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229.旧日光阴(41)三合一(2/4)

林百川黑着脸,然后给大垚使眼色,朝书房指了指:你跟老子进来!

进去了,林百川脸上的怒容去了一些,大垚直接往靠窗的沙上一坐,这事我也是回来的前两天跟人家说的,人家答应了,我们赶紧打了结婚报告。把我们团长堵在办公室里叫人家给批了。然后我们就回来了结婚来了。要是写信,信还没我们的腿跑的快!

不是这么个事吧!这是不是多少有些草率?

大垚就说:她是我们师部通讯连的女兵。不管是背景还是出身,组织都审查过了。而且,我们也不是刚认识,之前在朝|鲜战场上,我们还一起做过战呢。性格挺好的,我娘跟我奶会喜欢的。说完,又补充说,当然了,我也挺喜欢的。

这小子!

然后常秋云见了人家姑娘,也确实是挺喜欢的。

如果说辛甜身上的事一股子柔,那这姑娘就带着几分刚性。

进了家门,大大方方的叫人,管林百川就长,敬军礼。

辛甜在门口洗衣服,她撸起袖子就干。拧被罩床单,看着手上就特别有劲。

大垚见自家老娘站在窗口朝外看,就笑道:怎么样?还可以吧。您儿子找媳妇,肯定是可着您的喜好找的。

不是那种细眉细眼特精致的姑娘,反倒是有些粗眉大眼,很是疏朗开阔的长相。

常秋云瞧着也觉得顺眼,可人家姑娘再好,你也不能这么拉回来就要跟人家结婚啊:她父母呢?征求过人家父母的意见没有?你这不是瞎胡来吗?

组织上批准的。大垚就说,之前她也给她父母去过电话了。她父母是做科研工作的,具体在哪里,她都说不准确。而且工作性质和内容呢,还属于保密别说是我去拜见了,就是她想见父母,也得提前约时间的她在电话里,把咱们家的情况跟她的父母说了。她爸爸说,有组织帮着审查,他们很放心。如果组织觉得合适,他们没有意见。

常秋云就‘嘿’了一声,这事闹的,真是娶了个媳妇,不认识丈母娘。

但是林百川还是觉得,哪怕不能见,也应该跟人家父母通个电话。

他就说:红娟啊,结婚是人生大事。你的父母虽说将你的婚事交给组织,但我们作为大垚的长辈,在他要娶到你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的时候,我们做为他的父母,对你的父母表达一下谢意,也是应该的。要不然,真会心有不安。

然后辗转了好几下,才算是跟那边通了电话。

俩亲家在电话里谈的还比较融洽。

周父对林百川和林家的认识就是:标准军人,标准的军人家庭。

而林百川对周父和周家的印象是:标准的知识分子,保准的知识分子家庭。

但不管是军人家庭还是知识分子家庭,在大年三十的时候,还是给这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

常秋云急的直冒火,觉得来不及给儿子准备什么。

人家周红娟说了:不用,过两天我们就回部队了。部队安排了宿舍,用的都是部队的。

可再说不用,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吧。

林雨桐给买了两件毛衣,男女款式各一件。女款的是大红色的,低领,比较容易套在军装里面。男款的就是灰色的。

等两人过了初二要回部队的时候,林雨桐又把熏肘子给拿了两个。

跟周红娟是这么说的:这去了,少不了战友们要闹一闹,拿去招待战友吧。

周红娟也没客气就接过去了:成!再加上大哥给的酒,我们就啥也不用准备了。

连带着把辛甜也赞了一回。叫人知道,这大嫂子当的不错,很舍得给东西。

很机灵的姑娘。

她们其实离家也不远,不过是驻军的地方离省城稍微有点距离,不能轻易离队回来就是了。

不远有个好处,就是寄送东西很方便。用不了两天就给送过来了。

这不,隔了三天,林雨桐收到一大包裹。包裹有多大呢,跟麻袋一样大。其实就是麻袋吧!掏出里面的东西,一水的崭新的蓝色棉大衣。

这玩意可是紧俏的东西。

丹阳就问:我二舅妈咋寄来这么多棉衣?

那是你舅妈实诚!

她们就是说闲话的时候说起,说是今年想买个大棉衣也不容易,外面就排不上队了。结果她就说她父母给她寄来不少件,那边气候条件恶劣,这些衣服的比较多。用不了的都给她寄来了,看是送人还是干啥,都随意。

都是随意说的,偏她记住了。还给就给吧,可看这架势,八成是把家里的存货都给这边寄来了吧。

就是晓星也收到两件,跑来跟林雨桐说:不行,我得给二嫂子寄点东西去。哪能白拿人家的东西呢。

她回去想办法给换了十几斤挂面,再给寄了去。

就这么有来有往的,倒是没见多生分。

范云清就说:原以为你跟你表姐,能相互扶持着走一路。却没想到,到底你是得了你这些哥哥姐姐的济了。就得这样,少些扣扣索索的小算盘,兄弟姐妹才能处的亲近。你娘找儿媳妇,是很有一套的。就是看姑爷,也有准头。

一提起范舒拉,林晓星的心情立马糟糕:一起长大的表姐,感情怎么着也是实打实的。可是呢?她如今是被那个年有为给管的,有点分不清好赖了一样。

见又提起对方,她就说:快别说那没良心的。我舅和我舅妈那边,她是压根一点都不管的。

如今只一心一意的想着跟年有为过日子。

还觉得没给年有为生下孩子是对不起人家。

有毛病吧。

每次都是自己把东西分成两分给舅舅那边寄去,就说一份是自己给的,一份是表姐给的。这么做不是为了表姐怎么怎么的。主要是为了舅舅舅妈,叫他们在老家能放心一些。

范云清看着晓星就笑了:你现在这样挺好的知道为别人想着了变了很多了。

林晓星就叹气:我想在正式上班之前,叫苏瑾回一趟老家。把他父母给接过来。咱家不管出啥事,苏瑾都没不管过。我有亲人,他也有亲人,如今有自己的院子了,也能住的开了。干脆就接过来吧

范云清沉默了片刻,就说了一声:好!她拍了拍闺女的手,回头找人来,把咱们两家中间的墙再给砌上去。总这么一个院子,也不是事。

林晓星家的墙砌起来很快,范云清还是副厂长嘛,来帮忙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墙砌起来了,苏瑾父母那边却来不了。

为啥呢?

苏瑾他爸说了:我还不到退休的年纪还得上班呢。

人家苏瑾的妈也不去:你岳母是副厂长,还门挨着门住着。我跟你媳妇大声说句话,人家那边都能听见。回头嘴上不说,却给你穿小鞋怎么办?

把苏瑾说的哭笑不得:我岳母不是那样的人。

可别说她是啥样的人。

苏瑾的妈就说:我光是听你说的那些,就不觉得她是啥好人。

我认下的亲家就是被你媳妇叫娘的那个,人家嘴上说话不客气,可这样的人能打交道。

你岳母那样的人,我可瞧不出深浅,还是不去为好。

你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得让着人家闺女些。

再说了,我们跟你们过去,这粮油关系怎么办?

如今你也不是不知道,粮油关系想调动可不容易。

你说这粮油关系调动不了,这户口怎么可能调动。

总不能月月回来领粮食吧。

怪费劲的,我们不折腾了。

完了又催苏瑾,再生一个吧,得抓紧。

咱家可就你一个儿子,苏家不能绝后啊!

苏瑾吓唬他妈:您这思想可要不得!闺女也是根!我家那俩闺女不都挺好的。

也就你们觉得好,可到底是哪里好了。

因为孩子的事,本来挺高兴的事,又闹的不欢而散。

苏瑾一回来,晓星一看那脸,就知道了:肯定又说生儿子的事了。她嘟着嘴,等爱华再大点,我再给你生一个,成不成。

又把人给哄回来了。

这边还想着生孩子,林雨桐家呢,就想着是不是能把墙外的小一亩地偷着收拾出来。

可还没等收拾呢,又顾不上了。

先是新开年嘛,开动员大会。

范云清在上面做会议报告,响应去年十一月份中央关于‘大|跃|进’的领导精神,咱们今年呢,生产任务就重了。初步定下来,生产任务要翻一番。

这翻一番的话一出口,下面就轰的一声。

怎么可能呢?咱们压根就没那么大的产能啊。

怎么能说不行呢?范云清在会上拍桌子,我们要大踏步的前进,不能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我们得有信心,一不要怕苦,二不要怕难

等会议结束了,林晓星就说她妈:您这是胡闹,根本办不到的事,您非要嚷着办到

谁胡闹?

范云清的面色一下子就严肃起来了,你这张嘴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