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殿前扬威二
汴梁又被称为汴京、开封,是北宋时期朝廷的首都,是中原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
一行人行走在人潮密集的大街上,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停地打量着周围环境,目不睱接,什么都看不够。
“这里可真热闹。”
凌楚楚不停地左张右望,兴奋地说道。
“是啊,这里是京城,特别是现在这个时间,各方的考生云集而来,城中文风大盛。
你看,这满大街都是卖字画书藉的商人,其他的地方可没有这种文化盛况。”
包拯脸上带着笑呵呵的表情,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他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包大哥你看,这里好气派啊。
咦,为什么这里的对联只有一个上联?”
三人边聊边走,在一个酒楼前停下来,凌楚楚指着挂在酒楼门前的一条对联向他问道。
“应该是酒楼老板搞的一个噱头,在这里摆下擂台,出一条上联,吸引城中的文人墨客,给自己招揽生意。”
道。
“这位兄台说的没错。
天然居是京城最大的酒楼之一,这家酒楼的老板爱附庸风雅,所以在这里摆下擂台。
如果在三天之内,谁能对出它的下联,就可以在店内的最高处留下自己的名牌,而且三天之内吃饭都不用花钱!”
一个从他们身边路过的书生说道。
“真的!
居然可以免费吃饭,还有这种好事。
包大哥,给他对!”
凌楚楚怂恿道。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包拯将这个上联念了一遍,然后又道。
“这是一个倒装对,下句有如上句的倒影,确实有些难度。”
“没问题,包大哥,我相信你一定能对出来。”
凌楚楚比包拯还有信心,大包大揽地道。
包拯摇摇头,笑道“咱们初到京城,还是不要太张扬了。”
“这哪儿叫张扬,在这里出上联的人才叫张扬呢。”
凌楚楚道。
“还是不要了吧。”
包拯谦虚道。
一个路过的书生听到他们的谈话,面露讥笑地道“我看不是不想对,而是对不出来吧。
这个上联已经在这里挂了两天,到现在都没有人对出来,你们就别在这里装腔作势了。”
“狗眼看人低,谁说我们对不出来的。”
凌楚楚气愤地道。
“包大哥,这些人也太瞧不起人了,你一定要对出来啊。”
“你啊,就会找事。”
包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拿笔来。”
立刻有人送上笔墨以及一条长长的布联。
酒楼里的书生听到有人要对下联,立刻从店里跑了出来,上前围观。
包拯沾了下墨,接着运笔如飞,在布联上写下了一条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好对!
好对!
对仗工整,意境俨然,果然是一个好对!”
天然居的老板从酒楼里走了出来,对三人抱了下拳,然后抬手虚引“公子大才,快请里面坐,三天的饭钱本店包了!”
包拯向和凌楚楚看了一眼,然后拱了拱手,笑道“多谢老板,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三人在酒楼老板的引领下往三楼走去,在三楼入门处的影壁上,看到一个个巴掌大小的木制名牌,每个木牌上都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公子可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名牌,将来有机会金榜高中,也让小店沾一下光。”
酒楼的老板笑呵呵地道。
“这些就是以前对出对联的人吧。
咦,包大哥,你看!”
凌楚楚打量着墙壁上的名牌,忽然轻咦一声,道“这里还有公孙策的名字!”
“公孙公子就是出了这副上联的人。”
酒楼老板笑道。
“原来那个上联是公孙策出的啊,走,咱们进去吧。”
凌楚楚道。
三人进入厅内,老板让人准备了一桌好酒好菜来招待他们。
“我记得公孙策说,他会在京城最大的客栈鲤跃居住下。
吃完饭,咱们去找他吧。”
凌楚楚边吃边道。
“不用那么麻烦……”
包拯的话还没说完,一个熟悉的声音就在他们耳边响起“包拯,果然是你!”
三人回头看出,便见公孙策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道“我听说有人对上了我的下联,我就猜这个人一定是你,果然没错。”
“公孙兄!”
包拯站起身来,冲他拱了下手。
“公孙策,你来的正好,我们刚说要去找你呢,你就过来了。”
凌楚楚开心地道。
“以公孙兄的性格,听说有人对出了自己出的对联,哪儿还能坐得住,当然要过来看看。”
包拯打趣道。
凌楚楚顿时笑起来。
吃完饭后,三人跟着公孙策往鲤跃居而去,刚走到一半,天上忽然就下起了雨。
“幸好咱们走的快,要是晚上半天,就得在路上淋雨了。”
凌楚楚道。
“快走吧,鲤跃居就在前面。”
公孙策用衣袖遮着头,快步跑了起来。
一行人匆匆地来到鲤跃居,在这家客栈里住下。
公孙策为他们介绍着鲤跃居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楼大厅的正墙上有一块状元榜,墙上挂满了本届考生的名牌,每个名牌上面还写着赔率。
所有人都可以在老板那里下注,属于一种变相的赌博。
和包拯看了两眼,便不再感兴趣。
倒是凌楚楚,看得津津有味。
这场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停了。
公孙策来到包拯的房间,道“鲤跃居后面有一个千鲤湖,那里风景如画,是考生们经常去的圣地。
那里而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我带你们到那里看看吧。”
凌楚楚好奇地道“凄美的传说,是什么传说?”
公孙策笑道“咱们边走边说吧。”
凌楚楚开心地道“好啊,好啊!”
一行人离开鲤跃居,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便来到一个水波清澈的湖泊旁。
“前面就是千鲤湖,这湖里鲤鱼很多,因此而得名。”
公孙策为他们介绍道。
“据说京城有一个名妓,名叫云霜。
云霜人如其名,如云如霜,只是没有人知道她从哪来的。
后来云霜沦落到青楼里,却是一身冰清玉洁,深得大家的敬佩。
而且她能歌善舞,很多公子为求见她一面,花上千金亦在所不惜。
最后,她还是为情而死,就在这九龙门前投湖自尽。
城中传说,由于她的痴情感动了上天,就连这湖中的鲤鱼都不忍吃她的尸体,还在旁边守护,就连白鹭也停在她的尸体上为她悲鸣。
尸体在湖中浮了两天,然后才沉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