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莽 第十二章 英雄会
灰发老者大笑着往前,书院众人一些已经倒地。
叶苏和苏恨歌都觉得头昏脑涨,黄大叔咬牙攻击,被老者一把抓住,拖地而行。
“老夫筑基巅峰,小小书院能奈我何?”
老者笑的肆无忌惮。
“滚!”
一个声音传来。
突然,只见那老者如断线的风筝,飞出了书院外。
砸在远处的大街上,老者慌忙爬起来,径直跑出了城外。
金龙帮众人,见势都跑了。
在城中没有停留,到了城外才敢稍作喘息。
百奇心理震惊的无以复加,金山书院有一个出声就打飞了筑基巅峰的强者,难道是元婴期高手?
书院众学子,头一回看到书院的实力,尤其是叶苏和苏恨歌两个年轻老师,居然是高手,都非常佩服。
连一直以来和老师作对的张虎,都屁颠屁颠的要加入飞龙帮。
自从听了叶苏讲的古惑仔的故事,他觉得凉帮都是墨守成规的老人,不是他心中的黑道。
叶苏收了张虎入飞龙帮,哪知道这次金龙帮事件后,书院大部分学子入了飞龙帮。
飞龙帮瞬间到了三百人左右。
这三百人的父母,不是悍匪就是罪犯。
所以这三百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让叶苏和苏恨歌很头疼。
哥俩开始琢磨怎么管理飞龙帮了。
“帮主,我老爹说金龙帮虽然退去了。
但这次事件,给了一个提醒,就是金三界的各大势力已经盯上金边城了。
金龙帮强攻不成,肯定会想别的招。”
张虎兴致勃勃的汇报,“我老爹和秦盟的吴东,东海会的李德,准备开会商量对策。”
“三大势力若能团结一致,金龙帮也要掂量掂量。”
叶苏点头。
“可这城中可不止三大势力了。”
张虎骄傲的掏出一张函,“还有我们飞龙帮,帮主,他们邀请你去参加这英雄会。
叶苏低头沉吟,他知道张彪肯定是假装归附飞龙帮。
实际上,飞龙帮,也只是他当时随口说的。
如今这势头,用飞龙帮的名义,也许对 书院有好处。
“后天啊,那本帮主就走一趟。”
叶苏取过邀请函,看向苏恨歌。
“我没空,院长要我那天招待一个新来的老师。”
苏恨歌摊摊手。
所谓的英雄会,在城东东海会总部举行。
都说东海人很会经商,这东海会总部装饰比凉帮气派许多。
会长李德,比张彪还显年轻,穿着精致又质感的丝绸外衣,儒雅贵气。
张彪一路上介绍,这东海会,其实更像一个商会。
他们不会去打劫,只是把东海的物产销售到其他国家,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东海会,目的是防止被别人打劫。
“欢迎诸位来到我们东海会。”
李德在大门口相迎。
显然,三大势力的老大相互认识,见面后开始寒暄。
叶苏在一旁,保持微笑。
东海会主要是东海人,凉帮自然是北凉人,秦盟是西秦人。
这三大势力都是在近几年,在金边城迅速崛起的。
叶苏心想,在这悍匪林立的金三界几年时间久崛起,而且还在同一个城,这里面肯定不简单。
也是头一回见到秦盟盟主吴东,三人中,他比较矮小,嗓门却最大。
粗狂豪迈,最具匪相。
“这位是飞龙帮帮主,叶苏。”
张彪寒暄后向另外两位介绍。
“晚辈见过李会长,吴盟主。”
叶苏朝两人一拜。
“叶小兄弟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敢跟金龙帮叫板。”
吴东一拍叶苏肩膀,“书院更有郝院长这样的高手,是我们金边城的福气。”
“叶小兄弟,也激励了我辈。
否则,我们怎么敢跟金龙帮抗衡。”
李德手一伸,“诸位,我已备好水酒,今天共商大计,共谋发展。”
叶苏再拜,谦虚有礼。
进了大厅,已有一桌香喷喷的酒菜。
李德把下人都赶了出去,酒桌上只剩他们四人。
酒过三巡,他们开始讨论联盟具体事宜。
叶苏在一边,认真倾听。
总得来说,东海会 做着东海国商队的生意,凉帮主要也是与北凉商队交易最多,秦盟自然是与西秦这条线交易。
只要三大势力核心利益不受影响,剩下都好谈。
“晚辈有个建议。”
叶苏听了他们的讨论好说,“其实你们核心是维护本国商队的安全与利益,然后收取佣金。
可以这样,你们一起成立一个组织,共同管理金边城。
一是制定制度,颁发下去,全城遵守。
二是组建巡城尉,维护治安,保护金边城商队安全。
三,只要这金边城行商安全,商队就会更多,你们只需要抽佣即可。”
“这个建议好。
北凉商队仍归凉帮,东海商队归我,西秦归秦盟。
只要这里安全,会有更多的其他商队,我们再分配。”
李德大笑,“当然必须有一份归飞龙帮。”
“可行,有郝院长坐镇金边城,就不会有修真者敢乱来。
剩下普通人的交锋,我们三方联合足够应付,就算对方是金龙帮,我们也不怕,毕竟我们在这里经营了这么多年。”
张彪也同意。
“好,那就这么办。”
吴东大笑,“还得感谢书院,若无郝院长这样的修真高手坐镇,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呃,他愿意帮我们吧?”
“他已经是我们飞龙帮的供奉,自然愿意。
而且只有金边城稳定,他的书院才会有更多的学子啊。”
叶苏一笑,转而说,“至于抽佣,我们飞龙帮就不需要了,都是一些学生,还都是你们的后辈。”
“这个必须给。”
三人对叶苏道。
“那就这样,你们给两条街让我们飞龙帮小辈管理,就当锻炼了。”
叶苏真诚道。
三人听了,都点头同意。
接下来,大家商量了执行的具体细节。
叶苏偶尔提意见,却都在要害。
三人心中都暗叹,小小年起,居然有如此真知灼见。
叶苏心理也惊,这三个人对官府管理制度,非常清晰。
很快就制定出了适合金边城的制度。
这可不像三个匪头的知识,难道是久病成良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