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重返大清(21)三合一(2/3)
老夫人就有些恼色,“你真当这些宫里的阿哥是那么好糊弄的?”鳌拜怎么样?那样的人物不就是栽在才八岁的先帝手里的。那时候四个辅政大臣哪里去了?还不是都被小小年纪的先帝给收拾了。皇家的孩子但凡活下来的,就没有笨蛋。
李夫人有几分不以为然,“娘,媳妇知道不能将别人当傻子,可要是贵人主动露的呢?如今住在咱们府上,想来该是有事相求。既然求人,那就有求人的态度。您也说了,皇家的人不可小看,若真是小小年纪都知道咱们想干什么还专门露了消息,这是不是就另当别论了。”
老夫人没有言语,打住了话头看向站在门边的人,招手叫人过来。
这人过来没看李夫人,只轻声将刚才的情形学了一遍。
李夫人面上一喜,“您看,要不是有意透漏,怎么会说了那么一番话。这就是要告诉咱们四阿哥的身份叫他们这些人都特别重视。”这难道还不是储君的意思?
老夫人摆摆手叫她住嘴,“什么多余的都别做,老实的待着去。”
半盏茶的功夫,弘暾就见老夫人又出来了。
两人继续家常。
老夫人很感慨的说起了十三爷:“当年十三爷来的时候也就是你如今这年纪,跟在先帝的身后,跟个小仙童似得。如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小阿哥都这么大了。听说十三爷最近几年身体不大康健,如今可好些了。”
弘暾有什么说什么,皇上对自家阿玛的恩宠全大清国都看得见,“……三个太医看着呢,万岁爷什么都管,派了人盯着阿玛的作息呢。就这还不放心,偶尔半夜还打人来抽查,看是不是半夜又偷着起来了。如今将养着,瞧着比之前康健的多了。”
尽管传言不断,但亲耳听到这个说法还是叫人吃惊不已。
老夫人不动声色,“长兄如父,万岁爷真是不容易,如兄如父……”
“可不是……”弘暾跟着感慨起来,“几位皇阿哥都吃味,说是万岁爷对阿玛他比对亲儿子还亲。”
老夫人哈哈就笑,“严父慈父,心却是一样的。”
“正是这个话。”弘暾脸上露出几分调皮之色,“也就五阿哥惯爱瞎说,万岁爷也由着他。三阿哥已经当阿玛了该是能理解的,说了五阿哥几次,五阿哥不听,还是四阿哥冷了脸才知道怕了……”
万岁爷不管五阿哥,三阿哥管不住五阿哥,五阿哥却只怕四阿哥……
话不多,但里面的信息量却很大。
老夫人认真打量弘暾,眼前的孩子还是那个腼腆的会害羞的小男孩。
等弘暾露出几分困色,打起了小哈欠,老夫人赶紧打人将人送回去了。
此时弘暄和弘晸都在正房堂屋坐着,见了弘暾,三人眼神一对,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笑意。
却说李煦送走弘晸就被李夫人打人叫到了后头。
“……听那意思,这四阿哥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储君了……”李夫人有些急切,“这三丫头的事总该准备起来了……”
“娘是怎么说的?”李煦不是不信任夫人,实在是家里的老娘毕竟从宫里出来,对这些事情眼神更敏锐。
李夫人微微低了头,只道:“娘什么也没说。”
什么叫什么也没说?
李煦转瞬就明白了,这是不赞成也不反对。
老人家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态度。
李煦就有些踟蹰。
李夫人心里一急,赶紧道:“老夫人年纪大了,如今精力不济,已经甚少管事了。
咱们又刻意……不打扰老夫人颐养天年。
她老人家对府里的事情又知道多少?
您说,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在任上几年。
先帝宠臣,这在过去是好话,但在现在呢?
如今这位万岁爷可不是好性子的人。
等到出了孝期,咱们要是还在这任上,只怕就落不到个……还不如趁着情况好的时候,主动退一步。
可这退了以后呢?
退了以后怎么办?
家里这些孽障除了喝花酒养小老婆还会干什么?
多少银子都不够他们败的。
没有了依仗你叫他们依靠谁?
倒不如走了这一步,这才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好。
不求能沾多少便宜,只求无人欺罢了。”
说着,眼圈一红,眼泪就下来了,“你当我就不知道一步走不好就会祸害全家。
可不走这一步,就凭咱们家这些孽障……撑的起来吗?”
老妻一辈子养尊处优,这两年明显见老了。头都灰白了一半了。
他有时候想想,真是悔恨的很。真是恨不能将这些孽障重新塞回娘肚子再生一回。
两人枯坐了一晚上,天亮了时候李煦直接起身去洗漱,换了衣服出来看着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老妻:“……别担心,睡去吧。有我在呢。四阿哥这事……如今这三位的事就是四阿哥的事,只要爷协助这三位把事情办好了,能交差了,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李夫人眼睛一亮,赶紧起身帮李煦整理了衣摆,亲自送出了门。
李家伺候的不错,三人起来早饭就摆出来了,全都是宫里的口味。
才吃了饭,就有人来请,叫弘晸去书房说话。
三人对视一眼,心道:成了!
弘晸并不着急,细嚼慢咽的吃了饭,这才慢悠悠的朝书房去。
李煦将人迎进来,两人跟昨天一样,相对而坐。可这时候的李煦,却总感觉哪里不一样。他又认真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眼,人还是那个人,但此刻瞧着就多出两分沉稳来。
谁也没说话,就这么彼此看着。
李煦心里一跳,这可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该有的眼神,他到底老辣,苦笑一声:“阿哥爷这是何苦呢?”
弘晸闲闲的抓了笔架上的狼嚎捏着手里转圈,“我要直接进来找李大人说交易,您能信我?”
李煦顿了一下,不会!自然不会!他叹了一声,“阿哥爷为什么而来?”
弘晸笑了,“李大人这么问就没诚意了。爷的阿玛是生意人,耳融目染的,爷也更喜欢用生意场上的规矩来谈事。”
“交易?”李煦眼里多了点什么,但转瞬即逝。
“对!就是交易。”弘晸呵呵笑,没有昨天那出,他也不可能知道对方身上的突破口在哪里不是吗?“您知道的,我身上的差事是万岁爷的差事,但也是四阿哥的差事。是四阿哥的第一件差事。这件事只能办好不能办孬。办好这件事,爷保贵府的姑娘体面的去四阿哥院子。这是爷的机会,未尝不是李大人您的又一个机会。您是先帝的老臣了,万岁爷至孝,您有什么可担心?”
当然是担心你们回过头来矛头对准了我。可是对方要真是愣头青的话,他还真得防着。可明显这位小爷年纪虽不大,却也不是没有成算的。况且,他跟九爷私底下不是没有来往……
李煦伸手拉出抽屉,取出一张叠着的纸递过去,“阿哥爷好自为之。”
弘晸没有当即就打开,拿着纸条回了院子当着弘暄和弘暾才打开。
就见上面只有一行字:江南粮道李玉堂。
江南粮道?
这可是肥差。
弘暄面上一喜,“没想到李煦这么有诚意。”
江南粮道可是二品,说起来真是条肥鱼了。
弘暾则露出一丝疑惑,“这个江南粮道……该是前江南粮道吧。江南官员的名单上并没有此人。”
这么一说,弘晸一愣,紧跟这就冷笑,“这个老狐狸。”
说着就招手叫人:“去打听这个前江南粮道。”
结果半天人就人就回来,“这个李玉堂家里的老娘去年去世,已经报了丁忧了。”
也就是说人已经回了老家。
弘暄忍不住爆粗口,就知道这伙子老狐狸没那么好糊弄的。
这可咋整?
叫人家说,人家也说了,查不查是你们的事,怎么查也是你们的事,查不出来只能是你们没本事。
妈|的!
弘晸冷笑一声,“敢玩这一手,小爷叫他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说着招手就两人凑过来,三人又是一阵嘀咕。
结果李煦就现,这三位阿哥什么动作都没有,一整天一整天的都在先帝的行宫里呢。拜谒完了就跪在先帝题的匾额下面,每人面前都掰着笔墨纸砚,干嘛呢?抄孝经呢。
你说这,他们是陪着呢还是不陪着呢?
敢不陪着试试?
于是他是半点空都抽不出来。就被这三个阿哥给困在府里了。
晚上终于能歇下了,叫人进来给按摩脚拔拔腿上的寒气,这一天跪下来真有些吃不消呢。管家伺候在一边汇报,“人咱们都看着呢,所有的随从都在府里没出去过。”
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