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还当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1/2)

大殿之上,甘奇从门口走了近来,上前大礼。

事情甘奇已经大概知晓了,左右看了看局面,颇有些剑拨弩张,包拯的大黑脸,尤为显眼。

皇帝还未开口,包拯这个暴脾气,就直接走到甘奇面前,开口问道:“道坚,陛下当面,你如是道来,你可有在城外开设赌坊之事?”

包拯此时的模样,有些凶恶,凶恶里更多的是愤怒。

甘奇与包拯微微一礼,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赵祯,然后开口说道:“回禀陛下,学生在南城之外,是真开了一个游戏娱乐的彩坊,这彩坊现在还在经营,只是搬到了甘家村外。”

张方平闻言大喜,开口说道:“彩坊,什么彩坊?

赌坊就是赌坊,我大宋律例,那是明确禁赌的,一个圣贤子弟,岂能以这般手段敛财无度?”

甘奇连忙说道:“彩坊就是彩坊,赌坊就是赌坊。

我那彩坊之内,没有一粒骰子,没有一张牌九,更不曾有过一钱的高利印子钱。

其中玩乐之游戏,乃是学生近来自己发明的,也是学生近来研究明算科的一些心得,还请陛下明鉴。”

张方平听得甘奇如此说,立马说道:“甘道坚,陛下当面,岂容得你如此巧言善辩。

你开个赌坊,还美其名曰研究明算科?

滑稽至极。”

明算,是科举考试里面的一个小科,其实就是数学,或者称之为算术更贴切。

考的就是计算的能力,有《九章》、《五经算》等书籍,当官之人,不可能连基础的算术都不通,特别是王安石这种财政部工作的人,更是要精通此道。

显然张方平在某些方面其实也做过一些调查,比如甘奇的彩坊里是真没有骰子与牌九,赌博这种东西,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张方平大概也没有找到甘奇放高利贷的证据,高利贷这种东西,哪朝哪代都是不合法的。

想来,这也算是甘奇有许多先见之明。

倒是赵祯终于开口了,问道:“把你那游戏之法说来听听。”

甘奇是真在巧言善辩了:“回禀陛下,学生那游戏之法,乃出自概率学说,学生正在研究此学。”

“概率学?

什么意思?”赵祯问道。

大忽悠甘奇又要开始发功了:“陛下,所谓概率,就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简而言之,比如开封府解试,报考学子一共二千三百六十五人,取举子一百二十三个,那理论而言,中举的可能性就是千分之五十二,每一千个考生中,就有五十二人中举。

此乃简单之概率算法。

学生设计的游戏,用一个随机转盘来选取零到九,一共随机选三次以为开奖之数字,任意组合。

客人也可以任意选取一组三个数字投注,若是中奖,便能获得五百倍的奖金。

这便是学生彩坊之中的游戏之法。”

赵祯闻言,想了想,问道:“你的意思,若是朕在一个数字上买了一贯钱,若是买中了,就能得到五百贯的奖金?”

甘奇点点头:“便是此理。

比如陛下若是选中了六七八三个数字,转盘随即旋转,若是最终出现了六七八算个数字,那陛下就可获得五百贯的奖金。”

“一赔五百?

是不是太高了?

这般当真能赚钱?”赵祯有些疑惑。

“陛下,此就是概率之道,因为种零零零到九九九,一共是一千个组合,那么按理说来,每个组合数字中奖的可能性都是千分之一,学生就是想试一试,是否这个理论之概率,在现实中当真如此。

若是当真如此,那么学生每个数字赔付五百倍,那就能赚钱。

若不是如此,那学生就会亏钱。”甘奇答道。

赵祯似乎还真觉得很有意思,又问道:“那你是赚钱了呢,还是亏钱了?”

甘奇很是得意答道:“陛下,学生赚钱了。

所以学生觉得这个概率之说,现实与理论是很符合的。

这与赌博之事不同,还请陛下明鉴。”

赵祯又问:“可有人中了五百倍的奖金?”

“陛下,中奖之人无数,每日都有,甚至经常不止一人中奖。

学生每日也是有亏有赢,但是总体而言,学生还是赚到钱了。

这就是概率之道的乐趣之处。”甘奇又道。

赵祯点了点头,还略微有一些笑意,问道:“诸位卿家?

你们觉得甘道坚此法,是否是赌博啊?”

张方平已然开口:“陛下,不论是不是赌博,此法也是不劳而获的敛财之道,身为圣贤子弟,岂能如此想方设法不顾手段去敛财?”

甘奇立马回怼:“要说赌博,在座各位,哪个敢说自己没有赌过?

诸位可曾投过壶?

可曾用投壶与人赌斗过彩头?

就算诸位如今身居高位,没有时间玩乐,年少之时,难道就没有做过这般事情?

学生不过是钻研明算之中,发现了其中一些奥秘,再付诸实际验证,此乃治学知道,知行合一也,何错之有?”

“巧立名目,想方设法,骗取百姓钱财,你还说得这般有理了?

钻研明算,难道是为了让你去敛财的吗?”张方平说得有点道理。

甘奇说得更有道理:“学生做之前,何人敢打包票学生一定能用此法赚到钱?

学生最初,也不过是想试一试如此理论是否可行而已。

如今赚到钱了,那是学生所思所想得到了验证。

若是没有赚到钱,不知这位张相公会不会又觉得学生是在乐善好施?”

这句话说完,大黑脸包拯都笑了起来。

“甘道坚,你如何跟本使说话呢?

读书人,敛财就是不对,与百姓争利,更不是君子所为,陛下当面,你还不知悔改,非要把敛财说成是钻研学问,这世间岂还有这般道理?”张方平,读书人,不能怪他。

因为他这一辈子,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也没有读过初中高中,不知道甘奇一早就知道自己会稳赚不赔。

甘奇身为喷王弟子,在这朝堂之上,岂能给喷王包拯丢脸,已然起身,指着张方平说道:“要说敛财,学生自愧不如,张相公才是真正擅长此道,听闻张相公家中豪富,购置产业,出手就是十多万贯。

要说学生敛财,实在有些惭愧,见得城外灾民数万,出手也不过两万贯。

学生在城外建了一个免费的书院,花费甚巨,却还拖欠了不少材料款项。

敛财之道,学生与张相公比起来,实在惭愧不已啊。”

“你……竖子,岂敢污蔑与本使?”张方平已然要怒。

张方平这句话一说出来,头前的韩琦脸一黑,已然在摇头,心中大失所望,张方平,好歹也是当朝三司使,竟然被一个年纪轻轻的学生给驳倒了。

韩琦很是失望,甚至在想,不知道张方平是怎么混到这个位置上去的。

包拯听得甘奇讥讽之语,难得爽朗一笑:“哈哈……要说甘道坚敛财,你也不去问问城外那些灾民信服不信服,你也不去问问那些免费入学的学子信服不信服,今日太学胡先生不在此处,若是胡先生在,他今日必然与你没完没了。

身居高位,敛财无度,中饱私囊,贪赃枉法,不为人臣,不为人子,张方平,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包希仁,你不要血口喷人。”张方平,历史上该他有此一劫,包拯上任御史中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三司使张方平给喷倒了。

“张方平,你若是自己不顾脸面,也就怪不得我,待得御史台所有的卷宗到了,难道你还要我当着朝会所有人的面,一份一份的宣读不成?”包拯其实是逼着张方平自己辞官,这是大宋朝廷给士大夫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很多时候是约定俗成的。

台上的赵祯,慢慢皱起眉头。

此时的张方平,当真慌乱了,急忙抬头去看头前的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期望在韩琦那里得到一个回应。

但是韩琦却只是低着头,好似没有看到。

一时间,朝会上,沉默了片刻。

赵祯摇了摇头,起身大袖一挥:“退朝!”

赵祯的态度,就在这个举动之中了。

众人大拜,目送赵祯已然消失在大殿之后。

韩琦转身,一边摇头,一边往大殿之外而出,所有人都要等着韩琦走在前面,如此鱼贯而出。

韩琦走过张方平身边,听得张方平轻轻说了一语:“韩相公……”

这句话里,带着一点点哀求之意。

韩琦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直接就这么走过去了。

一直走到外面,田况凑到韩琦身边,轻声说道:“如此之人,该帮他的也帮了,倒也不知他怎么升到三司使这个位置的。”

田况也很是失望。

韩琦回头说道:“罢了,空出一个位置,也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