忆。”
叶苏只好隐瞒。
心中暗暗心惊,这老者的眼神似乎会把人看穿。
老者拿出一把旱烟枪,熟练的点了烟,边抽边咳嗽。
叶苏在他旁边坐下,不知道为什么,十分想亲近这个陌生老人。
“你爹就是我带大的。”
老者笑了笑,满是皱纹,却也慈祥温暖,“我一直等着你回来,你爹留下些话。
他似乎预料到自己会有危险,于是让我带话给你。
只是没想到,你也出了事。”
老者语气与他人一样苍老,缓缓的讲了些事。
老者叫叶威,与叶苏爷爷是一辈人,多年来一直是叶家的管家,见证了叶家的变迁。
叶苏的父亲,在咸阳时,是西秦工部侍郎。
可他却喜欢研究医学,这一切都源于他年轻的时候碰到的一个人,那个人教了他半年。
他在工部默默无闻,却时常往太医院跑。
“后来我才知道,你父亲加入了一个组织,他去太医院是有目的的。”
老者摇了摇头,“四十年前,那个组织让各国朝廷惶恐。
叫无衣!”
“无衣?”
叶苏没有听过这个组织。
无衣最早是在东海爆发。
当年的东海还不是如今的李氏王朝,是杨氏,那个叫杨广的暴君,把天下弄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可他还广征民夫为他修河,供他大船通行,全国游玩。
在一个叫大泽的地方 ,数千民夫没什么吃的,甚至连件外衣的没有,赤膊干活,还动辄被士兵鞭打。
最后他们忍无可忍,深夜杀了守兵,反了。
起义军连克周边几个县城,声势壮大,各地被压迫的人民见势纷纷响应。
起义军就叫,无衣。
起义军首领是个神秘人,至今都还不知道他的身份,人们称其为无衣侯。
无衣侯想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
一开始,无衣迅速壮大,在无衣侯的指挥下节节胜利。
后来事情就变得奇怪了,至今是个谜。
先是杨氏王朝突然投降其中一路起义军李家,李氏进入东海国都落京,其他起义军纷纷投降。
李氏颁布天下,继续以东海为国号,号召全国剿灭叛军无衣。
无衣成了叛军。
接着,无衣的诸多将领投降倒戈。
投降的将领都接受了朝廷封官奖赏,最后无衣只剩下不到万人。
而这不到万人,却惊动了整个天下王朝。
在无衣侯的率领下,无衣军在东海和南晋边境顽强抵抗,打退了东海的多次进攻。
东海最后与南晋达成盟约,邀南晋出兵合围无衣。
无衣在数倍于自己的联军攻击之下,突出重围,向北挺进。
在后有追兵,前有强敌的围追堵截之下,无衣军居然次次突围。
打了数十战,无衣军到了北边北凉与东海的边境。
焦头烂额的东海朝廷无奈与北凉签订盟约,合击无衣。
无衣军被一路追赶,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士气更旺。
东海军方感觉不对劲,无衣军越来越勇猛,个个成了武道高手,个体战斗力和群体战斗力飞速增强。
北凉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次被打得溃不成军。
无衣军沿着北凉与东海的边境,向西挺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衣军在开战之前,都会喊出这句口号。
以至于后来,听到这句,北凉军和东海军都胆战心惊。
无衣军向西,到了金三界。
无衣侯是想利用金三界的地理位置,立足金三界的。
东海,北凉,还有西秦,三国联合围剿,每次都被击退。
无衣军在三国 边境游走,成了三国朝廷心腹之患。
若没有修真界参与,如今金三界也许是另外一番模样。
当时的三国朝廷,与本国的修真大派达成交易,于是三国的修真高手与军队联合围剿了无衣。
“无衣就这样被剿灭了?”
叶苏听到这里不禁问起。
“起初,虽然有了修真者,三国还是吃了大亏。”
老人哈哈大笑,“那无衣有着精妙的阵法,配合起来,金丹强者也会被围杀。”
“居然有如此强悍的军队。”
叶苏心想,“这比我那个世界的特种兵还要强大。”
“后来,各修真大派也慌了,派出了更多的强者。
三国也派出了更多的军队。”
老者叹息一声,“就这样,无衣多数被杀了,剩下的也被打散了。”
“那无衣侯呢?”
叶苏急问。
“不知去向,肯定没死。”
老者呵呵一笑,“反正大家也不知道他的真面目。”
“理想国。”
叶苏在心理想,“这家伙的思想,在这个时代,也太超前了。”
“说回你爹,你爹就是当年无衣的一员。
其实他早就加入无衣了,年轻时候,教他医学的那个人,就是无衣侯。”
老者看向叶苏,“被打散后,他到了咸阳,鬼使神差的,居然还当上了工部侍郎。”
老者说着站了起来,看向突然暗下来的天空说:“也是这样一个暴雨要来的一天,他无比兴奋,说研究出了一个东西。
但他没有说是什么东西,那之后每几天,就举家搬到了这小小的安邑城。”
“他把他研究出来的东西藏在这大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